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教案.docx
《失街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街亭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失街亭教案失街亭教案1 失街亭节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的内容。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失街亭这个故事,通过对魏、蜀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的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学习本课的主要任务是欣赏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欣赏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善于借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表现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以及各自内部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斗争。这部书写战争极为出色,它以人物为中心,把
2、斗智斗勇的描述结合起来,着重表现作战双方战略战术的运用、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从而揭示出决定胜负的原因,使大小战役在笔下显得千变万化,各具特色,毫不雷同。失街亭这场战争的情节相当单纯,但却写得曲折有致。诸葛亮点将时,判断准确,部署严密,看来是稳操胜券,但是马谡的轻率则埋下了失败的种子。扎营时马、王争吵,预示马谡必败。街亭失守,双方争夺厮杀,写得奇矫突兀,声色俱佳。其间贯穿蜀方的增援和魏方的打援,魏方的设计和蜀方的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急起急伏,如重峦叠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没有静止地交代人物性格,而是运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3、如刻画马谡,是通过三个争执的小回合来展开的。乍到街亭,马谡先是以笑讥人,嘲笑丞相多心,表现出他极为主观;当王平提出异议时,他大觉逆耳,表现出他刚愎自用;王平以大局为重,再次提醒时,马谡以恃唬人,“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可以看出他目空一切,得意忘形。通过马谡极力拒谏的言行描写,显示出了他的思想性格。而本课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文章通过他的语言、行动的刻画,表现了他考虑周详、处事审慎的性格。如对马谡的再三叮嘱,派“平生谨慎”的王平佐助马谡,部署策应,安排疑兵等,都集中表现了他的神机妙算、谨慎周密的才能。挥泪斩马谡,又表现了他的大义。通过失街亭和斩马谡,充分赋予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使诸葛亮
4、这个形象有血有肉。 教读本课,主要运用品读法和设置问题讨论法。让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义。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议,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1.品味失街亭中描写战争的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3.掌握本文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结构特点。 4.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失街亭,认识诸葛亮赏罚严
5、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分析、讨论法。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欣赏比较研习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失街亭的部分,让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进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来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国演义电视剧VCD光盘、三国演义主题歌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三国演义及罗贯中。 2.整体
6、感知,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雄浑、苍凉的气势。 2.以提问回忆的方式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国演义主题歌)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文章吗?(同学们回答:学过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出师表)好,我们共同回忆其中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蜀汉政权“北定中原”的目的之所以未能实现,失街
7、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失街亭一文。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罗贯中(约公元13301400),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相当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有志图王”,足见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相传他创作的小说有几十种,但大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列国演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平妖传粉妆楼几种,而以三国演义最为著名。 2.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
8、说。它引人入胜地描写了封建王朝中四百个以上的人物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形象地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的近百年的历史面貌,鲜明地表现了的忠义观念和仁政思想。它的主题思想基本上是通过曹魏和蜀汉两个集团的斗争表现出来的。善于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他不是纯客观地描写人物,而是借助褒贬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崇刘备,贬抑曹操的强烈倾向。三国演义还以大量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认为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的互相联系和斗智与斗力的互相结合,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书中描写的历史战争,各有特色,
9、使人屡读不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好作品之一。诸葛亮是全书的中心人物,集中歌颂他的足智多谋。他知己知彼,谨慎从事,又善于随机应变,他深谋远虑,料事如神,预见战事发展的前景。这一形象,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要求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正义事业的愿望。 3.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节截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10、”,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朗读全文,理清思路。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或意义。 裨将(p) 垓下(i) 掎角(j) 长史(zhn) 文几(j) 流涕(t) 什物(sh) 熟谙(n) 辎重(z) 鼓噪(zo) 曹睿(ru) 咽喉(yn) 比及归寨,早被魏兵占了 等到 今幼常得罪 获罪 如逢魏兵,或战或不战 或者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 妥当,稳妥 2.叫一名学生简单复述情节后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守街亭马谡请缨 失街亭马谡拒谏 斩马谡孔明挥泪 四、
11、具体研习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马谡其人的?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马谡请缨,安营扎寨的情节,仔细品读。师生共同分析马谡的言行。 明确:失街亭,马谡应负主要责任。在描述中对其所犯的严重错误和他犯错误的根源作了严峻的揭露和批判。 诸葛亮在分析完敌情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还没说完,马谡便自告奋勇请求守御街亭。当诸葛亮告以利害时,他却表现出“岂一街亭不能守耶”的满不在乎的神气。作品一开始,就写出了他夸大主观的一面和无视客观的一面。诸葛亮没有立即答应他的请求,他于是就以全家性命为担保。到街亭后,他看了地势,不加深思,却表现了麻痹情绪和轻敌思想,反笑“丞相何故多心”
12、。他违反诸葛亮下寨当道的指示,不听王平的劝告和分析,坚决要在山上屯军,一再发出狂言:“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王平指出“恐断汲水道路”,希望慎重行事,他却夸说自己读过许多兵书,且“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把王平的话挡了回去。马谡自高自大的狂妄态度和独断专行的恶劣作风,刚愎自用、言过其实的性格特点,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2.马谡为何会有此狂妄、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呢?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马谡之所以狂妄、刚愎自用,是因为他读过不少书,自认为满腹经纶,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加上诸葛亮也承认他“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因此他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也曾引用过兵
13、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理论,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而历史上因占领山头或背水布阵而取得军事胜利的事实,也是屡见不鲜的。马谡不分析当时敌我情势和地理形势,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军事理论,自然就不能从兵法上吸取前人成功的战争经验。可以说,他和赵括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军事家”。 (解说:马谡在失街亭的事件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使得蜀国失掉了进军中原的有利地形和大好时机。对其有恼怒的情绪,学习时应注意把握。) 3.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是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并推动故事发展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 (1)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
14、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劫。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2)故事涉及的人物多,矛盾复杂。有蜀汉内部诸葛亮与马谡的矛盾,马谡与王平的矛盾;有曹魏内部周马懿和朝廷的矛盾,朝廷和孟达的矛盾;有蜀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牵连了许多的人物。 (3)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故事情节组织得井然有序。 五、课堂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为: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和梳理
15、文章的结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平时我们对其了解比较散,没有条理化的认识,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能较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2.课堂上对内容的分析基本上是大众化的观点,没有新意。了解课文内容后,看能否用创新思维对失街亭谈些新看法。请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失街亭教案2 教学目标: 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二、解题 1、介绍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
16、,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2、介绍三国演义 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自读课文,要求: 用章回体形式给给课文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四、讨论交流 “失街亭,谁之过?”要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示例: (一)“马谡说”刚愎自用、麻痹轻敌。 、
17、理由 1、他人评介 司马懿“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自我展示 开端(马谡领命)。 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颇知兵法岂不能守”“有何惧哉?” 高潮(街亭失守)。 “笑”的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内涵人物特点。 诸葛亮周密部署。 重兵把守笑丞相多心。 魏兵怯弱麻痹轻敌。 自视甚高。 王平王平建议笑王平女子之见,庸碌无能纸上谈兵。 刚愎自用。 司马懿司马巡哨笑司马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骄狂自大。 、小结 马谡失误,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 (二)“诸葛亮说”识人不深用人不当。 、理由。 1、内外置评。 司马懿感
18、叹:“如何不误事?” 诸葛亮自责:“吾之过也”“深恨己不明” 2、采取措施 没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谡受命时流露出来的骄狂情绪加以注意,终酿成大错。 、小结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失去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去了正确的决策,失去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探究性阅读 1、怎样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 明确:马谡后悔,勇于承担责任; 对马谡的嘲讽。 博得同情,逃脱罪责。 2、马谡骄傲轻狂,失去街亭,理应当斩,可诸葛亮为什么还“三哭”呢? 明确: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置马谡。(无奈) 大哭有负先
19、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悔恨) 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3、从马谡和诸葛亮身上,你能借鉴到什么? 明确: 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 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 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 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 用人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考虑。 六、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失街亭教案3 1、理顺故事情节,了解构思。 2、分析人物形象,品评人物,从而引
20、发学生思考。 : 1、课时安排:一课时。 2、重点难点:文章重点在于分析故事情节和品评人物,难点在于如何在情节中抓人物及如何正确的看待人物形象。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幻灯三国演义开篇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这些英雄中有一位多智的耀眼,谁?诸葛亮!话说诸葛亮一生历经百余战,可谓用兵如神,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鲜有败绩,然而他也不是没败过,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一战是街亭一役失了街亭。幻灯 二、简介街亭战略地位 街亭的失守使得诸葛亮此次一出祁山以失败而告终。街亭失守则战败,街亭何以如此重要呢?提问它是汉中的咽喉。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街亭战略简图并分
21、析诸葛亮由汉中奔斜谷打算攻取郿城从而直逼长安;而司马懿则由长安攻取街亭,打算攻打阳平关从而绕道蜀军背后断其粮草,蜀军自然不战自乱。所以诸葛亮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可以说街亭关系到北伐的成败。 三、理清情节 这么重要的街亭却失守了,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它是怎么失的。课前已经布置大家用简洁精炼的语言,也模仿三国演义章回体回目的样式给我们总结概括一下课文的四大部分,每一小组完成一部分。看看大家完成的怎么样了提问:一学生主答,请一二学生补充修改: 第一部分:拒司马孔明遣将,守街亭马谡请缨(学生:“请命”,哪个更好?我们讲对联时强调除了要对仗还要讲究平仄,要“仄起平落”,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街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