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doc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一种修辞手法叫 做(对比),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知识点。请同学们到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1. 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2.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第一个开辟是开创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发的意思)读第3、4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第一个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3. 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
2、做“一词多义”(板书:一词多义)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1. 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2. 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眉目:这个女孩眉目清秀。 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意识: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算账、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1.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
3、古诗吧。(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这首古诗。2.(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3.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4.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理解诗题。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诗题仅有10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再次齐读诗题)5.读中有感,从读中悟: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故人)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园地一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园地 第二 课时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