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和方法 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
2、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三、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 齐读课题: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解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
3、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似:好像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
4、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滨:水边光景:风光景色一时:形容时间很短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
5、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东风:春风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总是:都是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8、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本课两首古诗均为唐代边塞诗。
6、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主义气概。塞下曲借用汉代李广将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领的赞赏之情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7、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解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古诗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