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小熊过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班教案《小熊过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教案《小熊过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中班教案小熊过桥中班教案小熊过桥1 活动目标 1.专心听故事,乐于讨论、交流。 2.喜欢儿歌,感受的韵律美,体验表演儿歌的乐趣。 3.培养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准备小熊过桥的课件、小竹桥的图片、小熊木偶一个。 2.准备熊妈妈、熊奶奶头饰各一个,小熊的头饰若干,篮子一个。 3.在室外布置小熊过桥的场景,如平衡木、铁索桥或吊桥等不同的桥。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出示小熊木偶,讲述故事开头,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有一只小熊对妈妈说:“妈妈,我好些日子没看见姥姥了,我想去看看姥姥。” 熊妈妈说:“好啊,你去的时候,把咱们那束鲜花给姥姥带去,
2、把那一包点心也给姥姥带去!”小熊抱起点心盒子,拿起那束鲜花,说:“妈妈,我走了!”妈妈说,“妈,早去早回来,替我问姥姥好!”小熊说:“哎,妈妈再见!”说着就走了。小熊走着走着,来到一条小河边上。河上只有一座小竹桥。 2.看图猜测:出示小竹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桥的制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猜 测小熊过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二、学习儿歌 1.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观看,认真倾听。 引导讨论:儿歌里有谁?小熊过桥时心里感觉怎么样?他为什么害怕?最后小熊是怎样勇敢地过桥的? 2.幼儿跟着朗读儿歌。 3.幼儿看演示的教具朗诵儿歌。 4.鼓励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边念儿歌边进
3、行表演。 三、结束活动 师鼓励幼儿要自信,勇敢,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敢于尝试。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表演区投放小熊过桥的相应操作图片,道具,指导幼儿进行儿歌讲述。 2.教幼儿学唱歌曲小熊过桥。 3.户外游戏:组织幼儿到户外玩小熊过桥的体育游戏,鼓励幼儿向勇敢的小熊学习, 一个跟着一个过“小桥”。 中班教案小熊过桥2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 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熊、熊妈妈的图片,头饰。还有
4、小熊过桥背景图,平衡木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师:今天顾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看它们是谁?(小熊,熊妈妈) 有一天,熊妈妈对小熊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熊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熊妈妈高兴地说:“那好哇!你去帮妈妈买包糖吧!”小熊一蹦一跳地往商店走去。走着走着来到一座竹桥边,小熊刚一走上桥,这竹桥啊就不停地摇啊摇,桥下的河水哗啦地流着,小熊能过去吗?请小朋友猜猜看。 继续讲述故事。小熊走到桥上心里很害怕,就哭了起来,喊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妈妈听见后就鼓励小熊不用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小熊听了妈妈的话真得勇敢地过了桥。树
5、上的小鸟看到了这一切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朋友你们想听吗。 (二)完整欣赏,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 2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小熊过桥”的完整演唱,帮助幼儿对歌词、歌曲情绪等方面获得一定的理解,对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认识。 (三)节奏游戏(随音乐拍节奏) 把从前枯燥的歌词练习设计成一个孩子们喜欢做的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既让幼儿熟记歌词,又能让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 (四)动作体验(体验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引导幼儿用两种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拍,体验2/4和3/4拍的不同节奏感觉。如:用拍一下手,拍两下腿来表现3/4拍的强弱弱拍;用拍一下手。拍一下腿来表现2/4拍的强弱拍。还可以启发
6、幼儿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编出许多动作,体验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五)完整演唱(引导幼儿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来演唱整首歌曲) 在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后,讨论出现这些表情的原因,从而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来完整演唱,并激发幼儿勇敢、乐于助人的情感。 (六)进行歌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利用平衡木表演。 中班教案小熊过桥3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动作。 2、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懂得遇见困难要勇敢,并能克服困难。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熊、鲤鱼、乌鸦、流水的胸饰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
7、你们看它是谁?(小熊)小熊在来我们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熊遇到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个动画片。 二、给小朋友播放视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完老师会有问题问你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1、问:故事里都有些什么呀?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河)上面有什么?(小竹桥)你有没有走过小竹桥?走在上面是什么感觉? (让幼儿自由回答) 2、师:仔细看一看,从哪里看出小熊过桥时心情很害怕?(汗都出来了) 3、今天,老师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4、师说第一段儿歌: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
8、,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问: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小熊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教师指导朗读) 6、老师过渡:那接下来小熊怎样呢?我们看下一幅图。 三、|接着放视频。 1、从: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2、问:谁听到小熊的声音?它又是怎么说的? 3、幼儿学习朗诵: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4、教师:小熊走过桥了吗?它过桥后怎样? 5、指屏幕帮助幼儿学习朗诵: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6、师:刚才我们把两幅图都编了几
9、句好听的话,其实这首儿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师边说边板书:小熊过桥 (指认这几个字) 7、一起试着念儿歌。 8、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的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 9、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进行品德教育,让幼儿理解朋友有困难是需要帮助的,而帮助别人也是快乐的。) 四、创编动作。 1、以四人为一组,自由结合,尝试创编动作。 2、 教师出示胸饰,请四位幼儿分别扮演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其他幼儿有节奏的念儿歌。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
10、小熊高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中班教案小熊过桥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感知儿歌的节奏和幽默感。 2、根据图片提示会念儿歌。 3、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小熊玩具一个、背景图一幅。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小熊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们念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小熊过桥。 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熊,你们看看是不是小熊?那好现在老师就是小熊,我来给你们念这首儿歌。 2、教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谁在干什么?小熊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11、?他敢不敢过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最后他又怎么做的? 3、出示背景图,一边结合背景图一边念儿歌。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和刚才不一样了,可以看图念儿歌,请小朋友小声的跟老师念。 现在小朋友大声的念老师小声的念,你们有那些地方不会或不懂的?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熊过桥 中班 教案 小熊 过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