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诗词两首》语文教案 .doc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诗词两首》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诗词两首》语文教案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诗词两首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诗与词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并背诵、默写本课诗词。2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3感受诗词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词的意思,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意境。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能形象感受语中描绘的景色之美。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理解人们看到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教具准备】搜集有关辛弃疾的资料。【教学过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交流课前资料,区别诗词异同1简介作者及黄沙岭。同学互相补充。出示资料:辛弃疾(
2、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著名词作满江红(家住江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黄沙岭:山名,位于江西上铙境内黄沙岭乡,高约十五丈。 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黄沙岭有读书堂。他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其间。写下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等著名词作。2讨论题意及表达方式。(1)今天我们要学的诗词,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宋代。一首是词,一首是诗。什么是词
3、?(它是诗的别体,最初是配乐唱的,有长短句之分,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2)你从课题上了解到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3)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2)练读。(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朗读,注意读准节奏: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见”同“现”,抓住“见”相机理解“茅店”“社林”“溪桥”从而感知词句意思,还可引导按我们现在的说话顺序来读
4、。)三、再读课文,理解句意1再读读课文,感受夜的美妙,夜行的惊喜。2学生学习,师了解情况。 3交流学习情况。(1)交流学习上阙。师:你最喜欢哪句词?根据学生发言介绍。指导朗读,体会这夜晚的静、奇、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了,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指名感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创设情景体会喜悦。“蛙声”是怎样的?作者通过嗅觉、听觉来加以描写。师:好一支欢快的丰收交响曲,好一个热烈的丰收庆祝会,此时,它们在说着什么?闻着沁人心脾的稻花香,听着此起彼伏的蛙鸣,你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该句。小结,过渡到下阕。皎皎明月
5、,徐徐清风,鹊飞枝摇,蝉叫声声,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个夜晚真美妙呀,我们都沉醉在其中了。(齐读上阕)(2)交流学习下阙。指导欣赏,体会意境。不知不觉,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下起了阵雨。)伴随着两三点雨滴,可能还会出现-(耀眼的闪电,隐隐的雷声)引导学生读出这样的意境。指导朗读,了解心境。此时,他迫切需要的是-能躲雨的地方。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表现出的惊喜。四、总结全文1小结:读到这里,你感觉这个夜晚是-生机勃勃、丰收在望。这次夜行充满了-喜悦、乐趣、惊喜。2齐读这首词。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课堂作业
6、新设计】一、在括号里填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1.他凭着自己能说会道的本领,到处游说( )。2.明星俱乐部会员人数与日俱增,每次年会时与会人数都会增加。3.转过身,便看见轮子飞速地转动起来,好险哪!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词句的意思。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阅读训练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30 字内)。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参考答案一、1.shu shu 2.y y 3.zhun zhun二、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
7、阵阵青蛙的叫声。三、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3.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能形象感受语中描绘的景色之美。2.熟读成诵,感悟诗句意境
8、,理解诗人对友人含蓄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一、揭示题目,确定方法。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美好风光的诗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大家回忆一下,以往学习古诗采用的是哪种学习方法?(学生回顾:采用的是三步学习法-一知诗句,二抓字义,三入诗境。)3继续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本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板书作者名)简介作者,出示资料: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20000多首,但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
9、爱国感情的作品。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等。 二、初读古诗,理解大意1初读。(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指名朗读,指导正音:“净”“竟”“映”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2)指名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注意诗的节奏: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理解诗句意思。(1)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自己从诗中读懂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清楚。如:美丽的西湖、碧绿的荷叶、红红的荷花等。)(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下列词语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两首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诗词两首语文教案 师大 年级 下册 诗词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