1.4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4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 西汉与东汉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西汉驷马安车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拓疆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汉代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上设县令,万户以
2、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反映了材料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指出其渊源。1.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2.汉承秦制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秩序尚待重建,因此汉高祖不得不维持现状,封功臣大者为王,小者为侯。当时异姓诸侯王共有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 、燕王臧荼 、长沙王吴芮 、韩王信。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郡国并行制:“惩亡秦孤立之敗,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诸王“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至百官,同至京师”刘邦所封的同姓诸侯王的封国,占据了国土的大部。诸
3、侯王占据了全国大片土地,其中尤以齐、楚、吴三国最大,几乎“分天下半”(史记吴王濞列传,这里指占王国天下的一半)。当时全国大约有五十四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三十九个郡,仅齐一国就有七郡。归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有十五个郡了。显然,属西汉中央政府统辖的只是当时中国的中、西部一小部分地区,而北、东、南一大片地区则是分属各诸侯王国的。从人口数量比较,据有的学者推算,汉初人口总数约有一千三百万。而西汉政府直接统治地区的人口约为:户九十七万,口四百五十万;属于诸侯王国的人口约为:户一百八十万,口八百五十万。这样,中央直接统辖的地区与诸侯王国地区的人口比为5.29:10。林剑鸣秦汉史刘邦大封同姓王天下之势,
4、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要(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亲者或亡(无)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偪(逼)天子,可痛哭者,此病是也。贾谊治安策 贾谊在治安策中,把汉文帝时诸侯国和中央的关系比做人体,诸侯国力量过于强大,中央集权必然受到极大削弱,好像一个很重的病人。贾谊这段话,把当时中央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比喻得十分形象(尾大不掉)。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晁错给景帝上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
5、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直接原因:景帝削藩根本原因:高祖分封 同姓王黄老之学,为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是除老庄之学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黄老学派思想发展主要分为两大主题:技术发明和政治思想,以形而上本体的道作为依据,结合形而下的养生、方技、数术、兵法、谋略等等,具有极强目的性、操作性。黄老之学: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陆贾):(陆贾): “ “居马上得之,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
6、武并用,长久之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术也向使秦向使秦行仁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黄老之学实行的背景初黄老之学实行的背景1.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所需;2.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巩固统治。3. 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1.“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少财政开支 2.对外与匈奴和亲,养精蓄锐背景:措施 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 ,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
7、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
8、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二、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丞相权重,威胁皇权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文学家。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朔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朝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秋新教材 1.4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2019秋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40张PPT 西汉 东汉 大一统 国家 巩固 2019 新教材 20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30558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