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一课时 一、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 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1、
2、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 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的情感有关系?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来,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 进入第三小节,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语文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