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docx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 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运用二等分知识,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蜡光纸: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泡沫正方形,木棒一支。 2花生米、红豆仁、红枣、黄豆仁。 3故事挂图二张,塑料蓝若干个,小盘若干个,录音带。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接触二等分通过故事导入课题,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拾到一个香喷的面包,大黑怕小黑多吃一点,小黑又怕大黑多吃一点,正在闹着,狐狸大婶来了,不安好心
2、地帮熊哥俩把面包分成了两块,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狐狸大婶说:你们别急,这块大一点的,我咬它一口?哥儿俩一看,那块大的变小了,小的变大了,又急得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就这样,大黑、小黑只吃到了一点点面包,还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呢。 教师提问:小朋友,假如你们碰到哥儿俩,你们愿意帮忙吗?假如老师给你们一个圆形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面包?老师提供圆形纸引导幼儿想办法把它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幼儿操作。 讨论: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样证明你分的两份是一样大的呢?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加以证明。 2用不同方法等分几种图形教师说:圆形
3、面包小朋友们都会分了,如果熊哥俩拾到的是心形面包、正方形面包、花边形的面包,小朋友们会分吗?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师提供各种图形,幼儿操作,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鼓励幼儿探素图形的各种分法。 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集体交流,请幼儿讲述各种图形的分法,老师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正方形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是一样大的?还有谁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用同样方法让幼儿说心形、花边形的分法。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把这些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个部分,这就是二等分。 (2)师生共同探讨,深入探素正方形的其他分法。 教师出示正方形泡沫,操作给幼儿看,教师用小棒在上面任意摆一摆,
4、分一分,看看不对角分,也不以边中心对折,是否也能分得二等分,根据操作情况加以验证,让幼儿进一步明白。 (3)引导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把圆形、正方形、心形、花边形分成了一样大的两份,请小朋友看看已分出来的一米和原来的图形比(出示图形)哪个大?哪个小?分出来的一份是原图形的多少?(一半) 4解决新问题。 教师问:1块面包,1块点心,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只吃一半,如果有2块点心,2块面包,小熊哥俩分着吃,每人吃到多少?如果有4个苹果,哥儿俩各吃几个? 分实物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帮助熊哥俩分面包、分点心,熊妈妈心里可高兴了,熊妈妈现在准备煮八宝粥给小朋友吃,可是熊妈妈
5、说八宝粥的配料要先分成二份才能煮,小朋友,下面我们再来帮助熊妈妈分配料好吗?(好)那我们先看一下配料里都有些什么,有红枣4颗、花生米2粒、红豆仁2粒、黄豆仁2粒,下面请小朋友们两个人一组把篮子里的配料分在两个盘子里,分的时候要注意两份一样多。 教师提供配料,幼儿讨论操作,分好后教师集体提问:小朋友,你们盘子里红枣多少颗?花生米有几粒?红豆仁有几粒?黄豆仁有几粒?好,小朋友真聪明,都分对了! 5结束部分: 教师:好了,聪明的小朋友们已经帮助熊哥俩把不同形状的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教会了熊哥俩二等分的知识,熊哥俩为了谢谢大家,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 篇2
6、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份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二等份图卡10张。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份。 (1)班上
7、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两块一样大呢?(重叠) (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份? (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 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份。 (1)天
8、线宝宝邀请你们到宝宝乐园去参观,愿意吗?参观时小朋友应不推不挤,有秩序地参观,看看乐园里有什么?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份。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重点指导天平秤量、实物分法等。 第一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第二组:毛线、彩带、尺、剪刀。第三组:硬币、蚕豆、雪花片等。第四组:量杯、水。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等。 (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
9、、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份。 4.游戏“看谁说得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5.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份,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 篇3 活动目标: 1、能把物体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乐意探索多种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体验解决
10、问题的喜悦。 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心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本袋(每袋8个本)。 教学过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提问:故事中大黑和小黑为什么会让狐狸大婶帮忙分面包?(他们要平分面包)结果怎么样?(面包让狐狸大婶骗着吃了,哥俩只剩下一点点面包)他们是不是两只笨狗熊?假如请你帮忙,你怎样分呢? 2、 教师操作,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任意对边折。怎样验证圆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叠。说明两份一样大。(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就叫图形的二等分。 :详细说明整体与部分的
11、关系。 分出来的一份和原来的相比哪个大?哪个小?幼儿讲述,然后老师演证。出示两个一样大的半圆形和一个完整的圆形,重叠比较得出结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3、 教师操作,四等分圆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两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师用圆形纸操作,说明两次对齐折叠的操作方法。(课件讲解,实物展示。) :观察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 圆形的面包我们会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饼干,
12、你能帮他们二等分、四等分么?给发图形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分的?”。幼儿操作后,课件展示各种分法。 :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5、指导幼儿分组用折叠的方法进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等分,并观察讲述。 圆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们用长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样才能把它们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两组二等分,两组四等分) 谈话后: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
13、、面包、苹果等,有很多东西可以按数量如糖块、书本、衣服、椅子等,很多东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 还有很多东西按容积分如水、油、牛奶等 。 6、 启发指导幼儿用刚刚学习的二等分四等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开、截断分的,椅子截断就不能用了,毛巾剪开就坏了,那这样的物品我们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数量、物品的重量来进行等分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袋本,(出示准备好的本)想一想按数量怎么等分呢?启发:你手中的本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几个本?你手中的本分给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个本? 7、抛出问题,结束活动。 如果老师再多给你一个本,请你把都分给三个小朋友,
14、怎么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学习三等分。现在跟园长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延伸: 如果老师给你一杯水,请你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如果给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怎样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等分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
15、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松鼠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蛋糕? 2、老师这里也有一只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4、蛋糕可以分
16、成相同的两份,那么如果我们用图形,可不可以也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每种图形有两张,请你们把相同图形中的一张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两份,然后,用剪刀剪开,看看剪下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折、剪的时候,你想一想一种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 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1)提问内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
17、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是以故事松鼠分蛋糕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
18、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的结束部分,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幼儿操作探索图形等分的这个环节中,我应该只跟孩子说对折,而剪的过程我应该在课前剪好,到这个环节直接演示就得了,把剪的过程放进来既浪费时间了,又没有把重点突出来,这一点我觉得不够完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19、二等分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二等分。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 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熊宝宝,另
20、外一个是小熊 贝贝,这一天熊妈妈买了一些各种口味的饼干,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吵着要吃到每种口味的饼干,这可难住了熊妈妈,怎么办呢?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 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 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 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1)师: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 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一样大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原来长方形的饼干和现在分出来的一份饼干,谁大谁小? (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
21、 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1、熊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 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 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 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 1、师:为了感谢小朋友,熊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 的东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饮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等分 幼儿园大班 数学 活动 教案 二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