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1 一、文本教学解读 对韵歌是一篇韵文。课文以淡淡的传统中国水墨画为背景插图,由山、云、绿柳、桃花等元素构成,文对画,画对文,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韵文“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诗情画意。第一、第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分别将“云、雨、雪、风”同属自然现象的归类成对,将“花、树、鸟、虫”动植物归类成对。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山清”和“水秀”、“柳绿”和“桃红”都是景物类对应。本课句式短小、简单押韵、琅琅上口,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 本课共有7个生字。教学时,要注重通过各种途径
2、引导学生学会认、写生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生字发音方面,“风、虫、红”同为后鼻音,注重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发音到位。在学习“云、雨、风、鸟、虫、花”生字时,可以追溯象形文字,引导学生推测字形,了解字理进行识记。还可以勾连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建立汉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结。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种类的角度来给“花、雨、风”生字组词,如学生说出“菊花”,教师可以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由此引出玫瑰花、杜鹃花、桂花,等等。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归类引出:毛毛雨、雷阵雨、暴风雨,台风、龙卷风让学生由单个的词语,形成一个组块记忆,用扩词的方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又能积累词汇量。 本文共3句
3、诗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有节奏地停顿,直观地体会课文的韵律与韵味。朗读中,为引导学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对”字念得轻短些。本课句子短小,配有逗号、句号,在朗读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注意断句,重点指导第三句中的“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作为一个词语整体发音,而非一字一字地停顿。通过拍手读、师生对读、闯关游戏等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以及对韵歌呈现的意境美。 本课要求书写3个独体字“虫、云、山”,认识3个新笔画:提、撇折、竖折。通过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记忆笔顺,感受笔画的轻重变化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笔画。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4、: 1.通过听读、看图联想、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合作、闯关等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和趣味。 教学重点 1.认识“对、云、雨、风、花、鸟、虫”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 教学难点 1.通过听读、看图联想、字理识字等方法,认识生字。 2.会写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通过合作、闯关等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和趣味。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游戏,感受对子趣味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上小学已经
5、两个多星期了,都结交了哪些好朋友呢?谁愿意上台来大声喊出你的好朋友名字吗? 2.借助游戏,初识“对子”。 (1)认识“对”字。 一对对好朋友,每天在学校里,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多开心哪。(出示生字卡片:对)再来读一读:对。你能给“对”字找好朋友吗? (2)汉字“对对碰”游戏。 汉字宝宝也想找好朋友,能帮助它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天、地、上、下、水、火等)我们一起来玩汉字“对对碰”游戏吧。如: 教师举着生字卡片问:天对什么? 学生找到生字卡片答:天对地。 提示:可以请学生翻看语文书上学过的内容去找对子,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对对子。 3.小结揭题。 像这样给汉字宝宝配对的游戏,古人取了一个很
6、好听的名字-对对子。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对韵歌。这里头藏着好多对子,等着你们去发现哦! 板块二 字理激趣,图文联想识记 1.学习“云、雨、风”。 (1)出示象形字“云、雨”的甲骨文图片,猜一猜汉字。教师解说:生字“云、雨”上面的横画,表示天空。对比“风”的古今汉字,让学生观察联想,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云、雨、风、雪”都是自然现象。 (2)借助图片,拓展“云”词汇。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云朵宝宝?出示云朵的图片。(组词:白云、乌云、彩云) (3)联系四季和生活感受,发散思维,学习识记“风、雨”,积累词语。 出示季节图片:春天吹来的风,叫春风;夏天吹来的风,叫夏风;秋天吹来的风,叫秋风;冬天
7、吹来的风,叫冬风。生活中还有不同方向刮来的风呢?(组词:东风、南风、北风) 季节联结生活感受:春天下的雨,叫春雨;秋天下的雨,叫秋雨;冬天下的雨,叫冬雨。你还见过什么雨?(组词:毛毛雨、小雨、大雨、暴雨) 活动设计:多媒体播放雨声音频或视频;也可以教师用拟声词讲述雨声,让小朋友说一说 外面下的是什么雨。如:淅淅沥沥的雨声,哗啦哗啦的雨声。 2.学习“花、鸟、虫”。 (1)欣赏北京儿歌打花巴掌,提问:儿歌中提到了哪些花? 儿歌节选:打花巴掌的,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提着篮子去采花,茉莉花呀海棠花,江西腊那个野菊花,采朵玫瑰花呀,采朵牡丹花牡丹花。 (2)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样
8、子像花的东西?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组词:玫瑰花、荷花、桂花、菊花;浪花、雪花、火花、礼花 (3)联系旧知,结合上一课课后练习,提醒识记“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 说说“鸟”字有哪些朋友:小鸟、大鸟、花鸟、飞鸟、啄木鸟;出示图片,认一认小鸟的家:鸟巢、鸟窝、鸟笼。 (4)出示甲骨文,猜汉字“虫”。 由于“虫”字的本义是蛇,所以可以依次出示从甲骨文到楷书的“虫”字,让学生感受“虫”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教师解说:“虫”这个汉字,非常特别。在古代,虫代表蛇的意思。你们看,三角形的部位代表蛇的头部,下面的线条是蛇的身体。古人还用“虫”代表不同的事物呢。他们把老虎叫做“大虫”,把蛇叫做“长虫”。“虫”字
9、还有更有趣的用法呢。咱们班里爱看书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叫他“书虫”;爱偷懒的,就叫“懒虫”;爱上网的,就叫“网虫”。还有,一直流鼻涕的,就叫“鼻涕虫”。 板块三 诵读对子,感受韵文的节奏和韵律 1.整体诵读韵文。 活动设计:教师范读,落实听的要求-小眼睛,看书本;一字一句,听清楚。 要点:“风、虫”的读音易错,要特别注意。 (2)自由读、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句,读正确、读流畅。 2.读中品味单字对和双字对。 (1)师生合作读。指导朗读停顿“对”字连得轻短。男女生互对。你们发现对子有什么秘密?要点:字数对应;同一类事物对应。 (2)根据同一类别组新词,读一读。出示:云雨、风雪、花鸟?山清水秀、柳绿桃
10、红。 (3)指图找对,拆分读。找一找,书上图片中藏着哪些对子? “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可以拆分成:山对水、柳对桃、清对秀、绿对红。 (4)配乐感受韵文的节奏。 配上两种不同节奏的曲子,可以快节奏读,读出韵味;也可以慢节奏读,边读边赏图,读出美感来。 板块四 背诵韵文,积累语言活运用 1.诵读入境,闯关游戏,强化记忆。 活动设计: 闯关游戏一:最强记忆。图文提示,学生用生字卡片玩韵文的填字游戏。 闯关游戏二:对答如流。 步骤一:教师随机选取其中一句,问-雪对什么?学生回答:雪对风。 步骤二: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考同学。 步骤三:同桌互当小考官,评价反馈。 闯关游戏三:小小诵读家。请学生上台挑战
11、配乐背诵,其他学生当小评委。 2.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对对子。 (1)出示课文金木水火土,请学生拍手读,再在文中圈出单字对。 (2)出示笠翁对韵节选,找一找其中的单字对和双子对: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3)教师分享有关对联的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经验,尝试自己对对子。 活动设计:对对乐园游戏。 多对( ) 鸟对( ) 晴对( ) 女对( ) 星对( ) 来对( ) 板块五 规范书写,感受汉字美 学习“虫、云、山”书写。 (1) 一课一得,学习新笔画。 “虫”:第五笔是“提”。下笔重,提笔轻,从左往右写。 “云”:第三笔是“撇折
12、”。下笔重,转折处顿笔,折时要稍稍上斜。 “山”:第二笔是“竖折”。短竖后稍加停顿再写长横。 (2)重示范、抓基础。 活动设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笔顺,说清楚笔画名称,练习书空。 要点:虫-竖写在竖中线上,“口”的形状要写得扁一些。 云-上下横,一短一长,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与最后一笔点,呈三角形状。 山-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最短,第三竖要出头。三竖间等距。 (3)学习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练习笔画书写到位。 活动设计:火眼金睛。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看清楚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说一说。 (4)书写评价:教师巡视,抽取学生的写字本,集中讲评。 活动设计:笑脸活动。同桌交换
13、检查,如果要为对方端正的字迹点赞,则送同学一张笑脸贴纸。 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象形字、看图、找朋友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对韵歌的韵律美。 3、会写“虫” 、“山”两个字,学习基本笔画“提”。 教学重点 通过象形字、看图、找朋友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在读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1分钟) 过渡:王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已经和前面学过的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今天他们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词语 (日月、水火、天地、坐下、大人、你好、我们、耳目)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
14、孩子,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带你们到风景秀美的大自然里去 游玩一番。准备好了吗? 图片导入 过渡:大自然美吗?(美)其实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家,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吧)。相机出示云、雨、风、鸟图片和从象形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出示带箭头演变过程)聪明的小朋友们,这几个字和我们前面学的日月水火一样都是?(象形字)你们认识了吗?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它们吧。 一出示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圈出生字,如果你圈不出,请你向同桌求助。 2.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适时鼓励) 3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全班齐读)。师:同学们读得真流利! 过渡:这会儿呀!生字宝
15、宝都着急了,特别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瞧!它们都从课文里跳出来了。 4出示6个生字(云、雨、风、花、鸟、虫)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看谁最先和他们交上好朋友。(学生自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互读)。 哪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开火车读或组词。(同学读得棒极了!现在我们来一起玩摘苹果游戏吧!(学生摘苹果) 过渡:看到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加入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吗?。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出色了,送给你们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5生字回文 (故事导入)出示课文, 过渡:有一天,云想去找他的好朋友雨玩,走着走着,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呀?这时候有一
16、位好心的生字宝宝为他们搭起了一座友谊之桥,它是谁呢?(跳着出示“对”)跟老师读这个字,它不仅帮助了云和雨,还帮助了其他小朋友。(出示全文)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快来一起大声地读读他们吧! 自由读,听广播员阿姨读,全班读。(老师觉得小朋友们读得和广播员阿姨一样好) 总结识字方法:不知不觉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我们看看运用了图片、象形字、讲故事、组词、生活中识字这几种方法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你们真是识字小能手。 孩子们,累了吧,让我们休息一会,做做运动吧!(课间操视频)师生同做。 二:指导写字 过渡:相信你们接下来会写得更棒! 出示“虫”、“山” 1.生观察、交流、跟写。 2.师边范写,边
17、强调重要笔画,生书空。 3.描红并写一个。 3.组词,造句。 三:拓展阅读 过渡:你们瞧,生字宝宝很调皮,他们又藏在了这些小文章里,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圈出生字,老师带着读) 1.选自声律启蒙一2.二3.三4.四 四:看图说话(出示情境图) 你们真是一群小孙悟空,火眼金睛找得真准,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画,请你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生说,相机鼓励:(如果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就更好了;如:我看见了( ).能用上生字就更好了) 板书设计:5.对韵歌 山虫 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案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
18、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冬天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
19、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
20、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4)学生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
21、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教师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字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2.同桌互听互读。 3.齐读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