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 .doc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 .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文章以“美丽”为主线,着眼于形象的塑造,将形象、事情、道理交错运用,情感贯穿其中。作者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借一段关于“提炼镭”的事情的叙述,为我们勾勒出一位坚定、刚毅、执著的居里夫人。本课教学抓住提炼镭的片段深入品读,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置境有悟。再迁移练笔,品味“美丽”的内涵。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关注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语文学习。注重对教材学法的指导,把“讲教材”变为“学阅读”,
2、让学生学得更主动。追求“本色语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已经基本掌握了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但理解还缺乏深度,需要多种策略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研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写法。【问题对策】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互评价、以读为本来达到学生自主提出学习目标、自主尝试运用学过的方法解
3、决问题的目的,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还给课堂。【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从具体的事例中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3.学习品读重点句段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能从具体的事例中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学习品读重点句段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1)借助本组“导语”和课后思考题预习课文。(2)针对自习提出问题。(3)读课文,自主查找资料。 2.教师教学准备:设计教学预案、制作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质疑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课题。问题预设: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
4、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把居里夫人和跨越百年的美丽连在一起?2.出示学习目标:1.读懂这篇课文;2.掌握品读重点句段的一般方法。【设计意图:在课伊始,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抓住“美丽”这条主线入课,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二.感知课文学文方法:从课题入手质疑,归纳问题,研究问题。(一)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浏览课文,注意生字读音,思考: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并用横线画出表现美丽的句子。可以参考自己的预习笔记。(二)反馈效果。1.读表现“美丽”的句子,相机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及难读句子。2.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有较强
5、的独立识字及预习能力,课堂上,着重抓易错字的读音及难读句子的指导,扫清阅读障碍,为下一个环节再深入的研读做扎实的铺垫。】 三.精读1.2段学文方法: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运用工具、查找资料。(一)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居里夫人的美丽?(二)交流分享,品味领悟。1.交流反馈:课文第1.2自然段,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居里夫人的美丽?2.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推想词句的意思,并领会作者是如何表现“美丽”的。3.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表达效果。【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中的表达顺序
6、,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段时,着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并从整体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指导书写(一)指导读帖。(二)指导运笔。(三)练习书写。(四)互评自改。充分肯定,提出修改建议。【设计意图:课标指出:“(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为了落实新课标的写字要求,要求学生下笔前先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及关键笔画,在范写时对关键笔画做重点的指导,并给学生练字的时间,写后再让学生互评自改,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 五.作业(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二)推荐
7、阅读居里夫人传。(三)摘抄优美词句。第二课时课前:走近居里夫人。【课件出示:玛丽o居里,1867年生于波兰。她自小就勤奋好学,16岁时以金奖毕业于中学。25岁来到法国留学,住在学校附近一间阁楼上,没有灯,没有水,只在屋顶上开了一个小天窗。她一心扑在学习上,2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学校物理系。第二年又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该校的数学系。玛丽的勤勉、好学和聪慧,使她赢得了李普曼教授的器重。在荣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后,她来到了李普曼教授的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科研活动。1898年,31岁的居里夫人与丈夫发现了钋,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居里夫人36岁时,与丈夫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39岁时,丈夫不幸遇车祸
8、身亡。这一沉重打击,一度几乎使她成为一个毫无生气、孤独可怜的妇人。但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居里生前的嘱咐激励着她。她勇敢地接替了居里生前的教职,成为法国巴黎大学的第一个女教授。44岁时,她又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全世界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67岁时,长期积蓄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白血病无情地夺去了居里夫人宝贵的生命】一.提出目标,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目标: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品读重点句段,感悟人物形象。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三个方面:外貌美、科学精神美,还有淡泊名利的人格美。这美丽确实不简单。爱因斯坦说过:任何科学研究,相对于过程
9、来说,结果是微不足道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居里夫妇研究实验的过程,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提炼镭的片段,从作者描述的具体事例中,找出最能表现居里夫人科学精神美的句子,看看句子中哪个词让你印象深刻,画下来,读一读,写上你的体会。二.品读第3段,感悟“美丽”(一)自读课文学生自读提炼镭的片段,画出最能表现居里夫人科学精神美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和课外资料在书上批注,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个环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课文,感知语言表达的内涵,体会人物可贵的科学精神。】(二)交流分享汇报交流自读
10、成果,师相机引导。(依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预设一:“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抓“一锅一锅”等关键词体会地实验过程的漫长、艰辛、枯燥,从而感受居里夫人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师引导:学会抓关键词进行品味,这不失为一个理解句子的好方法。同时,它之所以成为关键词,是因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它有特殊的含义,能够影响文章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由此可见作者在行文中用词的严谨,这也告诉我们日后的写作中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达意。 预设二:“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1.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教案 新课 六年级 下册 跨越 逾越 百年 美丽 标致 锦绣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