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中元节习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家乡的中元节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中元节习俗.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家乡的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里出嫁的女儿可以回娘家上坟,丧父的寡妇也可以上坟,所以中元节又叫“花花节”。旧俗认为上坟祭祖是男子的事情,女子在清明节和十月一是不可以上坟的,怕踩塌娘家的坟角,只有七月十五女子才可以上坟。如今想来也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作怪。父亲去世后,无论哪个节日,我们姐妹几个都会坚持上坟,烧钱挂纸,祭拜父亲亡灵。本家的大娘知道了就有闲话了,说了好多次,因为我们论亲疏还没有出了四服。后来她家迁坟了,这才少听她的唠叨。 七月十五因为女人可以参加祭祀的原因吧,所以祭品也很有女人的味道。主要祭品是“花花”和“面羊”,都是用发酵的白面做的。“花花”就是在平时的普
2、通圆馒头上加盖一朵用面做的花,然后涂上红绿颜色,红花绿叶,煞是好看。“面羊”就是面塑,是我们山西人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说的是面羊,其实不仅仅限于面羊,十二生肖都有,除此以外,还有面狮、面鱼、面鸟、面人等,蒸熟后涂上五颜六色,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用面羊做祭品,起初大概是取代猪牛羊三牲吧,即经济又方便。后来办丧事做三周年祭祀用的祭品也是面羊,有自己做的,也有专门请人做的,还有买现成的。供桌上第一排摆放的是面做的猪头和鱼,是专门由亲家送的,叫“吊亲家”,猪和鱼都是富贵的象征。第二排摆的是面人,大多捏成“一台戏”,就是戏文里的人物,有“西游记”人物造型,有“八仙过海”,还有“杨家将”,也有“金陵十二钗
3、”等。民间艺人精湛的手工艺术,往往会引来人们的啧啧称道。 中元节不仅祭祖,也要祭五谷神,我们这里又叫“场神爷”,是主管打谷场的神。因为七月十五已到夏末秋初,庄稼快成熟了,祭拜场神,祈求五谷丰登。所用祭品也是用面捏的,与面羊造型有所不同,场神爷没有腿,只是在一块长长弯弯的面团上放一个羊头,而且个头比面羊大得多,还不许涂颜色,否则对神不敬。因为场神爷这般造型,所以村里有人长得肥肥胖胖上下一般粗,人们会戏称他为“场神爷”。七月十五早上,由男子把场神供奉在天地门里(我们这里过去住的都是窑洞,窑洞前墙正中上方都专门建一个小窑洞,叫天地门,窑顶上就是打谷场。),然后燃香焚烧黄纸,默默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乡 中元节 习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