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随想.pdf
《培训随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随想.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 1 / 11培训随想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xxxx 学院 2018 年 xxxxx第一期 x 级干部培训班的学习。 此次培训时间虽短, 但生动的课堂教学、热烈的学习讨论、丰富的社会调研和拓展训练活动,使我感触很深,收益匪浅。在很多人看来,培训比起学历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但是不是培训就没有实际价值和可拓展的空间了呢?其实,培训就像一张短途车票,所以,在我看来,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近期目标,解决“战术”问题 ; 另一个目标是在思想、观念和方法上解决“战略”问题。送一个员工去培训,并不是说他(她)回来就一定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因为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老师
2、的讲座不仅要提供给我们品尝的红烧鱼, 解一时之饥,还要奉献给我们的养渔之法,脱贫穷之经。就培训论培训,我想站在青年职工的角度,结合培训课程上和生活中的几个事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事例一:霍彦立制度决定经济绩效 讲座中印象深刻的一段话我们应将竞争看成是一个公正的和自然均等的原则,应称赞竞争是挫败利己主义的力量。 竞争与个人主义利益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既遏制个人主义的贪婪又刺激人们去劳动,我们应该赞美竞争, 把她看作是上帝对人类公正关怀的最明显表示。启示: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制度的不完善我们将如何看待得失成败呢?我觉得年轻干部首先应在领导和同事面前,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无论面
3、对的是好的制度还是一些不尽完善合理的制度,都应树立公平竞争的信心,脚踏实地,不怨天尤人,要追求但不苛求,用我们的实力证明自己。我们要想一想,对当前一些制度政策的质疑,是否就是自私狭隘思想的本能反映呢 ?在没有科学论证、对比的条件下,去否定或肯定对吗?任何制度都不可能一推出就是很完善的,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与其花费心思在寻找制度的缺陷中怨天尤人,不如在正视现实中勇敢地树立竞争的勇气。事例二:交流中大家慷慨激昂,各抒己见,深受启发。例如对当前xxxxx 职能地位、困惑与思考的讨论等,既学到了兄弟单位前辈们的好经验和做法,也感受到大家对xxxx 的关心和热爱。启示: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交流什么
4、呢 ?今天我们看到的问题,暂时不能解决, 并不代表永远不能解决。 在我们的能力范围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而解决不了的又是什么原因呢?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办法,而不是引导大家愤世疾俗。 xxxx 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所以不能从自我权利得失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站在 xxxx 对社会贡献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我们是 xxxx 的分支机构的一员,我们必须严格按照xx 政策的要求去做,可能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怎么办呢?那就是在政策弹性范-范文最新推荐 - 3 / 11围内寻求最佳解决办法,用平和的心态来看政策给我们带来的损益。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会有一部分人获益,另一部分人就未必受益
5、。 既然是这样,就应该仔细分析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政策缺陷,而是想办法寻求次优。在学习讨论中,面对各位前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我不敢班门弄斧,只谈点自己的工作感受。2007 年我有幸通过一轮一轮的笔试面试加入到xxxx 这个大集体,很快适应了工作岗位,但是,我对自己的工作成绩并不满意。 我也相信,包括所有科班出身的青年职工,都具备工具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能按时按量的完成各自工作岗位的要求, 但是我们却很难深入地思考, 从而挖掘出工作中的“亮点”,脱颖而出。这一现象引人深思,事实上,学院派的我们并不懂得如何去学习和交流。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可以学习部门负责人、科内同
6、事的工作方法 ; 在拟写信息调研时,有新的想法和思路,可以大胆的和领导探讨等等, 可以说如小到如何整理文件资料这些方面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关键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在意,没有动脑筋去思考与总结, 没有抓住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比如培训中开展了一次工作交流会,让来自系统各地的基层员工介绍先进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多中支都做了交流,我认为我们xx 在某些方面甚至做得更突出,可我就无法在兄弟xx 的同事面前展示, 这是为什么呢 ? 论理论知识,论创新想法,都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但缺乏的是将自己的思想交流出来并付诸于实践的勇气。 过去,我们青年职工并不善于把握住一次次的交流机会, 因次也失去了绝佳的成长
7、锻炼机会。这一点应值得我们重视。事例三:一台空调两个房间公用;旅店老板自己住在楼梯间; 家电下乡的问题。启示:这几个经济现象在培训之前我们都知道,也都看到了。但是,我们作为接受了国民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未来单位的“骨干”力量,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在平凡的事例中, 看到金融形势的曲线, 不能把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金融政策、经济制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为什么对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视而不见?为什么不能把国家有关政策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信息调研?我觉得,这些问题特别值得我们青年职工的思考。不仅要品尝“鱼”味的鲜美, 更重要的是学会捕鱼 ( 渔)术,激活潜藏在大脑中的“点金术”。萌生如何突破思维定
8、势,增强创新思维的紧迫感。一个优秀的人才,就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用头脑去思考,挖掘潜藏在体内的潜能。只有对“习惯”提出挑战, 对“传统”提出改革, 对“权威”提出质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会用脑思考,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虚度青春年华,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只有以积极质疑的态度对待, 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 给未来的工作补充能量。事例四:xx 班的学员主动到科级干部班上课; 部分 xx 的同志在老师下课后,找到老师和他一起探讨xxx 如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启示:这个事例涉及的其实就是一个“工作主动性”的问题,只有积极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的人, 才体会得到工作带来的愉悦感和成-范
9、文最新推荐 - 5 / 11就感。我觉得做工作从主动性程度上来看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便能自觉地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第二个层次是领导安排后,才去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领导不安排就不会想到去做;第三个层次是领导安排任务后,多次督促,迫于形势才去做; 第四个层次是领导安排任务后,批评警告后才去做。怎么才做得到主动工作呢?我觉得:一是要正确理解领导的要求。千万不要总是认为领导的要求高,太离谱、苛刻 ; 或者认为领导是和自己过不去,就破罐子破摔。面对领导的高要求,对我们年轻职工来说,既是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又是一次自我挑战和提高的途径。二是要自己给自己设定好标准和时间。当领导
10、安排工作并没有要求完成的标准和时间,我们该如何把握?领导没有具体要求不能成为就可以拖延办理的理由。 要时刻谨记, 给自己设定一个高一些的标准和早一点的时间并尽量养成习惯,就能把自己所学所知转化为工作能力,长此以往总会做出好的工作业绩。三是要做好份外的工作。每一个领导都欣赏积极主动、勇挑重担的员工。领导把不是职责范围的事交给我们,证明领导相信我们,在有意识的培养锻炼我们, 也是对我们提高工作能力的考验,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发展。四是要在积极主动中把握住“度”。不顾客观环境,一味地强调速度强调成绩,结果欲速则不达。众所周知,农民种地十分重视天气和土地的温、湿度情况,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浇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随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