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3.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_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知识复习3.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史,1、德膜克利特 2、道尔顿 3、门捷列夫 4、居里 5、汤姆逊,6、卢瑟福 7、玻尔 8、查德威克 9、德布罗依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下列科学家在物质结构方面,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或有怎样的重要发现?,能层、能级概念,学与问,挑战题,1、 德膜克利特,(希腊),公元前500年,,提出物质由原子组成,2、 道尔顿,(英国),1808年,,提出:,一种元素是由完全相同的原子构成的; 不同元素的原子互不相同; 化合物的分子是这些原子化合而成的。原子是化学上的最小微粒。,3、 门捷列夫,(俄国),1869年,,建立了根据原子量大小排列的周期表,揭示了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有关系,4、 居里夫妇,(法国),1898年,,发现镭,发现原子可以分裂,5、 汤姆逊,(英国),1897年,,发现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汤姆逊的原子模型象带正电的“蛋糕”里夹着许多带负电的“葡萄干”,【阴极射线实验】演示,返回主题,6、 卢瑟福,(英国),1907年,,做了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表明正电荷在原子的中心,负电荷(电子)在正电荷周围运动,就象飞蛾在灯泡四周乱飞那样。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空洞洞的空间。,【卢瑟福的实验示意图】展示,返回主题,7、 玻尔,(丹麦),1913年,,提出原子中心的这个正电荷叫原子核,它几乎占去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但体积却很小,电子(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第一轮 考点 知识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