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教学设计.docx
《《雾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凇》教学设计.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雾凇教学设计雾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吉林雾凇的美丽奇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描述之精妙。 教学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过程: 导入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
2、。(出示课件)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学习第一自然段 观察雾凇图片,谈感受。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读了此段你有什么新的了解?(板书:奇观)为什么说是文明全国的奇观,从那些词看出来? 朗读本段,读出雾凇的美丽动人。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它地方出现的少呢,四人小组带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画 出找到的词和句,做小小批注,四人小组交流。 (1)、什么是雾凇? (2)、它为什么出现在松花江畔? (3)、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2、交流汇报: (1)、随机(板书: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雾
3、凇)这里的“饱和”怎么理解? (2)、吉林“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为什么出现在松花江畔?待学生说后出示“从当年十二 月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出示课件)看图,这符合雾凇形成的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比较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选择一个造句。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4)、这些松针、柳枝有何变化?“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 朗读:这么充满魅力的雾凇奇观,这么精美生动的语言,我们也得用饱含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啊!(自读、齐读) 4、指导背诵。(抓关键词)出示: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
4、笼罩着( )。树木( )。( ),灯光,树影( )。这蒸腾的雾气,( ),( ),( )、()。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 )。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在这寒冷的夜里,雾凇悄悄地形成了。当第二天清早,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 2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千姿百态写出了什么?说说雾凇有些什么姿态? (2)、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会怎么赞叹呢? (3)、指名说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a、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联系
5、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b、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全文,指导朗读。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带着赞美之情朗读课文) 结合,延伸课外。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自然景观富有情趣(课件出示画面)用文中的一些词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 2、交流,说一说。 雾凇教学设计2 一、教材简析: 雾凇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八
6、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第一自然段讲了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出现了雾凇奇观,描绘了雾凇的美丽。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从说明中知道了雾凇形成的条件以及它是怎样逐步形成的。第三自然段讲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课文首尾呼应,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文中图片形象地反映了吉林雾凇的景象,两相对照,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二、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7、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着眼学生发展”的理念,立足于自能读书,着眼于自主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中入境,读中悟境。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因此重点应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 2、巧设情境,激发灵感。由于学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为此,教师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丰
8、富真实的情感和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构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时候?(三九时节)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我国的吉林更是冷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但那儿的雾凇却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而闻名全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感受一下。 2、媒体演示雾凇的美丽景色。教师范读。 3、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9、。) 4、小结。揭示吉林雾凇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吉林雾凇、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 教师富有感情的描述,渲染了课堂气氛,为学生起到很好的情感铺垫,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对雾凇获得了更加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二、整体感知,确定目标。 1、放声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想一想:这一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内容?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学习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 感受雾凇的美丽。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做到了心中有数。这个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练习用准
10、确的语言表述,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三、精读感受,带入情境。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最吸引你的、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闪”。说说还可用什么词语来表现雾凇的美丽。 3、媒体演示表现雾凇美丽的图片,为学生在读中感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感受雾凇的美。体会吉林雾凇名气的大。抓住“闻名全国”“奇观”,用高昂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以境诱读。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等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学生读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读的热情,激发学生思
11、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 5、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填空,引出重点词句“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情不自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受。 6、想象一下自己漫步在松花江畔,面对着这美丽的景色,你会说些什么? 7、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等生读,带动差生读,激发学习情绪,把握感情基调,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能用悠长的语调读出无比赞叹的感情。 以读引读。帮助学生在想象中熏陶,适当的提示既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又在传授读书的一般方法口诵心惟。 8、在音乐声中,学生一起朗读第一、第三自然段。 三、以述促读,自主探究。
12、 1、质疑。感受了雾凇的美丽,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出问题:这么美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要求: 用一句话说说雾凇的形成。 找出描写雾凇形成过程的语句,反复朗读,感受雾凇形成的过程。 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交流。用一句话说说雾凇的形成。 媒体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读一读,找出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低温) 4、结合课文说说吉林松花江畔是如何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结合释疑。 帮助了解从发电站排出的水为何水温会升高;知道松花江面上不但有水汽,而且是饱和的(弥漫、涌向、笼罩、淹没);夜里气温很低(下降到零下30
13、摄氏度)。 5、谁能用一些关联词语把松花江畔为什么能形成雾凇的原因讲述一下。例: 因为松花江江面上弥漫着浓浓的雾气,而且夜里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所以形成了雾凇。 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关联词语回答问题,这对于学生说话的完整性、条理性以及表达的多样性,是很好的训练。 6、引读:正因为松花江面上弥漫着阵阵雾气,因此,每当夜幕降临,这些雾气笼罩着十里长堤,渐渐地,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最初像,逐渐,最后。 7、媒体演示:雾气渐渐使灯光、树影模糊了;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部都是银松雪柳了。感受这种变化的是逐渐地、缓慢地。 8、媒体出示文中雾凇形成的过程描写。变化反映雾凇形
14、成缓慢的词语的颜色。“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朗读感受。(由平缓逐渐升高,最后表现出欣喜的感情。) 引读,有助于学生体会雾凇形成的逐渐过程,也有助于课文的背诵。同时在实践中指导朗读,点在关键处,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读出雾凇形成的缓慢。教师指导朗读,不是生硬地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些、慢些,而是要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读,也是理解。 9、在朗读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复述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然后推选一名代表向听课老师复述,记下听课老师的评价。 10、选择几位学生在班级中交流复述。结合刚才听课老师
15、的评议进行全班评议。 让学生讲给听课老师听,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因为只有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复述清楚,这不仅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锻炼了学生复述能力,也是一种以讲促读的手段。 四、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自然景观富有情趣。媒体演示下雨前后的镜头。 2、学习文中雾凇形成过程的描写方法,写一写下雨前后地面景物的变化。 3、写一写,交流。 把写不失时机地挤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在学生读懂了课文后,学习表达方法,有较好的效果。 五、拓展渠道,搜集信息。 在吉林,在东北,除了雾凇,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观。 媒体演,提供相关网站名
16、,激发学生课外了解吉林以及东北风光的兴趣。下一课作口语交际我看东北。 雾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7、。 2、了解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美景 1、出示冬天雪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冬天的美。 2、用你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 3、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全国闻名的奇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雾凇图片,欣赏图片,感受雾凇的形象美。 、你看了图片,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有些什么问题?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你所要知道的在文章中画一画。 3、检查自读效果: 、同桌相互读词语。 、指名读词语。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选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话。 、将这些词语
18、带进课文中读一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将课前所提出的问题搞清楚。 2、合作交流:文章围绕着课题雾凇讲了哪些内容呢? 3、反馈: (一)、三九严寒,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 (二)、雾凇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三)、人们观赏雾凇,总会情不自禁的赞叹。 4、通过本节课对雾凇的了解,同学们都知道了些什么?生自由谈一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就留作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四、拓展延伸 雾凇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通过解读课文,结合网络资源,欣赏感受雾凇的美。 2、提高在网络环境下获取网
19、络资源并利用资源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雾凇美景的语句。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这就是著名的吉林雾凇奇观。 2、昨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雾凇形成的原因,谁来简单地向大家说说? 3、今天,我们进一步来领略雾凇的神奇和美丽。 利用资源,探究文本 1、雾凇美在什么地方?究竟有多美呢?想一睹为快吗? 2、赶快进入我们班级主页的“资源共享”版块,去美美地欣赏雾凇美景吧! (示范指出资源所在的位置)
20、3、你想发出怎样的赞叹? 4、读读课文中描写雾凇美景片段,找出使你感觉特别美的语句,认真读读,闭上眼睛细细地品味一番。 5、交流、指导朗读: “十里长堤、洁白晶莹、缀满了枝头、银光闪烁” (如雪般洁白、如银光闪烁的霜花缀满枝头,这奇妙的美景绵延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壮观至极,真不愧是闻名全国的奇观啊!) “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 (再细细地欣赏网页中的雾凇美景图,选择你最喜爱的一幅图片,认真观察展开想象,向大家描述你眼前的雾凇? 远远望去,一排排杨柳的树冠似烟似雾,与天上的蓝天白云相接,让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 / 垂柳苍松凝霜挂雪,戴玉披银,远远望去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 / 仰望松树的枝头,宛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雾凇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