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
2、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
3、,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解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
4、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天,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声语描写诗人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这两个字用得巧妙。) 三、练习巩固 1
5、、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摘:左窄右宽,同字框里是古。 敢:左右宽窄,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左窄右宽。 恐: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宿、危、辰三个字让学生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3夜宿山寺(李白) 难字:宿危摘辰敢 4梅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
6、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
7、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
8、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n()寒yo()
9、远 ()巧()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 4梅花(王安石) 难字:墙遥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教师读生字,三个
10、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
11、来。) 2、教师小结: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三、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四、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2
12、、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选做) 5江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
13、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
14、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解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
15、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
16、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绝、钓两个字让学生自己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5江雪(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 资料提供者:
17、吴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 (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 (2)教学
18、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