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冰》教案.docx
《《好玩的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玩的冰》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好玩的冰教案好玩的冰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各种特性。 2、初步了解冰遇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3、学习制作冰花,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盒冰,一杯温水。 2、提前制作的冰花,彩纸或颜料,各种形状的透明杯子,水、线等。 3、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冰的特征。 (1)请幼儿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2)将小块冰放到手心里,看看冰有什么变化,手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观看冰块在温水里慢慢融化的过程,冰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结:冰是透明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遇到热会化成水,水预冷会结成冰。
2、2、学习制作冰花。 (1)观看各种冰雕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已做好的冰花,让幼儿观察跟之前的冰块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示范并介绍冰花制作过程:在不同形状的透明杯子里,倒入水,将彩纸或颜料放入水中,放上一根绳(一半在杯内,一半在杯外),然后将杯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取出即可。 (4)幼儿尝试制作冰花。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欣赏自制冰花。 好玩的冰教案2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
3、冰融化经验,最后在欣赏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中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冰制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
4、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
5、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好玩的冰教案3 活动目标: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
6、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 活动过程: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职欲望。 活动设计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
7、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小百科: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疏松”(低密度)的刚性结构(图2-3)。最邻近水分子的OO 核间距为0.276nm,OOO键角约为109度,十分接近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 度28分。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 间距要大的多,最远的要达0.347nm。每个水分子都能缔合另外4 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以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 好玩的冰教案4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
8、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尝试让冰融化的各种方法,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冬天的季节特点。 2、物质准备: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毛巾、PPT等。 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2)自主探索冰的特性。 师: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会告诉大家
9、冰是怎么样的? (3)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小结: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 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有什么办法能拿到礼物,谁来说一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我们成功获得礼物,真开心! 3、播放视频,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1)你们
10、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猜想) (2)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视频) 好玩的冰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北方的冬天,到处充满着寒意。尽管北风呼呼地吹着,也挡不住小朋友们对冬天的热情,堆雪人、打雪仗、拉冰车等等,玩的不亦乐乎。这节课的设计是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冬季”这个季节。探索“冰”的奥秘。 活动目标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
11、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干净的冰块、不同形状的容器、装饰物品:彩色颜料,毛线绳 活动过程导入语: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水宝宝。你们知道水宝宝在什么时候会变成冰宝宝吗? 1、幼儿了解水会结冰,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幼儿自选容器玩冰,探索冰的特征。 3、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冰灯。 5、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水结成冰,冰化成水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好玩的冰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感官感知冰的特性。 2、体验参与小实验的乐趣
12、。 活动准备 冰块、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谁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是冰呢?冰是怎么来的? 2、感知讨论 (1)幼儿玩冰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发现 提问:冰和水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冰变成水? 3、冰块实验 (1)介绍材料及方法 出示记录表及实验用具:把冰分别放入冷水、温水、热水中,比一比哪一个会融化得比较快。 幼儿猜想 (2)幼儿实验并记录 (3)交流验证:把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水温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 4、拓展延伸 继续进行水结成冰的实验,如做冰花等。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整合语
13、言“冰锅盖”,在听赏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并体验儿歌的有趣。 2、活动中的冰可以事先引导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本次活动中冰在冷水、温水、热水中的融化仅仅是教师预设的,冰的融化也可以用其他不一样的方法,如让它自然融化、放在手中用手的温度融化、用吹风机吹等等,本次活动后,可以让幼儿在探索区继续实验探索,教师多提供一些辅助的材料。 3、长时间玩冰,幼儿的小手有冻伤等危险,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好玩的冰教案7 活动内容: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根据这一理念和幼儿对水各种形态变化的兴趣,设计了“会变的水精灵” 网络课程
14、。其中如何使冰化的最快就是其中的一节延伸活动,它主要知识点为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科学方法使幼儿了解“冰”溶化的最快方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科学操作比赛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游戏规则和方法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实验记录和操作,找到使“冰”溶化的最快方法。 活动重点:是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比赛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做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活动难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操
15、作实验,找到使冰溶化的最快方法,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我班幼儿年龄较小受其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活动中鼓励、支持幼儿的动手操作,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掌握实验记录的方法,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参与活动,就象人长了腿才会走路一样,幼儿只有具备了能力才能发展兴趣,扩展视野。 活动准备: 提前和幼儿预计和准备了实验所须的物品:同样大小的冰块、热水、凉水、盐、电吹风、毛衣、风扇、棉被、酒精灯、烧杯、小锤、水彩笔。 活动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 1、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自然进入主体教学 师:水放入冰箱会变成冰,那冰从冰箱内拿出来会变成什么呢?
16、 (在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冰会化成水”的同时,我利用孩子们观察冰块溶化时的焦急情绪,用激趣法提出“嗳,我有一个办法就能使冰块化的”最快,”这时孩子们肯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是什么办法,我说:“就不告诉你。你自己猜?”这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了,很自然的讨论互动起来,把幼儿带进了主体教学,猜想记录部分。) 2、猜想记录部分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习记录方法。 A、幼儿猜想。我作为一名耐心、细心的倾听者,认真的倾听幼儿的每一个建议,对于个别不爱交流、胆小的幼儿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如果他们回应了大家的意见,我一定会给他一个最具有鼓励与赞许的目光或一个动作。如果,个别幼儿非常不喜欢说话,我们也不要强迫他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好玩的冰 好玩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