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垂钓》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儿垂钓教案小儿垂钓教案1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小学语文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何把字理析词巧妙地融入古诗,使字理之花为古诗教学锦上添花呢? 当课题确定下来后,我想了许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采用“字理析解”“创设情境”等方法,让学生重在感受“遥招手”的细节内涵与韵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在教学“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我通过找准渗透字理教学的点,引导学生品
2、味了“遥”“招手”激起孩子们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最后,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诗中为什么用的是“招手”而不是“摇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堂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字理识字遥 生动的情境能为儿童识字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背景支持。当我说到:“小儿,因为专心致志钓鱼而不应人的场面多么有意思啊! 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让这幅画活起来,你们就是那个小儿,我是问路人。”通过师生合作表演,为学生创设识字情境。准备好,开始表演了,我一脸疑惑地问孩子们:“我该站在哪里呢?诗中哪个字提醒了我们?”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遥。我出示了“遥”的字理课件,按照字理识字“先分解,再组合
3、”的原则,通过有效地板书孩子们理解了“遥”的本意是远,让我这个问路人应该站得离他们远远的。以此相机教学,给“遥”换个偏旁学习形声字“瑤”“摇”“谣”“徭”“窑”。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遥”的字理教学使得“学一个字,带一串”“通过字形理解字义”的识字规律和方法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字理析词招手 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招手”出发,与学生合作表演,创设了诗歌的情境,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 请孩子们边演示,边说“遥招手”的含义,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和我打手势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问路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
4、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问路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招手走进的动作)叫问路人走进的手势,然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吓跑鱼儿了。 从他们精彩的发言和充满情趣的表演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正当大家讨论不休时,我适时引导他们探究了“招”的字理:本义是打手势叫人。以古字入手,引导学生们思考,理解字义,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呼唤,所以小儿“遥招手”不是拒绝回答,而是怕说话声惊动鱼儿,急忙招手示意,叫问路人走近些再回答。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
5、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学生心海里掀起美丽波澜的同时,字理析词的教法了也无痕迹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品读与积累 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也就水到渠成。在这3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出示了村晚、夜书所见等童趣诗与学生一起品读,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不足也是明显的:本次教学,首先
6、在字理识字上我过多的进行了“讲解”,学生缺乏个人安静思考的时间,我想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师生交流。由于在“遥”“招”的字理上我没有做到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发现,让他们失去了体验成功和发现乐趣的机会。其次,我的字理课件制作有欠合理生动,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古今汉字结构演变的差异。最后,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我作为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
7、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 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读后两句。 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 他来干什么? 看,小孩是怎么做的? 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从哪看
8、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 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小儿垂钓教案3 教学目的: 1
9、. 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 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 导入诗题 2. 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 朗读全诗 2. 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3. 释词解句 (三)总结练习 1. 指导朗读、背诵。 2. 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 3. 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1. 形近字组词 钓( ) 稚( ) 遥( ) 钩( ) 准( ) 摇( ) 2. 多音字组词 3. 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
10、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_ 4. 背诵小儿垂钓 板书设计 8. 古诗二首 小儿垂钓教案4 设计理念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入古诗那优美的意境呢?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淡化诗意,品析诗句,反复诵读,领悟诗情。”着力体现三个方面; 一、淡化诗意,品析诵读,领悟诗情 教学中,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解释、工具书理解即可,教师不应当把教参或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要让他们通过体会这些词语,并且有感情地诵读才会和产生共鸣。达到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
11、才能使学生领略古诗词独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让学生体会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个难点。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生动的课件、诵读时的古乐,都是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进入古诗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学习,培养诗趣 古诗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通过古诗拓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打开新的视窗。让学生了解我们今天所学的诗仅是古诗沧海中的一粟,作为炎黄子孙应当更广泛地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从而开阔视野,体会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1、认识“蓬、侧、苔、借”4个生字。 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
1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哪,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渔光村看一看。 2、教师配乐动情地描述:这儿有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正热情地欢迎咱们呢! 二、小组台作、自主识字 1、瞧,它们还带来了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侧、苔、惜”。) 2、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朋友读一
13、读,看谁读得准。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巡视。 3、读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组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认吧。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交流反馈: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运用小老师教读、抢读、合作读、小组间赛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并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蓬、侧”两个生字。 (2)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 (3)游戏:送小鱼回家。 如果能读准小鱼身上写的生字,你就能帮它重新回到家。谁来帮帮它?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评:你们读得真准!瞧,蹦跳的鱼儿又回到了水里。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渔光村这儿不仅鱼儿多、风景美,还有不少聪明的孩子呢!看看这个孩子,他在干什么
14、呀?(边描述边点击古诗第一句情境图)学生齐答。 2、对,他在钓鱼。想知道他是怎样学钓鱼的吗?那我们一起读读唐朝诗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诗小儿垂钓吧。(板书:小儿垂钓)指名读诗题,齐读诗题。 3、教师配乐范读。 4、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自己读读,比一比谁能把字读准,把诗读流利!生自由读诗。 5、你们都读得这么带劲呀!把这首诗也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读得好,大家夸夸他:读得不够好。大家帮帮他。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诗。 6、反馈: (1)指名读诗并请其他同学评读,纠正读音。 (2)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读诗。 (3)齐读古诗。 四、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我带你们再去看看
15、那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吧。你们看!(出示第1句诗的情境图) 2、(教师用教鞭指着图上小孩的蓬头)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问: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教师描述诗句意思:是呀,你们看小孩头发乱糟糟的,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体。(教师边描述边用教鞭指图上相应的地方) 4、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吟诵:“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诗的第1句)教师范读诗的第1句。 5、这个小孩多认真,一动不动学起了钓鱼,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 师评读:这儿草木茂盛,真是个钓鱼的好地方。谁还想读?指名读。 师评读:对呀。他在那儿专心学钓鱼呢。读得好! 6
16、、你们都想读呀?可要把小孩学钓鱼的认真劲读出来。自由练读。 7、多种形式读诗的第1句。 (1)指名看图表演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8、师生互动表演。 (1)创设情境。师(配乐动情地描述):小孩在河边一动不动坐了很久,哎! 还没钓到一条角。他透过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条小鱼慢慢游过来了,眼看就要上钩了,这时远处有个人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个钓鱼的男孩,于是向他问路。如果你就是这个钓鱼的孩子,会怎么办呢?这样吧,咱们来演一演,现在你们都是这个专心学钓鱼的孩子,把你们的钓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个问路的人。 (2)进人情境。 学生做出诗的第1句描绘的小孩钓鱼的样子。 (3)模拟表演。 (教师手放在
17、嘴边,大声喊。)哎小孩,请问渔光村怎么走啊? 学生自由做动作。(教师打量一番)问:大家怎么都不出声呀?指名说。 9、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钓鱼的乐趣之中还不忘帮助别人。是不是你们想的这样呢?我们来读读诗吧。(出示诗的第2句)指名读。 10、指导朗读。 你刚才不是不理我吗?生怕吓跑了快上钩的鱼儿。(做出不出声的手势,并环视四周。)我们再来听他读读。我读前行你读后一行。准备好了!师生接读。 评:有进步,我们为他鼓鼓掌! 11、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都来试着读一读吧!自由练读。 12、反馈。指名读,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五、反复吟诵,诵出味道 1、同学们,让我们看着图,再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自己读
18、读。 2、把这首有趣的小诗读给同座听听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乐读、同座合作读、全班配乐齐读。 六、激情总结,拓展升华 1、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 指名说。(如:所见、村居、村晚) 2、布置作业: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天真可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认真专心) 小儿垂
19、钓教案5 教材分析 小儿垂钓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认真和天真可爱。夜书所见写夜里看到了灯火,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思念家乡之情。 教学要求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7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中描写夜晚所见和小儿垂钓的情景,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诗歌小儿垂钓的意思
20、。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哪些古诗?(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 儿童生活的古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蓬稚纶侧莓苔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交流认字方法。 (4)自由读,开火车读。 (5)读课文测读。 3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1)指导写字。 (2)认真读,观察字形。 重点指导: 垂:中间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 招:右
21、边是刀+口。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小儿垂钓 1听课文录音朗读后自读课文。 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小儿”指什么人?“垂钓”就是做什么?诗中的“垂纶”,“纶”是垂钓的线,钓鱼时需要把线垂在水中。“学垂纶”,也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小儿”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稚子”,幼稚的孩子。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学钓鱼的情景。 3读第1、2两句。 小孩在河边钓鱼,河边长着莓苔和青草。 谁能说说小孩钓鱼坐在河边的样子?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侧着身子坐在长着莓苔的河边,青草映着他的身影。) 齐读第1、2句。 4读第3、4句。 (1)当路人向小孩问路时,小孩有没有回答?你是从哪里知道
22、的?(“遥招手”,远远地招手。教学“遥”,远远地。) (2)小孩为什么不作声光招手? (担心说话的声音惊动了鱼儿不上钩,所以不应答路人的问话,“应”,应答的意思。) 指点:生动地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的认真和天真可爱。 齐读第3、4句。 5朗读全诗。 小结: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专注的学钓鱼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希望同学们朗读时,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6有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说说诗句大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诗歌夜书所见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
23、学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诵读诗歌,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儿垂钓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古诗小儿垂钓。 二、学习夜书所见,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萧促篱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自由读,开火车读。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客:与容的区别。 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5)学生书写,师指导。 三、学习夜书所见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把这首古诗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互相评议 3小组合作,自学交流,互相交流。 4词语教学。 萧萧:风声。挑:捉。 促织:蟋蟀或蚰蚰。 篱落:篱笆。 5题
24、目夜书所见的意思。(将夜里看到的写下来) 6读第1、2句。 (1)指名说大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孤独、郁闷) 7读第3、4句。 (1)由此,诗人想起了什么呢?(想起家乡和童年) (2)说说诗句大意。 (3)可以想象诗人的童年是怎样的? 8指导朗读。 (1)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孤独、寂寞,思念故乡的亲人,想起童年的生活)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古诗。 (3)齐读古诗。 9背诵古诗。 四、作业 1继续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大意。 小儿垂钓教
25、案6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才能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最好让鱼杆长一些,) 3、为什么?(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看来要钓到鱼的确不容易。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微机出示)你们看看他能否钓到鱼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件出示) 2、 学生学习生字。(这一课里有这几个生字,我们首先学习一下;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词。) 3、 学生根据解释,想一想:你觉得这个钓鱼的小朋友当时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
26、、 学生自学。 三、 精读课文 1、侧坐:全神贯注。 莓苔:不怕呆在野草丛中。 草映身:一心一意。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 3、当时这个孩子的心情如何?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机灵可爱) 5、学生看导语。(课件出示) 6、练习朗读。 7、现在你们觉得这个小孩能否钓到鱼呢? 四、 问题与思考 1、 你觉得诗人怎么会
27、发现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的?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 2、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诗人看到的画面描写出来。 五、 交流资料 关于古人写小孩子的古诗有哪些?交流一下。 1、 学生交流。 2、 教师出示。 六、 作业设计 课本剧的表演。 小儿垂钓教案7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 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
28、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把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 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 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准。 3 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 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 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 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 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
29、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住 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 3 探究与争论: 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4 朗读背诵古诗 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 四、拓展积累 小儿垂钓教案8 一、看图导入 1 .师出示插图说:请小朋友
30、看图说说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课题:小儿垂钓. 2. 学生齐读课题 , 3 .j借助插图学习生字“垂”, “钓” 4. 简介 :胡令能 二、初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师 :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啊,诗人胡令能也把这副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优美好听的诗呢,小朋友快来读读吧! .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检查:()指名读生字,随机纠正读音。 ()指名读课文,指导读通顺,流利。 . 听老师范读:生划节奏,标重音 . 学生根据节奏齐读诗歌。 三、熟读诗歌,通过多种方法了解诗意 .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句。 . 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
31、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1)学生反复读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讨论理解。 (3)看插图理解。 (4)一边表演一边读理解。 3 自由读,同桌互相背诵。 四、读,听,画结合, 体会诗的意境 ()轻声美读诗歌。 ()闭眼听录音,想画面理解 ()给诗歌配上美丽的图画。 五、指导写字: . 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找出难写的字。 2 .指导学生写难字,扩词。 3.学生自己写简单字。 六、作业: 1. 写生字 . 背诗歌 小儿垂钓教案9 教育背景 俗话说:欲望是最好的教师。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先将学生引入
32、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情画意,然后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体味古诗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迁移创新,延伸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大家理解了诗意,在你们的脑海中,都浮现一个初学钓鱼的小男孩那可爱的样子。平时我们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达诗意,诗情。(生自由组合,准备表演) 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学习,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台上唱得绘声绘色,台下的跃跃欲试。)唱完后,生鼓掌。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两人读诗,一人演小儿,两人扮鱼,游来游去,一人扮过路人。)演完后,生纷纷发言。 生:我给这个小组提
33、个意见,范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诗里说他连路人的问话都不理睬,但范明智却东张西望不专心。 生:我认为谢伟杰演的过路人很好,他弯腰做揖,态度很诚恳,很谦虚。 师:这两位同学看得可认真了,还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意见,真好。还有哪个小组表演呀 组3:我们用讲故事配上动作表演。(一个讲故事,其余的扮小孩、苇草、路人、鱼儿。)演出时,生在下大笑,演完后生评: 生: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蒋楚依同学不但动作做得好,神态也很逼真,把垂钓小孩那紧张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认为涂航辉同学的故事讲得好,他不但把诗歌的内容表述出来,还加上了时间、地点、天气等内容,就像我们亲身参与了小孩钓鱼的故
34、事一样。 生:我认为这两条小鱼也演得好,把鱼儿想吃饵又小心试探的动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动。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学钓鱼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 中,与诗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场面。特别是第3小组的表演,不仅把小孩紧张的心理与天真可爱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而且还能根据古诗展开合理的想象,真是棒极了。 分析: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喜欢形式来重现古诗的方法比较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了兴趣,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
35、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不仅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反思: 这首古诗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比较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因而我在备课时就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选择自喜欢的方式重现诗歌。在轻松活泼的表演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
36、,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应:理睬。 这是一首抒写儿童题材的诗歌。全诗描写朴实、自然,一个真实可爱的垂钓小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小儿垂钓教案10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37、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小孩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
38、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孩子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教案11 教材分析: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七绝,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这首诗描画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39、诗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儿形象,使人感到逼真、亲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稚、侧,认识纶、莓,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遥招手、鱼惊、应等词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话说出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掌握读一读、猜一猜、品一品、写一写的学诗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默写全诗。 5.品味乡村生活,感受童年快乐,生成素朴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积蓄童年情愫,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语言,抓住蓬头遥招手等词语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1、让爸爸妈妈帮助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乐事。 2、鱼竿、小凳、补充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四年级1班的学生个个都是好样儿地,这不今天我就自告奋勇地要来给大家上一节课,大家欢迎我吗?掌声。 这么热情,那老师送给你们一组有趣的图片作为感谢吧!想看吗? 看,鞋子进水了,却依然玩得 好玩吗?玩过吗?这是有趣吗? 同学们有过哪些快乐的童年回忆呢?来,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乐! 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 你和家人朋友去钓过鱼吗?老师调查一下,钓过鱼的小朋友举一下手。 (问没举手的学生):你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