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组成大班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的组成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的组成大班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5的组成大班教案5的组成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掌握5的4种分合方法,理解互补、互换的关系。 2.能主动运用5的组成搭配早餐。 3.感受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以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活动准备 1大食谱1张(大食谱中的食物价格应与当地条件相符,贴近幼儿实际生活),5的组成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各1套 2小食谱、练习纸、笔幼儿每人1套,盘子若干 325的数字卡片若干,价格与大食谱一致的早餐食物卡片若干。 4“幼儿学习材料我健康我快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大食谱,了解饭菜的名称、价格、营养等。提问:食谱上有什么?价格是多少?有什么营养? 二、请幼儿设计早餐食谱,学习
2、5的组成。 (1)教师示范选早餐,列出5的组成式。 提问:我有5元钱,想买一个小米粥,还能剩多少钱? 小结:5个圆点和数字5表示5元钱,1个圆点和数字1表示买小米粥的1 元钱,4个圆点和数字4表示买包子的4元钱。 (2)在小食谱练习纸上表示出自己选择的早餐,列出5的4种分合式。 提问:你想选择吃什么早餐?买了早餐后你还会剩多少钱?用分合式可以怎么表示? 小结:5可以分成1和4,还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2和3,还可以分成3和2。 三、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早餐食谱,理解互补的关系。 (1)用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记录幼儿设计的早餐。 (2)引导幼儿看图分析。 小结:5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一边的数越大,
3、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四、请幼儿观察5的分合式,理解互换关系。 (1)引导幼儿观察图3中的第1组和第4组、第2组和第3组的组成形式提问:这两个组成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 小结:两个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只要想出一种分法,就能很快找到另外一种分法。 五、玩“买早餐”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的组成。幼儿自主分配角色,进行买早餐游戏。 5的组成大班教案2 教学活动目标: 1、探索5的分合,记录它的分法。 2、乐意用语言、符号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5个筹码(瓶盖制作:红面和白面);一个空八宝粥;各种特征的五只小猫图片;记录卡;笔;音乐找朋友;
4、挂卡。 活动重难点: 发现数量5有4种不同分发,并用数字符号进行记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复习5以内量的点数。 1、游戏“吹泡泡”。老师念儿谣,小朋友听老师的口令变出相应人数的泡泡来。师: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吹成4个人的大泡泡。小朋友就4个人手拉手围成圈变成4个人的大泡泡。(游戏重复进行,也可是5个人的大泡泡)。 2、教师关注在游戏中每组幼儿的人数是否与指令要求一致。 二、出示小猫的图片,观察小猫的特征,初步感知5的分合式的意义。 三、学习5的分解组成 1、教师摇筹码,让幼儿感知。了解分合式的意义。 (1)出示筹码,引导幼儿区分筹码的红面和白面。 (2)教师让幼儿区分筹码的总数(5
5、个)。 (3)教师示范“摇筹码”,判断筹码红面和白面的数量各是多少,并用分合号和数字记录筹码。 (4)幼儿用语言表述分合算式中数字和符号代表的意义。 2、幼儿操作,记录5的分解组成。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5个筹码,一个空八宝粥罐)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要求幼儿多次操作,记录多次操作的结果。 (2)师生相互交流记录结果,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 (3)教师展示5的4种分合式。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练习5的分解组成。 玩法:幼儿每人挂起卡片,音乐响起,就去找自己的朋友,音乐停,手拉手站好,并且两位朋友的数字合起来是5。如:1和4合成5。(游戏自然结束)。 5的组成大班教案3 1引导幼
6、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5的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2和3,3和2,1和4,4和1。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1小盘每人一只,瓶盖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双面雪花片等)。 2二套练习纸每人各一份。 3教师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数形小方块若干。 5铅笔每人一支。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手持5只瓶盖,在小盘里撒,看看瓶盖有几个朝上,几个朝下?(边撤边做记录) 能力强:用铅笔写在记录纸上。 能力弱:用数形小方块在记录纸上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1)你玩出了几种方法?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用什么好办法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记住? 4小结:撒5只瓶盖按正、反面区分有四种不同的结
7、果。 (边归纳边有规律地记录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动: (1)可与同伴比比,看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玩这一游戏,比比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张图表,上面有许多空格,请幼儿将其补填完整。 提示: (1)观察表格中的不同点。(圆点与数字的区别) (2)按照表格中圆点与数字的提示,正确填写。(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圆点,则下面的空格也用圆点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数字,则下面的空格也用数字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能力强:用笔直接记录于纸上。 能力弱:可用5只瓶盖操作,并用数形小方块表示。 3讨论:请个别幼儿在范例表中进行操作,并要求全体幼儿验证。
8、 三、讲评、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5的组成大班教案4 活动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课件、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 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解画面,感知同一事物中不同的数量关系及规律。 3、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游乐场,设置4个游戏室,每个游戏室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
9、图分合、分实物等不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运用“找朋友”游戏复习4的组成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游乐场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听音乐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数字合起来是4的朋友。 1、幼儿口述:为什么找他做朋友。 2、检查对后进入游乐场。 二、学习5的组成 1、出示课件,幼儿观看、操作,初步感知5的组成。 2、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5的4种分合方法。 (1)请幼儿进入游戏室活动,教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A、出示大材料,教师逐一介绍盖电子、划短线、涂色、看图分合等游戏材料的玩法。 师:这些材料都要我们小朋友自己来操作游戏,来玩一玩,分一分,并把你完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等会儿游戏结束,
10、请你向大家介绍。 B、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C、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D、幼儿讲述有以下几种结果: a分合正确,但没有顺序,没有规律。 b互补规律。 c交换规律。 (2)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5的最佳分合方法。 三、领奖游戏,巩固5以内数的组成规律,并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5的组成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探索5的分合,知道5分成不同的2份有哪几种。 2、运用分合经验进行分合并用数字符号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数的组成卡
11、 双色圆片若干 作业纸和记录纸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探索5的分合,知道5分成不同的2份有哪几种。 难点:运用分合经验进行分合并用数字符号进行记录。 活动过程: 一、游戏 导入 1、碰球游戏:小朋友我们来玩个碰球游戏并出示数卡4。 2、复习2、3、4组成你们知道2分成不同2份有几种分法吗?是怎么分的呢?教师出示2的组成卡。 同样方法复习3、4的组成。 二、学习5的组成 1、今天让大家猜猜5分成不同的2份有几种分法?到底对不对,我们自己动手试着分一分。 幼儿取5个圆片,互相检查看取得对不对。再让幼儿观察圆片的颜色。 2 幼儿玩撒圆片游戏。 小朋友请将手里的圆片轻轻撒在桌子上,在看有几个是黄色、几
12、个是红色,然后再按作业纸上要求记录下来。 3、教师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撒圆片的结果,幼儿讲述教师记录,最后齐读一遍。 4、给5的组成按顺序排排队。 小朋友请你们来给5的组成从小到大排排队,谁排第一呢?幼儿操作 三、游戏猜猜看 教师:我手里拿5支铅笔,分别放在两只手里,藏起一只手,让幼儿猜藏起几支铅笔。 幼儿回答集体检查是否正确。 四、幼儿操作刚才小朋友猜的非常正确。下面有两个小朋友比赛滚小球,请小朋友帮忙记录一下好吗? 1、出示操作纸 教师讲解示范第一幅图,请小朋友开始操作。 2请做完的幼儿将作业送到老师这里来,集体检查。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
13、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动体现了纲要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同时还注重幼儿独立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次活动,教师通过碰球游戏来巩固幼儿以前学过的知识,再以游戏导入到本次活动,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在学习5的组成新授部分,教师让幼儿通过玩圆片自由探索5的组成。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索5的组成,并将玩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再用数字作记录。在此环节中幼儿能积极参与,表现出一定的活动能力,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但在记录时,有些幼儿需要帮助。在第三环节游戏猜猜看中,让幼儿将刚获得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游戏中来,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幼儿的兴致很高。
14、最后环节幼儿操作,体现了人人参与,也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并且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整个活动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轻松获得经验。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我考虑不周且高估了幼儿的能力,在幼儿实际操作中出现困难,这让我感到自身经验的欠缺。在以后教学中我一定会考虑更仔细,同时加强研究,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5的组成大班教案6 设计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课件、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
15、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重点难点 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活动准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2.数字卡片、5根小棒。 活动过程 复习旧
16、知: 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儿到前面来展示。 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
17、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幼儿交流,引导发现。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幼儿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
18、手有几个? 右手藏1个 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b.填方框 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幼儿的特点,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幼儿,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幼儿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 4.指导看书。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
19、字卡片5,幼儿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教学反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首先要为幼儿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情境。这节课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分一分”的游戏,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氛围下,幼儿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练习的设计上,先让幼儿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幼儿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幼儿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幼儿在这
20、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只是个别能力较弱的小朋友,要多加练习了。 5的组成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知道5有4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互换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两只鱼缸和5条小鱼。 2、各种操作材料、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碰球,复习4的组成。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数字4的碰球游戏吧。 师:嘿,嘿,我的1(2、3)球碰几球? 2情景导入:买鱼。 师:今天早上明明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她帮明明买了5条鱼、两只鱼
21、缸,可是明明不知道如何把小鱼分到鱼缸里,所以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谁能帮助明明呢?要记住,2只鱼缸必须分到小鱼才可以哦! (1)幼儿操作材料,师观察。 (2)师请幼儿边展示边说出5的组成,并记录结果(师、幼儿记录)。 小结:我们小朋友很厉害哦,帮明明找出了4种分法。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 3引导幼儿探索分合式中的互换规律。 (1)师:谁能把5的组成写在一起呢? 师请幼儿尝试写出5的组成。 (2)在5的组成中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小结:在5的组成中,(只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分,不仅能很快地找出全部分法,而且还不会重复,)里面藏着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成 大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