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doc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课文分析本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五根手指各自不同
2、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试探、养尊处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4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2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
3、特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2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明白团结一致的重要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拇、弦、揿”等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薄”,会写“搔、痒、秽”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强硬”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2把握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明确重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简单又有趣的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猜后,课件出示手的
4、图片)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又都有五根手指,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观察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趣味盎然的文章。2板书课题,提出疑问。(板书:手指)思考:丰子恺笔下的手指具有什么特点?他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司空见惯的手指?这篇文章蕴含了什么道理?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丰子恺(1898-1975)我国漫画家、作家、翻译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浙江桐乡人。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21年去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回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指 第一课时 2020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统编 年级 下册 手指 第一 课时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