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看、讲讲、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种变化形态。 2、能力目标: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情感目标: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水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水蒸气、下雨、下雪、结冰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小水滴宝宝图片;白纸,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变化过程。 难点是能够画出并说出水滴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小水滴宝宝图片,提问
2、:看,这是谁呀?十一长假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去旅行了,小水滴宝宝也要出去旅行了,你们猜猜它会到哪儿去呢? 二、播放课件,通过课件和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水的变化过程。 1、欣赏课件,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种形态。 (1)幼儿欣赏第一段课件,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水滴变成了是什么?它怎么变成水蒸气的? (2)幼儿欣赏第二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跟着云妈妈飘呀飘,一阵风吹来,它变成了什么?落到北极后它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欣赏第三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变成云后飘到了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北极? (4)幼儿欣赏第四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落到北极变成了什么? (5)幼儿欣赏第五段课件,师提问:小
3、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里?对妈妈说了什么? 2、幼儿认真听故事,进一步感受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1)幼儿连续欣赏课件,老师生动的讲述故事。 (2)幼儿讨论: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有几次变化,分别变成了什么?小结:小水滴一共变了三次,分别变成了云(水蒸气)雨、雪。它多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呀! 三、幼儿相互讲讲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这次旅行的过程画下来,小朋友们愿意帮帮它吗? 1、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把小水滴的旅行过程画下来。 2、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 3、老师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刚开始时,我准备通过绘本小水滴去旅行为载体,以自主阅读的形式来让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这节课,她也把这
4、活动定位在了语言、科学领域,听完后,我总觉得小朋友应该对故事内容理解的不透彻,而且对于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也是稀里糊涂,根本不能通过这个故事来理解水的三态变化。我左思右想还是定位到科学领域,通过小实验,让幼儿直观感知水的三态变化。我先演示实验,让幼儿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个直观了解,再通过播放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通过看老师做实验的方式,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楚理解。在做实验时,幼儿很兴奋,很好奇,好像一下子把他们的求知欲全释放出来了,四十多双明亮的眼睛都盯着我。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直观、清楚的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故事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对雨的形成及循环过程有了初步了
5、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科学童话小水滴旅行,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乐意参与小水滴游戏活动。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课件,小水滴,太阳、风形象各一,小水滴形象胸贴若干,图片、胶水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入场 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入场 二: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师:坐火车旅行可真好玩呀!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行呢?(幼儿自由回答)师;噢,
6、原来我们地球上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呀,那王老师下次也要去旅行,到处去看一看,玩一玩。 2.出示小水滴形象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瞧瞧,它是谁呀?(小水滴)小朋友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水滴你好)师模仿小水滴的声音答:(小朋友好!我是小水滴,我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这次我很想到天上去旅行,你们说行吗?我该怎么去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幼: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开动小脑筋帮小水滴想办法。现在,王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三: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播放课件、放静音) 1.讲述故事 2.师提问: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 b.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体变的怎么
7、样了?变成了什么? 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 d.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 四: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师: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 师生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 五:游戏 1.角色表演游戏 a.师:哎,这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水滴妈妈一块旅行去。 b.教师边讲故事,边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滴变化过程的状态。(还可以给幼儿拍照) 2.操作游戏 师:小朋友和小水滴一块旅行快乐吗?(快乐)小水滴也
8、很开心。可她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我们帮忙,我们安静下来听听看,好吗?师模仿小水滴口吻:我在旅行时拍了4张好看的照片,我想把这4张照片按照我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这张贺卡的1.2.3.4框中,贴好后送给我们的好朋友们,可我的好朋友太多了,想请小朋友帮我一起贴,好吗?(好)师:那好,请小朋友们搬上你的小椅子有秩序地到桌子旁轻轻坐好。在贴照片之前,老师再提醒小朋友一句,一定要按小水滴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标有1.2.3.4的贺卡框中,可不能贴错了。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幼儿自由贴,教师巡视指导) 六:结束小朋友贴的真不错,小火车开来了,我们坐上小火车,帮小水滴送贺卡给它的好朋友吧!(带幼儿开火车随音乐出教室)。
9、 教学反思: 小水滴旅行这个活动它主要属于科学领域,孩子们对水又特别感兴趣,我们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以相互变化和循环的。处于探索期的幼儿,对水是熟悉的,但对水的三态变化却不能很好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故事中掌握水与水蒸气互变的道理。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整堂课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互动,互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幼儿之间的互动是有感情的交流,也有经验的分享,更有不同观念的碰撞与提升。我们大班孩子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我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性较少,我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性也不多,如果我能在讲述
10、故事中多多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并把游戏参与到故事中,多与他们建立互动的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在提问中,多引发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孩子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整节课上下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善于引导孩子,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那么孩子学得才会更起劲,知识掌握得也会更牢固。 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水滴旅行,知道水的不同存在状态。 2、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水滴旅行时变化的顺序。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画笔、纸、图片 2、课件小水滴旅
11、行 活动过程: 一、导出主题活动 1、教师从旅行入手介绍水滴,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旅行?小水滴也很喜欢旅行,它的旅行呀很神奇很精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旅行故事吧。 2、提出要求:请在你们观看时,边听边看边想,等看完小水滴的旅行后,用你们的方式把看到的小水滴旅行给记录下来。 二、播放课件并总结 1、提问:小水滴在旅行中去了哪里?怎么变化了? 追问:它是怎么变成水蒸气的?它请太阳公公帮了什么忙? 小结:太阳公公放出强烈的光和热,吧小水滴找的暖烘烘的,变成了水蒸气。 2、提问:小水滴又去了哪里旅行?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小结:水蒸气飞到了天上,风爷爷带着他们在空中飘来飘去,变成了白云。 3、提问:
12、小水滴最后去了哪里旅行?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4、小结:白云越飞越慢,风爷爷吹的他们有点冷,白云们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最后变成了小雨点落入了大海。 三、幼儿记录 1、你们觉得小水滴旅行的故事有趣吗?请你们用记录的方式把小水滴的旅行画下来。 2、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小水滴去哪里旅行了?怎么旅行的? 四、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师总结:小水滴的旅行的过程中变成了水蒸气,又从水蒸气变成了白云,白云又变成了雨滴、雪花,最后变成小水滴会到了小河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课件,在这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直观的物象,满足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课前我作了非常
13、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记录,为了给孩子带来更直观的感受,还制作了小水滴旅行的图片。我采用的是分段讲述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全过程。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每一段讲述过后,我都进行提问,在提问时采取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来回答所问的问题,这样点和面的回答使孩子都能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们在提问的帮助下,不断地回忆故事的内容,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述,这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这里也有不足的地方,对在每段故事没有清晰的小结;此外,每段故事讲解之后,可以完整的再播放一遍故事,造成孩子们对故事没有一个完整的影响。最后环节中,我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记录下来,这
14、不仅加深和巩固了幼儿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其实也能帮助幼儿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孩子们的展现出多种记录方式,大多数孩子并能根据自己的记录过程来讲述故事,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 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丰富词汇:暖烘烘、三五成群、缩成一团。(重点) 2、知道小水滴在这个旅行过程中的变化,并能有序、连贯、清楚的表述出来。(难点) 3、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小水滴旅行记的动画和课件、小水滴图片、小水滴的旅行路线图。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
15、趣,引出故事。 1、提问:“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为什么?” 2、出示小水滴图片,猜想:如果小水滴想去旅行,它会到哪里去旅行?怎么去呢? 二、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1、提问:小水滴都去哪里旅行了?旅行过程中,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们先变成了什么?然后变成了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去了哪里? 2、猜想:小水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三、分段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的变化,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述出来。 1、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提问:“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他们的身体怎么样了?他们变成了什么?” (2)理解词语:“暖烘烘”请幼
16、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暖烘烘”是什么感觉?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1)提问:“在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他们怎么样了? 又变成了什么?” (2)教师扮演风爷爷,幼儿扮小水滴,表演“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紧紧抱在一起,越抱越紧。” 3、欣赏故事第三部分 (1)提问:“小水滴变成白云后怎么样了?又变成了什么?最后回到了哪里?” (2)理解词语:“缩成一团”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什么时候“缩成一团”并用动作表演。 四、幼儿分组进行交流,通过旅行路线图,进一步了解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1、“小水滴们做了一次欢乐的旅行,让我们一起把他们的旅行路线记录一下吧!” 2、分享交流,鼓励幼儿用有序、连贯、清
17、楚地语言进行表述。 3、游戏:幼儿做小水滴,按顺序边表演边讲述小水滴的旅行。 4、小结:小水滴通过太阳公公、风爷爷等的帮助在旅行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兴趣。 五、活动延伸 小水滴还会到什么地方去旅行? 小水滴旅行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种变化形态。 2、能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3、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水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水蒸气、下雨、下雪、结冰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故事小水滴的旅
18、行及和故事内容相符的课件;小水滴宝宝图片;白纸,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水的变化过程。 2、难点:能够画出并说出水滴的变化过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小水滴宝宝图片,提问:看,这是谁呀? 十一长假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去旅行了,小水滴宝宝也要出去旅行了,你们猜猜它会到哪儿去呢? 二、播放课件,通过课件和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水的变化过程。 1、欣赏课件,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种形态。 (1)、幼儿欣赏第一段课件,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水滴变成了是什么?它怎么变成水蒸气的? (2)、幼儿欣赏第二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跟着云妈妈飘呀飘,一
19、阵风吹来,它变成了什么?落到北极后它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欣赏第三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变成云后飘到了哪里?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北极? (4)、幼儿欣赏第四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落到北极变成了什么? (5)、幼儿欣赏第五段课件,师提问: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里?对妈妈说了什么? 2、幼儿认真听故事,进一步感受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1)、幼儿连续欣赏课件,老师生动的讲述故事。 (2)幼儿讨论: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有几次变化,分别变成了什么?小结:小水滴一共变了三次,分别变成了云(水蒸气)、雨、雪。它多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呀! 三、幼儿相互讲讲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这次旅行的过程画下来,小朋友们
20、愿意帮帮它吗? 1、幼儿回忆故事内容,把小水滴的旅行过程画下来。 2、展示作品,并简单介绍。 3、老师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小水滴的旅行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变化的。主要是通过各种实验验证水蒸气是怎样的通过各种的方式的降落到地面上的。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各种实验的设计的和操作。而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的多,我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实验为辅的方法进行的。然而在教学还是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我这节课的上的比较的失败。要引以为戒啊。 首先学生的习惯而来自己的操作的实验。经过后半学期的学习,几乎每节课,我都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学生养成这样地习惯。对于老师的演示实验不感兴趣了。这时
21、候有许多的.同学就不大愿意去听去观察因此学习的效果比较的差一些。我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尽量的安排同学去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符合现在的教学标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就是一点需要老师在准备实验的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其次就是学生管理的方面的问题。我想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学生都是一样总是拿脾气较好的老师不当一回事。这是我当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因此我必须对于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予以严格管教。否则我们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好的。 再者就是实验器材的问题。当前学校的实验室的器材非常的不足。因此我需要积极的进行申请,以补充实验的器材,以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滴 旅行 大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