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见鬼》获奖教学设计.docx
《《活见鬼》获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见鬼》获奖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活见鬼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明白课文内容,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3、在读明白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了解文言文语言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读出味道,读明白文言文。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冯梦龙。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写“鬼”。传说鬼有个大大的头,两只黑洞般的眼睛,头上还有毛发,所以在写的时候,上半部分要大一些。提起鬼,你有什么感觉?(害怕) 黑漆漆的夜晚,你独自在家,突然听到房间里有稀稀落落的声音,出来一看什么也没有,过一会儿,
2、又听见了响声,看一下还是什么都没有,这时你妈妈突然回来了,你会大活人遇见了鬼,这叫“活见鬼”。(板书“活见”)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请说说你第一次读课文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些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2、谁来给大家读一下课文。出示课文。 3、纠正字音。注意“撩”“亟”的读音、 4、谁能读得更好一些?指名读。 5、导读。读文言文,不但要读准确,还要注意停顿。 三、古今对照,读懂课文。 1、师生对读。老师读一句文言文,学生读一句译文。 2、指名对读。 3、同桌对读。 4、导读。 四、展开想象,读出味道 1、读慢点。 2、你觉得这两个人可笑在哪里?理解
3、:“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读出可笑。 3、体会感受,再“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撑伞人怎么想的?投伞者怎么想的?读出恐惧。 4、两人“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为什么? 五、了解,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就是“活见鬼”。有鬼吗?鬼在哪里?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会说到“活见鬼”? 这个口头禅就是来源于这个故事。故事的是冯梦龙。简介冯梦龙。 希望大家有时间找这几本书读一读,每篇文章都非常有趣。 回家也可以把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因为我们经常说的那句口头禅就出自于这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就是:齐读课题。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见鬼 获奖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