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docx
《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练习10以内的加法,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大扑克牌9张。 幼儿材料:水果牌36张(1-9)、大王1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教师出示水果牌,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集体游戏“凑10”。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幼儿将自己的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扣放成一摞。 2、教师出示一张大扑克牌,幼儿翻开水果牌最上面的一张看是否和教师的大扑克牌数相加后得10。 3、如能凑成10就把这张牌放在一边做为赢卡,如不能凑成10则不动。等待教师下一次出大扑克牌。 4、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
2、的赢卡多。 三、幼儿游戏“凑10捉王”。 1、教师讲解玩法。 玩法:将36张水果牌打乱顺序洗好后捉着分发成四摞,每摞8张,将大王随意放在其中一摞牌的最下面,剩余4张水果牌留在手中作为机动牌。 然后分别翻开每摞最上面的牌,用4张牌中的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凑“10”,如果能凑成“10”就可以拿走这几张牌放在一边,再继续翻开拿走的那几张牌下面的牌,继续“凑10”,直到露出大王为止。 如果翻开的4张牌不能凑成“10”,可翻开机动牌帮助凑数,如果还不能凑成“10”,则表示游戏无法进行下去,捉王失败。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掌握游戏的技巧,如果用两张或三张扑克牌都能凑成“10”时,应选用
3、三张扑克牌,这样才能争取有机会翻开更多的牌。 四、教师针对游戏情况进行总结。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掌握简单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活动主要分两部分展开,在师生共同活动“凑10”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活动的目标。 在幼儿独自进行“凑10捉王”游戏时,难度提高了,要在4张牌中任意几张相加或相减得10,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兴趣很高,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也掌握得较好。 在巡回检查中,对个别未能掌握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幼儿,在边操作边交流中启发引导他们掌握游戏的技巧。当幼儿熟悉了玩法之后,他们对数的分解和组成有了浓厚兴趣,整个活动达到
4、了预期目的。 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 篇2 买水果游戏活动简介 买水果是大班下学期符号聚敛类的游戏。符号聚敛能力指的是解决有关数字、字母等符号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加减运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一个“水果超市”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统计购物单,并将购物单上的水果进行等分,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扑克牌,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并利用水果卡片自编应用题,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由四部分活动组成。 买水果游戏活动
5、安排: 活动1:统计购物单 活动2:选水果 活动3:水果扑克牌 活动4:自编应用题 买水果游戏活动目标: 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能按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 练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掌握简单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通过自编应用题发展综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是4个活动中的一个活动活动2“选水果” 游戏材料准备: 教具:大购物单1-12、水果大卡片32张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幼儿材料:购物单1-12、水果小卡片54张 570) this.w
6、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重点: 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建立等分概念。 流程: 1、引入活动 2、讨论 3、操作 4、互检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因为水果超市的购物单少,所以只能两个顾客合买一个购物单上的水果,这就需要水果超市的售货员帮助顾客等分购物单上的水果。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水果超市的售货员,将购物单上买到的水果平均分给两名顾客。”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等分”。 (三)教师演示讲解游戏的玩法,然后让幼儿独立操作。 玩法:将每张购物单上的水果按种类和数量等分,选
7、择相应的水果卡片放入?中。要求:两边水果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提示与建议:这部分玩法涉及到了量的等分和守恒概念,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数清楚“购物单”上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是多少?再让幼儿进行等分。 幼儿等分后,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等分后,左右两侧水果的种类和每种水果的数量都要相同。如图:等分后左边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右边也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四)幼儿互相检查购物单的等分结果。 提示与建议:教师可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检查同伴等分结果的。也可以提示幼儿利用购物单背面的统计结果去核对等分后购物单左右两边的水果种类和数量。 活动延伸: 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结帐比赛”的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
8、买水果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
9、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
10、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 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
11、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6、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 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乐意探究购买水果的场所。 2、认识并知道购买水果的场所。 3、在游戏中会用礼貌用语,并能正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准备 水果图片或模型、桌椅、环保袋。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小熊手偶)师:小朋友,我想吃水果,请问到哪里能买到水果呢? 二、经验分享。 1、教师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有没有跟爸爸妈妈一起买水果的经历,在哪里买过? 2、教师利用课件或者图片,和幼儿讨论了解购买水果的场所。 超市:超市是个特殊的大房子,里面有很多东西卖,包括食品、服装
12、,还有玩具等等。在超市里有专门卖水果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慢慢挑选自己想吃的水果,然后把它放到手提篮或者是手推车里,选好之后,就可以在收银台结算了。 水果店:水果店就是专门卖水果的地方,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菜市场:菜市场是我们买菜买肉的地方,那里也会有水果卖。 街头小贩:有时候我们可以在道路两边看到很多卖东西的,其中也有卖水果的。 一、体验游戏。 1、水果店。 教师和幼儿用水果以及桌椅等布置成水果店。 教师扮演卖水果的阿姨,请幼儿扮演买水果的顾客,引导幼儿买水果时要礼貌地说“阿姨,我要买水果”。阿姨问幼儿“你要买什么水果”,小顾客要正确地讲出自己要买的水果名称,如“我要买苹果”。 幼儿正确讲
13、出水果名称后,阿姨就把水果交给幼儿,小顾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篮子里。买到水果的小顾客要说“谢谢”,然后再换另外一名幼儿买水果。 幼儿熟悉活动过程后,请幼儿来扮演卖水果的阿姨。 2、超市水果区。 教师扮演超市收银员,幼儿扮演顾客。幼儿挑选水果后,到收银台排队付款。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说礼貌用语:“我买了苹果,请问多少钱?”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带幼儿到附近的超市买水果,切身感受买水果的过程。 活动延伸 角色游戏:布置水果店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区角活动 1、角色区:布置水果专柜,鼓励幼儿进行买水果游戏。 2、科学区:投放水果图片和数量为15的点卡,让幼儿按点数配对相应数量的水果。 环境创设 布置水果店
14、区域,里面摆放各种水果,体现水果主题氛围。 家园同步 1、家长可以跟幼儿进行买卖水果的体验活动。 2、家长带幼儿一起去购买水果,鼓励幼儿自主购买。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大胆与他人交往。 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 篇5 一、活动设计背景: 新疆水果较多,幼儿对水果汉语说法也比较感兴趣 二、活动目标: 1、 教会幼儿发苹果、梨子、桃子、香蕉的标准音; 2、 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 鼓励幼儿能在集体游戏中大胆说话。 4、 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的多样性及特征。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准备苹果、梨子、桃
15、子、香蕉四种水果图片; 2、在教育的一角设置水果商店。 四、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种水果图片; 2、在教育的一角设置水果商店。 五、活动过程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先教授幼儿朗读苹果、梨子、桃子、香蕉是,然后创设游戏环境,把幼儿带入游戏活动氛围中,这样很容易激起儿童的好奇心,使之急切地想知道图片上的内容和游戏情境。老师在扮演“卖水果”的阿姨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在室内一角为商店柜台(桌子)前扮店主,从生活的语言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新游戏卖水果”。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3、教师在幼儿活动时,随时
16、强调规则和要求(有礼貌、发音正确、声音洪量)。 4、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继续当店主阿姨反复玩三、五次,连玩游戏边观察幼儿对活动玩法情况,并提醒、纠正读音。 游戏结束后,幼儿进行互动,说说自己买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 1、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自己不熟悉的水果很感兴趣,比如说苹果在这里几乎每家都有,但是香蕉是内地水果,他们就感兴趣一些。 2、幼儿在买水果的过程中,更加地学会了讲礼貌,也增进了与老师和其他幼儿的互动,增强了交流能力。 3、如果重新上这党课,一定增加一些幼儿没有见过的水果,并由此延伸,增强幼儿对外界的见识。 大班数学活动:买水果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对幼儿来说,幼儿的语言游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数学 活动 水果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