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文章.docx
《有意义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意义文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有意义文章 篇一:好作文,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好作文,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一提到作文,相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很发愁。为什么?小学三年级以后,作文就成了语文学习中占比很重的一块,不少孩子愁啊愁,作文写不出,作文写不长,憋来憋去就那么干瘪瘪几个字。所以众多教育专家还专门提出一个专用名词“三年级现象”。 其实作文来源于生活,小孩子生活经验少、感悟少,所以写作文时干瘪瘪,写不出内容来。另一方面,小孩子有很多奇思妙想,被父母、老师扼杀,认为不符合逻辑。这样就导致作文变得不好玩,小孩子自然就抗拒了。所以,要让小孩子多接触生活,多看看,多玩玩,多想想,要把作文变得有意思,这样
2、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有意思和有意义,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家长和老师,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一般都片面强调作文要“有意义”,一定要升华成某个“大道理”、某个“高尚品德”,殊不知,小孩子就那么点阅历,又哪能发掘出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来呢?看了好书、名著,能够记住其中有趣的事情就好,非要感悟出“大道理”来,也真难为了小孩子。怪不得,小孩子越学越没劲,作文越发写不出。 作文到底是干什么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很显然,作文也就是我们和别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你说的话要让别人愿意听,你写的作文要让别人愿意看,首先得有趣、有意思,这样才有吸引力。如果没意思,谁愿
3、意听你说,谁愿意看呢?至于有意义,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随着孩子的阅历越来越丰富,思考越来越多,自然就能领悟到有意义的事情。但如果现阶段做不到让孩子对表达、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那孩子的天赋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了。 什么才是有意思的作文呢? 一、真实 平实的语言中有着足够的魅力,这魅力就来自真实,来自有意思。反过来,如果都是虚假的,比如全民学雷锋,天天扶老奶奶过马路,看看就索然无味,又怎么能让孩子写得时候写出感情来呢?如果是孩子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孩子写得高兴,家长和老师看着也才有意思啊。记得有个孩子的日记上写到“我很喜欢拔牙,可惜机会很少”,简简单单一句话,是不是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天真和可爱,多加
4、鼓励,孩子自然会愿意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又比如,写到切洋葱,有孩子这样写,“我将它洗净后,便把它轻轻的放在菜板上,拿起刀开始一刀一刀地切,刚开始还觉得挺好切的,再转眼一看洋葱片,好像厚度不一,看着看着,眼睛便辣乎乎的,眼泪哗哗的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于是我就侧着脸,也不管它刀切在哪,仍一刀一刀地往下切。嘴里还不停的叫着:辣死了,辣死了?”(选自切洋葱弄得我泪流满面),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是能让我们联想到小一边流泪一边嚷嚷一边切洋葱的狼狈情景。 二、有趣 大人觉得无聊的事情或者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孩子眼中都是值得去探索的,他们有他们的视角,他们不会墨守成规,他们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他们可以守在蚕宝宝边上
5、一个下午,就为了观察蚕宝宝结茧。正是这样,他们怀着好奇的心去探索世界,然后记录成文字,自然就变成了有意思的作文。看看挖蝉蛹的这篇作文,“我又挖去一层,哈,只见一个像麦秆大的洞儿出现在眼前,洞的边缘薄薄的,似乎风一吹就能把它吹塌,我用小拇指小心翼翼地抠 起来,洞越来越大,哈!这肯定就是个蝉蛹洞。”(选自我和小伙伴挖蝉蛹),小很生动地描写了找蝉蛹洞的情形。 三、真情 写作要真情实感。伪造的情感必然让孩子厌恶作文,也写不出什么内容来。而当作文中饱蘸浓浓的真情时,想让作文没意思都难! 四、奇特 许多美妙的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童话等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追捧,就缘于一个“奇”字。孩子天生就有奇
6、特的想象,多多鼓励,必然能写出很多高质量的奇文。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认为荒诞、不符逻辑,多加干预,孩子自然写成了八股文,全是老师说怎么写、爸爸妈妈说怎么写,不再是自己的思想了。看看未来的衣服中小对衣服的描写,“这种衣服有很好的抗水性,当雨水滴在衣服上,它能顺着衣服滑下来,穿上这种衣服在雨天外出办事时就不用带雨具了。该衣服还能在不同地方的光线照射下或在不同温度的地方变换不同的色彩,今天在太阳下是蓝色的,明天在小雨中又是粉红色的,真是太有趣了!”也许在成人看来,这种衣服不可能实现,用处也不大,但是孩子就能把它想象得很美好,很奇特,说不定以后就真的实现了呢? 五、美好 人类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共同的审美
7、观,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荷叶飘香、秋天的红叶满山、冬天的白雪纷飞,都让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鼓励孩子把这份美好精心收集起来,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然后分享给家人、朋友、老师和自己。若干年后,再翻开来看看,是不是依然有意思,想想就觉得很美。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意义,但是有意思的却很多。生活无处不在,睁开眼睛、闭上眼睛都是生活,现实的、梦里的,都可以写进作文里。当我们敢于去写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羞耻、丑事,作文的范围就广泛了,也就不存在没有可写的东西。再进一步,就是把一个故事写清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作家们一辈子都在努力把一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清楚。而好故事是这样的:人们不需要被教育,需
8、要的是被触动。 换句话说,生活中观察越仔细,作文可写的内容就越多;对他人充满爱心,作文就会情感丰富。每篇有意思的作文都有闪光点,让这些闪光点成千倍万倍地放大,让孩子沐浴着这样的阳光中,他一定会爱上写作文,也才会写出更棒的作文。 篇二:有意义的文章 终于明白有时候内心里莫名其妙的抗拒感是从哪来的了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他的短篇小说再劫面包店中写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 :一天夜里,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突然醒来,两人都饿得不得了,把家里所剩无几的食 物扫荡一空,那种饥饿感仍然无比凶猛。 这不是一种正常的饿,妻子说:“我从来没有这么饿过。”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回了一句话:“我曾经去抢劫面包店。”
9、“抢劫面包店是怎么一回事?”妻子揪住这句话问了下去。 原来,年轻时,“我”曾和一个最好的哥们去抢劫面包店,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面 包。 抢劫很顺利,面包店老板没有反抗的意思。不过,作为交换,他想请两位年轻人陪他 一起听一下瓦格纳的音乐。两个年轻人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答应了。毕竟,这样一来,就 不是“抢劫”面包,而是“交换”了。 于是,在陪着老板听了瓦格纳的音乐后,两个年轻人“如愿以偿”地拿着面包走了。然而,“我”和伙伴非常震惊,连续几天讨论,是抢劫好,还是交换面包更好。两人 理性上认为,交换非常好,毕竟不犯法。但是,从直觉上,“我”感受到一些重要但不清 楚的心理活动发生了,“我”隐隐觉得还是不应
10、该和店老板交换,相反该用刀子威胁他、 直接将面包抢走就是。 这不仅是“我”的感觉,也是伙伴的感觉。后来,两人莫名其妙地再也不联系了。对妻子讲述这件事时,“我”说:“可是我们一直觉得这其中存着一个很大的错误, 而且这个错误莫名其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非常黑暗的阴影毫无疑问地我 们是被诅咒了!” “不仅你被诅咒,我觉得自己也诅咒了。”妻子说。 她认为,这就是这次莫名其妙而又无比凶猛的饥饿感的源头。要化解这种饥饿感,要 化解这个诅咒,就必须去完成这个没有完成的愿望真真正正地再去抢劫一次面包店。最终,新婚的两口子开着车、拿着妻子早就准备好的面具和枪,扎扎实实去抢了一次 面包店一个麦当劳。 我是
11、在2000年第一次读了这个短篇小说,觉得莫名其妙。村上春树到底在说什么啊? 真是一篇怪诞的小说。 但是,前不久,在和几个心理医生朋友闲聊时,忽然间仿佛彻底明白了村上春树这个 短篇小说的寓意:未被实现的愿望,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 脑子里蹦出这样一句话后,感觉上,记忆中藏着的许多恍恍惚惚的事情都在刹那间得 到了无比清晰的解释。 譬如,美国男子盖茨比是一个亿万富翁,他再次遇到前女友戴西。戴西因渴望纸醉金迷 的生活,已嫁给一个纨绔子弟汤姆。汤姆的家境已没落,而戴西也浑身上下散发着对物质 生活的渴求。不过,盖茨比仍痴迷不减,继续狂热地追求戴西,并用巨资资助她的家庭。 然而,戴西也仍和以前一样不在乎盖茨比
12、,不仅和丈夫一起利用他,甚至还参与策划了一 起车祸,害了盖茨比的性命。 这是没有结果的初恋留下的诅咒。对盖茨比而言,没有在戴西身上实现的愿望,犹如 一个魔咒,他似乎只有实现这个愿望,这个魔咒才能解除。 这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描绘的一个悲剧。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子显示,不曾完结的初恋是最常见的魔咒之一,令许多人为 之付出巨大的精力。 去年六月,一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名80岁的老人马德峰,在长达47年的时间 里一直在寻找初恋女友,最终通过这家报社得以圆梦,知道了初恋女友的下落。这种未被实现的愿望,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对此,可以用完形心理学给予解释。完形
13、心理学是源自德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核 心概念就是完形,大概意思是,我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一个有始有终的初恋, 不管结果是走向婚姻的殿堂还是分手,只要有明确的结果,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然 而,假若初恋无果而终,就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心理图形。那么,我们会做很多努力,渴望 完成它。 马德峰老人和初恋女友因为组织的反对而不能结婚,这不是自己的意志的结果。并且 ,分手后,两人失去了联系。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导致马德峰在这一件事上的心理图形 有很大的不完整感,这是令他在后来的47年时间中不断寻找初恋女友的重要动力。 马德峰老人的这种心态其实并不罕见,有报道称,山东青岛一家机构甚至专门推出了 一
14、项特别服务“代孤独老人寻找初恋情人”。 她现在为5年前活,5年前为10年前而活 完形的概念固然不错,但相对而言,我更乐意从“意志”这个词汇来分析这些事情。此前,在本专栏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一)中,我写道,心灵成长的第一 定律是“成为自己”,也即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换一句话 来说,“成为自己”其实就是“意志的胜利”,即我们渴望自己的意志能得以展现并获得 胜利。 我们的意志无处不在,并且很容易受到阻碍,于是,我们也很容易有许多愿望不能实 现,也由此很容易受到“未被实现的愿望”的诅咒。 一个读者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讲述她的人生多么苦难重重。她的信很长,读起来很苦 ,大概
15、的脉络是,10年前,她爱一个男子A,但父母给她介绍了一个男人B,并且逼她嫁给 B。她一直是乖乖女,于是答应了。 然而,对A的没有实现的情感就成了一个魔咒。5年后,她遇到了A,情感大爆发,疯 狂地和A陷到了一起。但A已不是5年前的A,他已结婚生子,虽然和她缠绵在一起,但并不 想瓦解自己的家庭。她有很强的道德感,没有责怪A,没有强行拆散A的家庭,带着点“圣 人感”离开了A的生活。 但又过了5年后,她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她恨A为什么不和她一起,也恨自己,她抱怨 自己为何当时没有对A大发脾气,为什么表现得那么好。 读这封长信,给我的感觉是,她似乎一直生活在过去中,她的行为似乎一直过去数年 前被压抑的愿望
16、的展现。她不尊重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此时此地的愿望,相反压抑它们 。她以为,这些感受和愿望可以轻易被否认、轻易被压制。然而,过了数年后,这些未被 实现的愿望成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就如魔咒一般诅咒了她,令她不能自拔。于是,现在她 为5年前的愿望而活着,5年前又为10年的愿望而活着。总之,她一直不能生活在此时此地 。 读这封长信的时候,我一度感到非常难受,觉得她信中充满抱怨,宛如祥林嫂一般。 然而,略一沉思,我很快明白,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愿 望被压制,我们现在所表达的,一样常常是过去被严重压制的愿望。 最常见的现象是,小时候,我们所产生的但不能实现的诸多愿望,我们都会在
17、长大后 表达出来。哪怕这些愿望看上去再不合理,它们也仍然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我们尽管理 性上意识到了它们无比不合理,但却难以摆脱它们的控制,就像是中了魔一样。 譬如,许多女子,喜欢有暴力倾向的男人,认为那样才是男人味,她们对通常意义的 好男子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如果仔细聊下去,就会发现,这些女子,她们通常都有一个暴烈的老爸,挨过老爸的 训斥、暴打和严格的管教。她们的心底,一方面对老爸有愤怒,但另一方面又有过强烈的 渴望,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老爸的暴力倾向,让他能对自己好一些。 然而,童年的这个愿望,和几乎所有试图改造父母或其他重要亲人的愿望一样,99 的时候会失败。于是,这个没有被实现的愿
18、望深埋在心底,仿佛成了一个魔咒,到了成年 时发挥起巨大的作用,令她们会莫名其妙地痴迷那些暴力的男子。尽管遭受了许多折磨, 但仍痴迷不悟。 我自己也不例外。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我很少玩耍。这个行为,看上去是我主动 选择的结果。但是,少年没有不贪玩的,这是孩子们的自然愿望,也是一个必经的心理阶 段。童年时,我这个愿望未被实现,结果它被压到心底,成了我的一个魔咒,到成年后反 而地剧烈地爆发出来。读研究生期间,我曾长时间严重迷上电脑游戏,有两个游戏打到自 夸全球无敌手,甚至工作以后,也仍然会偶尔消失一段时间,疯狂地打电子游戏。这是一种愿望的弥补。童年时所失去的,成年后又追了回来。 现在,常有报道说,
19、某名校的大学生,因沉溺于网络而挂了许多门课。为什么会这样 呢?一些详尽的报道本身就给出了答案:这些沉溺网络的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亲人的 严格管制下刻苦学习,普遍缺乏玩耍的机会。由此,他们对网络的沉溺,其实常常也是被 压制的愿望的弥补性的表达。 重读再劫面包店后,“抢劫面包店”就成了我和心理医生朋友们调侃时的一个口 头禅,因为的确发现,“中了魔一样去展现未被实现的愿望”,能够解释无数的现象。 前面提到的,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愿望。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个未被实现的很 小很小的愿望所诅咒,而去干一些傻事,于是犯了重大的错误。 村上春树在他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中细致地描绘了这一现象:女主人公绿子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意义 文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