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敕勒歌语文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敕勒歌语文教案敕勒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二年级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
2、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解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二年级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二年级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年级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
3、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二年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教师评价: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二年级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
4、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敕勒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点难点: 朗读古诗,
5、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解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6、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
7、罩四野。”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
8、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语文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
9、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 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
10、把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 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
11、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朗读指导可参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后第3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读词语,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应联系事物特点去体会。 天苍苍:形容天空蓝蓝的。 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 白发苍苍:形容头发白白的。 野茫茫:形容原野没有边际。 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没有边际。 云雾茫茫:形容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用1课时。 四、参考资料 敕勒歌见于乐府诗集的杂歌谣辞类,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居朔州(今山西北部)一带。这首民歌虽仅27字,却形象地展示出一幅雄浑壮丽、苍茫辽阔的北方大草原的画面。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