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大班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手拉手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拉手大班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手拉手大班教案手拉手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对称剪纸的步骤,知道三个步骤的要点。 2.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表现人物,体验对称剪纸的奇妙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对称剪的方法,明确知道三个步骤。 活动难点: 了解手处边缘线不能剪断。 活动准备: 1.范例(不等人数的剪纸作品) 2.长方形的折若干、剪刀每人一把、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带来了一对双胞胎,看看他们长得差不多高、差不多胖。 2.师出示范例:你们觉得我是怎么做
2、出这对双胞胎的? 3.除了这对双胞胎,还来了一组六胞胎。出示范例,继续观察。 小结:如果一个个剪出来比较慢,而且可能会长一点都不像。我其实用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剪得又快又像。想学吗? 二、探索对称剪纸的方法。 1.师运用对称剪纸的方法示范。 2.我刚才是怎么来剪的?第一步是什么?(折,折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3.第二步呢?画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画,画的时候需要把他们的手一直画到边上,不能断掉) 4.最后一步?(剪,要沿着画好的剪,手那里不能剪断) 三、幼儿制作。 1.都会了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不好? 2.提供纸、剪刀、铅笔。 3.幼儿制作,师观察。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四、展评。 1.请
3、幼儿说说制作中遇到的困难。 2.请幼儿一起分析失败作品的原因。 3.我们把材料放在美工区,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下次可以再去试试。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手拉手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
4、能用连续折叠的方法剪出相连的图案。 2、对剪纸感兴趣。 3、知道做事要耐心细致。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提前剪好的手拉手剪纸水彩笔剪刀纸胶棒卡纸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变魔术,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出示折在一起的剪好的手拉手剪纸) 师:看,这是一朵小花,现在我要变魔术喽,睁大你的眼睛,奇迹就要发生了。(展开手拉手剪纸,变成四朵小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变这个魔术啊? 幼:想。师:其实啊,这是一种剪纸的方法,我们学会了这种方法,也就学会了变这个魔术。那就让我们
5、仔细观察观察这是怎么剪出来的吧! 二、探索剪纸方法 (一)出示图案是红花手拉手剪纸剪纸,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师:剪纸上都有什么图案? 幼:小花图案。师:剪纸上的图案一样吗? 幼:一样。师:他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幼:小花都是连在一起的。 师:这些小花就像是我们的小朋友在手拉手,所以我们就叫它“手拉手”剪纸。 (二)幼儿讨论剪纸方法 1、幼儿分小组讨论剪纸方法: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发一件“手拉手”剪纸作品,幼儿仔细观察、讨论“手拉手”剪纸方法。 2、找个别幼儿说剪纸方法:师:你能说说怎样才能剪出这种手拉手的图案来吗? 幼: 师: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才能不断开呢? 幼:师边小结边做示范:将
6、纸折成多折,用彩笔画出轮廓线,画线时注意上下左右都要画到纸的边缘,而且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然后再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注意连接处不要剪断,打开展平手拉手剪纸就完成了。 三、欣赏挂图手拉手 出示教学挂图手拉手并欣赏。 师:我们的挂图上还有很多漂亮的剪纸,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上面还有剪纸步骤图,如果你在剪纸的过程中忘记了操作步骤,可以看看步骤图,它会给你一个提示。 四、制作“手拉手” (一)温馨提示: 师:在制作之前,先提几点小要求: 1、要提前想好剪什么形象,画画时注意设计好哪里是连接处,连接处一定要断开画。 2、画得不能过于细小,否则容易剪断。 3、要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不用时把小剪刀放下,也不
7、能把剪刀对着其他小朋友。 4、垃圾要放到指定位置。 (二)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分发材料,幼儿制作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 (三)幼儿学变魔术: 师:我们制作好了“手拉手”剪纸,就可以学变魔术了。幼儿学变魔术。 师:把你的手拉手剪纸放好,等下次活动我们把它打扮漂亮。 活动二: 一、装饰“手拉手”剪纸师:我们把剪好的手拉手剪纸拿出来,看看它还没有穿上漂亮衣服呢,今天我们就帮它打扮一下吧! 师:单独打扮“手拉手”剪纸比较不容易,那用什么方法能让剪纸容易打扮,而且还会变得更漂亮呢? 幼: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那今天我们就把它贴到卡纸上进行打扮吧!除了要给剪纸涂上漂亮颜色外,不要忘了添上合适的背
8、景。幼儿装饰“手拉手”剪纸,师巡回指导。 二、欣赏作品展示作品,请幼儿互相欣赏。师: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找个别幼儿说。最后幼儿拿着自己作品贴到互动墙饰上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是开学以来,第一次上美术课,孩子们似乎也都很兴奋。原来我们小班上来的孩子,印象中在绘画和手工方面进步是很明显的,对于新插进来的11位新生,绘画的能力水平就没什么底了。一开始,我先跟他们说明了画画的要求,不可以涂到桌子上,油画棒的取放方法,接下来我又讲了涂色的要求等等。在这一活动中,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两位小朋友在能力上与其他的孩子存在差距。顾凯涛是新来的小朋友,他的能力水平处于小班刚入园孩子的水平,没有涂色的概
9、念,一味的在本子上画着线,有点画线团的感觉。还有一位也是新来的小朋友,只会机械地画线。当然我们注重的不仅是结果,虽然结果很重要,但是过程更精彩。从整个画画的过程来看,发现幼儿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能力强的孩子,半节课就画完了,能里弱的孩子一节课还画不完。针对孩子们存在的这种客观差距,我对能力强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画添画背景,让这幅画显得更加的完整,表现一定的内涵。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更强调让他们学会完整涂色,降低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个别幼儿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说:老师,我不要画了。有的小朋友很热情,就给他帮忙,说我帮你画吧!我当时很快阻止了,并鼓励到:你看,你前面画的不是很好看吗
10、,现在不画了多可惜啊!并给了他一些小建议,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是存在差距的,尤其是新插进来的孩子,他们有的只在托儿所呆过,没有接受过幼儿园的正规教学。所以对于这些新来的孩子,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让他们适应并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 手拉手大班教案3 第一教时活动目标: 1.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知道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2.能运用标记表示单数或双数。 3.理解活动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学挂图(四)中的圆片55个,教学挂图(一)
11、中的1-10的数字卡一套。格子图(可用毛线拉出或用及时贴纸条贴出。如附图一所示)。 2.幼儿用书第23页区分单数、双数的材料,笔;找水果的操作单和记录单(见附图四);数量分别为5-9的5种玩具,分类盒,1-10的数卡。 活动过程: (一)尝试给每排圆片两两排队。 1.引导幼儿观察绒板上排列的圆片。(见附图二)教师:绒板上有什么?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会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 2.教师示范数量为7的一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圆片宝宝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排的圆片宝宝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 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按顺序把最上面的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圆片配对。 3.
12、请个别幼儿将其他各排圆片两两排列。 教师:这里的圆片也想散步,谁来帮他们两个两个手拉手? (二)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1.引导幼儿观察圆片的排列结果。(见附图三)教师: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两两排列后有一个单独出现的?哪些数目圆片的队伍都能两两配对? 师幼共同总结:有些圆片两两拉手后,有一个是单独出现的,这样的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两两拉手,都能配对的数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 教师:请你们看看,1-10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1-10中有几个单数几个双数? 2.感受1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教师:1-10中,单数和双数是怎样排列的?(一个单数一个双数间隔排列)(三)游戏看谁举的对又快
13、1.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将数卡按1-10的顺序排好,老师说举单数或双数的卡片,你们就举一张相应的数卡,再说说这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苹果涂色。(2组)教师:给每格中单数的苹果图上红色,双数的苹果图上绿色。 2.完成编门牌号码。(2组)教师:请给上一排每间房子编单数门牌,下一排编双数门牌。 3.完成找水果。(1组)教师:说说每张椅子在队伍中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上放着水果。请把能表示有水果的椅子的位置用数字印章印在记录单上,做好后再说一说第几张椅子是有水果的。 4.完成玩具回家。(1组)教师:请小朋友先将玩具分类,再按每种玩具
14、数目多少的顺序,放在分类盒的每个格子里,并插上相应的数卡。 (五)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介绍苹果涂色和编门牌号码的活动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按活动规则检查活动结果。 活动建议: 家园共育:在接送路途中或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路旁的门牌号,区别单双号,启发幼儿发现路两边门牌号的规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过程中,老师说的太多,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可以请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让幼儿用探索的方法来感受对称剪纸;通过感受和对比,再整理幼儿的经验与对称剪纸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操作。而剪出更多的小人则作为提升,激起幼儿在以后区角中再次尝试的兴趣。活动中,老师
15、只要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讲解,尽量做到少而精,不然,反而束缚、误导了幼儿的思维。而在活动中,也要尽量的多给幼儿探索、操作的时间。 手拉手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手拉手剪纸的特点,知道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尝试用连续折剪方法表现相连的人物,并用已学过的各种线条和简单的图案进行装饰。 3、体验剪纸活动的乐趣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前期准备:已有剪单独纹样、对称纹样小朋友的经验。 2、 物质准备:范例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2幅、春天背景KT板3张;手拉手 去郊游教学ppt
16、;剪刀、彩色长条纸、白纸等人手一份;胶水、抹布每组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春天情境,自由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吧!你看到了什么?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动物也都醒来了!春天可真美!看!一群小朋友去郊游啦! 2、欣赏剪纸手拉手的小朋友,引导幼儿有目的观察,发现手拉手剪纸的美。 师:这和我们以前剪纸的小朋友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手拉手剪纸特点:以一个单独纹样的图案向左右重复排列。 欣赏连续纹样剪纸作品,感受手拉手剪纸的美。 3、演示ppt1,设疑: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 师:想一想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朋友?用什么折叠方法呢?大家一起来试
17、一试吧! (1)幼儿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尝试折叠。(运用连续折剪的方法) (2)幼儿自由探索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幼儿表现手拉手的方法。 4、演示ppt2,解决疑问。 (1)师: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你成功了吗?为什么没成功?谁知道原因?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 (2)演示ppt2,教师以小结方式解决难点。 小结:手拉手剪纸运用的是连续折叠方法,在画的时候,画的图案要到纸的两边边缘,和左右两边拉拉手,这样剪出来的图案才能手拉手连在一起。 5、幼儿再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大胆探索,并与同伴交流,分享经验。 6、师生共同布置 大家去郊游,体
18、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幼儿用剪纸:手拉手的好朋友丰富春游画面。 教学反思 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开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幼儿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和剪纸常规。 不足: 1.课堂气氛平铺直叙,缺乏高潮。 2.教师教给幼儿“二方连续”剪纸方法的同时,要求幼儿剪固定的图形,约束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建议: 1.给幼儿提供的纸比例要得当,对折四次后符合小人的比列。 2.教幼儿画人物时,可以先把纸折分成相等的三分,分别画人物的头、身体和腿部。 3.老师示范画时,强调手指部不能相连处可用红笔标出以达到引起幼儿注意的目的。 4.幼儿在画人物时只要做到手指处不相连,其他部位可让幼儿
19、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设计。 手拉手大班教案5 主题目标: 1、获得尊敬他人、关心他人、包容、友爱、相互帮助等体验学会关心老人,能同情残疾人,会表达自己的爱,促进良好的人格形成。 2、学习用简单的绘画、手工、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掌握一些简单的交往技能。 资源与环境: 1、将与活动有关的物品、图片、照片展示在教室。 2、活动区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幼儿自由模仿。 活动名称:儿歌:手拉手 活动材料:图片 活动指导: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 二、出示图片,教师边念儿歌,幼儿认真听。 三、幼儿学念儿歌: 1、听老师念儿歌。 2、老师念一句幼儿念一句。 3、男孩女孩各念儿歌。 四、做游戏找个朋友
20、碰一碰找个朋友碰一碰并念儿歌。 五:找个朋友到户外玩。 手拉手大班教案6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的条件;而黄豆和牙签又是幼儿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黄豆和牙签拼搭平面和立体图形,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2.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拼搭是的想法。 3.体验拼搭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前浸泡过的黄豆、牙签、盘子、城市模型 活动过程: 一、出示黄豆、牙签导入 1.认识黄豆 师:它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拉手 大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