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例析.pptx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例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例析.ppt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例析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动词的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种情形。 (一)动词的宾语前置 (二)介词宾语前置(一)动词的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己知不知己)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不余欺不欺余)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莫之许莫许之)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
2、奚”、“安”、“曷”、“胡”、“恶”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操何) 沛公安在?(同上)(安在在安) 子何恃而往?(彭端淑为学)(何恃侍何) 3用“之”把宾语提到前边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惑之不解不解惑) 4用“唯是”表示宾语前置 唯利是图(唯利是图图利) 唯命是从(唯命是从从命) 5没有标志的宾语前置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你既然如此记着我)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孔雀东南飞)(见丁宁叮咛我。以上两例中的“见”指代“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见背:背弃我)(二
3、)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1在文言文中,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往往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谁与归与谁归) 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何以以何) 客何为者也?(司马迁毛遂自荐)(何为为何) 2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是以以是) 3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东向坐向东坐;南向坐向南坐)二、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这种语序古今一致。有
4、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之为“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使报秦”是“人”的定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好事”是“少年”的定语。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烧溺死”是“人马”的定语。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雁荡”的定语。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史记毛遂自荐) “门下有勇力文武备”是“食客”的定语。 2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能不易其志”是“缙绅”的定语。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5、之强。 “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 5没有标志的定语后置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五”是“人”的定语,“八”是“窗”的定语。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十二”是“金人”的定语。三、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于+名词 “于”译为“在”,表处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设九宾
6、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译为“比”,表比较。 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于”译为“对”,表对象。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终不敢加兵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何快于是(齐桓晋文之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于”译为“向”,表对象。 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而耻学于师。(师说) “于”译为“在”,表范围。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译为“在”,表对象。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
7、原列传) “于”译为“到”,表对象。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译为“到”,表时间。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自荐) “于”译为“与”,表对象。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于”译为“从”。青,取之于蓝(劝学) “于”译为“受”,表被动。不拘于时(劝学) 2以+名词 最常见的形式是:动词+之+以+名词。“以”翻译为“用”、“把”、“拿”。 这种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还有遗留,如动之以情(以情动之)、晓之以理(以理晓之)、诱之以利(以利诱之)、绳之以法(以法绳之)。 五亩之
8、宅,树之以桑(齐桓晋文之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以上各句,划线部分就是后置的介词结构,翻译时移到谓语之前。四、被动句 1用“为”(wi)表示被动。 格式:主语+为+名词+动词。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2用“为所”表示被动。 格式:主语+为+名词+所+动词。 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3用“为所”表示被动。 格式:主语+为所+动词。可以理解为是省略了宾语。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
9、羽本记 4用“于”表示被动。 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格式:主语+动词+于+名词。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5用“见”表示被动。 格式:主语+见+动词。 信而见疑。(屈原列传) 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表示被动的“见”可以翻译为“被”。 “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的时候(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不表示被动。这是要和表被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