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区分音的强弱、轻重,创编鼓声的不同节奏型。 2、在反复听赏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鼓、彩色米粒 活动过程: 一、听鼓声进行节奏练习,并创编鼓声的节奏型。 1、师:“看,这是什么?听,小鼓在歌唱。” 1、X X X XX X (1)小鼓唱了什么?(咚咚 咚,小鼓在歌唱。)我们一起学学。 (2) 听小鼓又唱了什么?X.X XX X小
2、鼓唱了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2、创编节奏型。 小鼓还会怎样唱呢? 二、出示小米粒,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音的轻、响,强弱,米粒跳跃的高低变化。 师:“瞧,你们动听的声音把可爱的米粒也吸引来了,它想在鼓上为你们跳舞了,想看吗? 仔细看看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听音乐敲) 师:“你发现米粒是怎么跳舞的?”“怎样跳来跳去的?为什么跳的高?”说说学学。 小结:原来,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得低。 师:“我们一起有节奏的把米粒跳舞的样子来说一说好吗?” 师:“听,小鼓敲的有什么不一样?X.X XX X(2次)” “敲的响用什么声音来说?那我们用有力的声音一起说一说。敲的轻用怎样的声音呢我们试
3、试。” 师:“我们完整的把米粒跳舞的样子来说一说。” 三、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并能区分音的强弱。 师:“有一首歌就是讲了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样子,听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幼儿说师唱)哦,原来是这样跳舞的。我们一起学学。 师:“小鼓还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听音乐范唱) 四、幼儿学唱歌曲。 1、师:“嗯,听的真仔细,下面我们跟着小鼓一起来唱一唱吧。” 2、小鼓说你们唱的真好听,还想听一次,你们愿意唱吗? 3、你们想表演米粒在鼓上跳舞吗?那请小朋友一只手做鼓,一只手做米粒,边唱边表演。 师:“刚才发现有的米粒能随音乐的强弱一会儿跳的高一会儿跳的低,其他的米粒你们行吗?那我们再来表演一次。
4、” 五、分析、处理歌曲。 1、师:“在歌曲中有两句: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你觉得这两句怎样唱更好听?敲的响你觉得用什么声音来唱?我们用有力的声音学学。那敲的轻呢应该唱的怎么样?我们用轻一些的声音唱唱。 2、师:“经过小朋友这样处理唱的更好听了,我们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吧。” 3、师:“小米粒在鼓上蹦蹦跳跳可开心拉,那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呢?”“那我们有表情的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唱好吗?” 4、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嗯,就叫鼓上的小米粒,这首歌曲叫?,下面我们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把这首鼓上的小米粒唱一唱吧。 六、创编节奏型演唱。 1、师:“刚才我的
5、小鼓是:咚咚 咚 ,咚咚 咚这样唱的,你的小鼓是怎样唱的?他的小鼓会这么唱的一起学学。我们把它的小鼓唱的编到歌里去好吗?” 2、师:“你们的小鼓还会怎么唱呢?我们把它的小鼓唱到歌里去。”(23个) 七、拓展练习,进一步体验歌曲中小米粒的乐趣。 师:“嗯唱的真好听。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你觉得什么地方很有趣的?想不想来学一学、跳一跳啊,那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鼓,我们做小米粒听着音乐边唱边跳舞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振幅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 2.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小鼓 2.米粒 3.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在实验
6、中感知音的产生及振幅与频率的关系。 (一)感知音的产生。 1.出示鼓。这是什么?它会唱歌吗?歌声会是怎么样的?仔细听一听。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说一说:“小鼓发出什么声音?”(咚咚咚)集体说一说:“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3. 教师再次敲鼓,辨别声音的大小。“小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会儿响,一会儿轻) 4.讨论:鼓的声音哪里来的?(鼓的声音是鼓面振动起来才发出来的)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 (二)感知振幅的大小与米粒跳动的关系。 1.出示米粒。谁来了?怎样让米粒跳起来?他是怎么跳的?(蹦蹦跳跳)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2.如果小鼓敲的响,米粒就
7、跳的怎么样?如果小鼓敲的轻,米粒就跳的低?(教师演示)集体学说:“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 3.鼓上的小米粒在干什么?集体学说:“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 二、学习歌曲 1.结合图谱学习歌词。 2.告诉幼儿歌名,欣赏歌曲。 3.分句练习,跟随琴声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随琴声演唱。 5.尝试用强弱的变化来演唱。(1)讨论: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应该怎样来演唱?(重一点)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应该怎样来演唱?(轻一点)(2)幼儿尝试练习。(3)集体演唱。 三、学习用肢体动作表演歌词内容。 1.集体边唱边表演。 2.自由结对表演。 四、活动小结: 今天不但学会了歌
8、曲,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大小与用力有关,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声音轻。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米粒3 设计意图: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通过游戏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生生互动,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也体验到了扮演小米粒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鼓上的小米粒感知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2、 感知音乐中强弱、快慢的变化并用肢体表现。 活动准备:
9、 小米粒、音乐磁带、小鼓。 活动过程: 一、 跟着鼓唱歌。 1、 小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2、 教师用鼓槌敲击小鼓。请幼儿跟着鼓槌唱歌。 教师有节奏地敲鼓,幼儿用象声词咚唱出鼓的节奏二、 鼓的声音哪里来。 1、 鼓的声音是振动发出来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鼓在振动呢?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出示米粒,介绍鼓上的小米粒受到振动就会跳舞。 3、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敲得重,米粒跳得高,敲得轻,米粒跳得低三、 跳舞的小米粒。 1、 教师边唱歌曲边敲鼓。 问:鼓上的小米粒是怎么跳舞的? 小鼓敲得响,米粒怎样? 小鼓敲得轻呢? 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打节拍3、幼儿试着跟唱歌曲四、 游戏:我是鼓,你是米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米粒 幼儿园大班 教案 米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