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方法设计 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设计:(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落实(2)设计营造民主、互动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讨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的实验方案、分析论证误差的产生和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完成知识应用的案例和课堂检测的问题等(3)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通过回顾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和时间的认识,让学生来说应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应怎样测量,通过解决在“知识应用”和“课堂检测”教学环节中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感受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优化整合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适时运用投影、说明怎样进行读数(5)注重教学的反馈和评价,促进教学相长做好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学生与教师的相互评价 教学资源准备 24架停表、24把米尺。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的身高?” ,“你从家到学
3、校有多远、要多长时间?”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讲授新课 要测量就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单位。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物品、自然界的某些有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单位。比如利用身高、足长作为长度单位,利用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作为时间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单位换算: 有了统一的单位就好进行测量了。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
4、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20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1km=1000m=103m; 1
5、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说说教室中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应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
6、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根据公式L=d 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L=s/n,再利用L=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 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L=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长度 时间 测量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