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教案.docx
《《散步》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步》 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散步 教案散步 教案1 教学设计思路: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图案和色彩鲜艳,幼儿感兴趣,翻看故事书更是觉到内容的幽默与诙谐,与此同时我想把这个故事编成教案,在班级进行一次语言教学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经过反复琢磨我发现这本书除了色彩鲜艳内容有趣以外,其故事的线索很清楚、明显,而且能有很大的余地让小朋友自由地发挥和展开想象的空间。在这过程中更可以促进他们在语言的讲述、表达、词汇的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我们中班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的准备工作。 目标的设计是根据我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来制订的: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故
2、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根据故事线索,让幼儿想象、讲述并展开故事情节;3、通过阅读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诙谐和幽默。在围绕目标实施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教学策略:其一、集体看书,通过阅读故事,让小朋友们初步地理解故事内容;其二、出示情景图,让小朋友对故事当中的场景能够映像深刻,使故事中的主要线索-母鸡散步进一步清晰;其三、图标卷轴的连贯出示,使小朋友对整个故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启示。在两条线索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活动名称: 母鸡萝丝去散步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的线索,让幼儿想象、讲述并展开故事情节; 3、通过阅读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诙谐和幽默。
3、活动准备: 图标卷轴、故事书、情景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边看书边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故事里有谁?母鸡去散步,狐狸为什么跟在后面?母鸡被吃了吗?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再来看故事(书) 二、根据线索,幼儿展开想象 1、将回型针取下,根据故事的线索,丰富故事情节,边提问,边猜测。 2、师:母鸡散步去了哪些地方?-出示情景图 师:这就是母鸡散步走过的地方 3、师:狐狸一直跟在母鸡的后面,就想吃它,可到最后也没有吃到,这是为什么呢? 4、出示图标卷 师:原来呀,狐狸碰到了这么多倒霉的事情,这真是一只倒霉的狐狸呀!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讲
4、一边故事,想说的小朋友,我们一起讲这真是一本好玩的书,我们回去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四、结束教学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小朋友能大胆地讲述、想象和猜测故事的情节,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他们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和感染,非常的开心快乐。经过这个活动小朋友能够积极动脑,不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在请他们猜测狐狸的遭遇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他们在观察书上的图片中发现了很多细节,并且以此猜测想象和讲述,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个故事,我发现不要担心小朋友在上语言课时,不会讲或是讲不好,只要老师在设计提问方面要恰到好处,提问句要具有启发性,那么小朋友的表现一定会令人相当的满意。 活动过程中我先用回形针把故事的
5、部分内容隐藏起来,制造悬念,当小朋友对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边想象边猜测,边讲述,使故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接着采用展示情景图的方法,使他们对故事当中曾出现过的场景映像深刻,之后图标卷轴连贯出示,使小朋友对整个故事产生了想说、想讲的积极欲望,最后大家一起边看书边讲述,愉快的结束教学。这几个策略的使用,围绕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同时我还有发现在语言类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的提问语言,启发性的语言、引导性语言、暗示性语言,都要精练,点到即止,充分的发挥以教师的主导性和小朋友的主动性为主,多给他们机会来表达、讲述、表现自己和发挥想象,这样才能让两者之间产生互动和共鸣。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其实对小
6、朋友来说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和空间,可以再创编或续编故事情节,可以在体育游戏中使用,书中曾提到许多动词有:走过、越过、绕过、钻过、穿过等,还可以玩角色游戏,更可以与其他科目相结合开展综合活动,例如在美术活动时用绘画的形式给故事创编其他的情节,他还有更深层的寓意:坏人做坏事没有好下场。 散步 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朴实而深沉的亲情之爱。 2、以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课文的解读。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选择来理解课文的亲情之爱。 教学难点: 1、中景物描写所提供的妙处。 2、对寓意深刻的句子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家中有多少位成员呢?正在茁壮成长的你们
7、可知道是谁在辛苦地支撑着你的家,又是谁肩上的担子最重呢?也许你会说是爸爸妈妈,是啊,我们的父母是最辛苦最伟大的,他们既要照顾老人,又要负担我们。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亲人为我们付出的无偿无私的爱呢? 二、整体感知 (1)、听音乐自己小声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解决。 (2)、笼统提问 1、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物? 2、他们一起做了一件什么事? (3)、启发提问 1、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谁处于核心地位?(尽量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板书:四人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中出现了什么事情? (在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处于核心地位的我是如何解决这一个分歧的? (选择走大路。因
8、为我考虑到我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即使这一次委屈了他,还有长久的日子可以补偿。但我能为母亲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尽力满足母亲的要求,以她的考虑为先。体现我挚爱着母亲。) 3、(板书:最终路的选择) 结果由于母亲选择了小路,大家一起走小路。 4、认为是什么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选择? (爱。A因为对母亲的爱,我决定委屈儿子而顺从母亲的意愿。 B因为爱,妻子理解我、体谅我,默默地支持我的每个决定。 C因为爱,母亲选择了包容和退让,舍弃了更适合她走的大路,选择了孙儿喜欢的小路。 正是因为那份浓浓的亲情之爱衍生出来的体谅、理解、包容和退让,使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初衷而选择了一条更能协调、照顾每个意愿的路。)
9、 (过渡)各位同学,你在初读这篇文章时,有没有感受到他们之中洋溢着的融融爱意呢?现在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这一家四口之间洋溢着的深情。 三、交流 在二次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学习的心得。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触动、你有什么启发、你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下面有一些题目,不过仅供参考,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题目谈,也可以尽情抒发你自己的感想。 1、通过文章的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即文章给你的启示?) 2、文章哪写描写最令你感动? 3、文章有两处景物描写,他们有何用处? 4、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一个世界? 5、你最喜
10、欢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四、扩展延伸 比较阅读 散步与课后的三代讲的都是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一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散步 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包含的浓浓亲情。 2、朗读中品味并学习本文以小见大、句子对称美等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和优美的语句。 2、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领会以小见大写法的作用,学习对称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法 课时安排:
11、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假设某天晚饭后,你们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新闻时事,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做?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或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 二、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优美的句子。 2、齐读课文,感知课文语感和情感。 三、合作探讨 1、带问题朗读课文。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生:描写了一家四口,主人公是“我”,我是一家四口的纽带。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2、。 生: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想顺从母亲的意愿,但母亲执意尊重孙子的想法,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2、精读解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文中哪一处有伏笔? 生: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在这个家庭中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生: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3)最
13、后“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生:“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走上了饶有情趣的小路。 3、各抒己见 (1)展开想像,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疼爱孙子 (4)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温馨、和睦、充满体谅和关爱。
14、 (5)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生:母亲:疼爱、爱幼;“我”:孝顺、责任心;妻子:贤惠。 四、重点研读 (1)齐读课文第8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小组交流探讨,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生:慢慢地、稳稳地走,走得很仔细。 (3)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更是如此。所以
15、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样以小见大,透露出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4)再次齐读第8段 五、写作方法: 1、以小见大。通过描写生活中散步这样的小事,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2、句子对称美。如“前面的是妈妈和儿子,后面的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句型对称,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3、多景色描写。两处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
16、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六、比较阅读 阅读书P121三代,完成同步练P80习题 散步 教案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提供的细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学看大
17、图书,萌发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重点: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大胆讲述观察的结果 难点: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画书一本、自制图画书19本,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8分钟) 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母鸡萝丝去散步,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 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 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15分钟) 1
18、、第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页:“母鸡萝丝走出家门出来散步了,一只饿得发慌的狐狸正悄悄地跟在它的背后。萝丝走过院子,你在这幅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2)“母鸡萝丝会被吃掉了吗?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请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池塘、干草堆、磨房、篱笆和蜂箱的图片(PPT)分组猜测 1)“萝丝散步还绕过了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房、穿过了篱笆、钻过蜂箱,在这些地方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
19、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 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7分钟) 1、师生一起看图书,完整地讲故事(可以请个别幼儿讲述) 2、“关于这个故事、这本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延伸活动 1、在区角中投放自制小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提供图书的扉页,请自制一本小连环画,配上自编故事; 3、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我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通过想象来猜测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幼儿体会故
20、事的诙谐幽默。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他们不能很好地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述,有时能用他们特有的肢体语言来讲述对故事的理解。最后的排列母鸡散步经过的路线图,主要是帮助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再现故事的诙谐幽默。从幼儿的排列来看,他们都已掌握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于他们能看着画面来完整地讲述故事,还需让幼儿多练习讲述,才能达到要求。 散步 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课前准备。 1、学生
21、: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 (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步 散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