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语文教案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语文教案 .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语文教案 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通过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抽生读等多种形式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通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等方法教师点拔,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惜春。3通过搜集诗人资料,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背景,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等方法教师点拔,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惜春。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学法讲授法 朗读法、欣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使用教材的构想古诗的学习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基础,开课前,我准备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作者及诗题,并对学习方法简单做了一复习
2、。接下来通过品析语言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开展多种语文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的惜春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古诗中有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庭坚的清平乐。二、知诗人和背景黄庭坚( 1045 - 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诗歌和书法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诗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与苏轼合称“苏黄”。书法上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篇三卷。 三、初读诗词,扫清障碍。1.学生自由读诗。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4.明诗意。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
3、;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小结过渡。师:这首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在寻找春天的足迹时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呢?下面我们来品读这首诗。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追问:“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追问:作者想要抓住春的行踪,就想到问黄鹂。其实人何尝能够向鸟提问,鸟儿知道“春归何处”吗?从诗人的想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百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从“因风飞过蔷薇”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五、小组讨论思考: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变化?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六、总结清平乐为惜春之作。词人以清新细腻的语言,感叹时光去而不返,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和热爱。板书设计10. 清平乐觅春-思春-伤春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4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诵读:清平乐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清平乐语文教案 统编 六年级 下册 古诗词 诵读 朗读 平乐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