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课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班科学课教案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
2、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1、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2、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
3、老师还要带小朋友们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
4、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小椅子16张、 三、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把鞋袜脱掉,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 (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
5、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3)游戏“碰碰小脚丫”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3.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魔纸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
6、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 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小椅子),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绕过全部障碍,允许能力弱的幼儿选择较为平坦的路径走到目的地。 4.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 (1)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捡起团紧。 5.游戏“夹纸团跳” (1)自由练习,尽量投远。 (2)组织比赛,看谁投得远。 6.游戏“砸标靶” 出示标靶,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捡地上的东西等。 小班科学课教
7、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 2、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雪花片、回形针、钥匙、硬币、玻璃珠、小剪刀、瓶盖、布、纸、铁夹、挂坠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2、幼儿探索活动 老师: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
8、准备了好多东西,请大家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提问: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磁铁能吸住铁制的东西,吸不起来的就不是铁做的。 3、自由操作:在班级周围寻找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玩具。 4、动脑筋、想办法 (1)打捞小汽车 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 (2)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 (3)老奶奶缝衣服时,一不小心针掉在了地上,老奶奶找来找去
9、怎么也找不到,十分着急,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 5、自制磁铁玩具跳舞的小兔子。让幼儿更深的体验磁铁的本领。 (1)出示范例,教师演示跳舞的小兔子。(幼儿感到很好奇。) (2)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兔子动起来?(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 (3)总结:用一个回形针插入小兔子的底部,然后用磁铁隔着纸板去吸小兔子,此时小兔子会按磁铁移动的方向动起来,就好象小兔子在跳舞。(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磁铁隔着物品能吸铁的特性。)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回家后自制跳舞的兔子玩具。 反思: 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
10、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玩具(幼
11、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怎么才能过河? 二、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泡沫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泡沫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
12、种现象我们叫“浮”。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活动反思:从这个环节上看,孩子对沉与浮的现象,能具体地表述出来,也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但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幼儿操作,并
13、记录操作结果。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面上,如果会沉下去,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四、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活动反思:从记录的结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记录出沉浮的现象,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借此机会,我进行随机教育,
14、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但在幼儿使用记录卡的方面上看,由于记录卡设计不太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完全看不出是沉还是浮;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在中线以上表示沉,中线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结果不分明的问题。)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会在无意间说出这个小朋友的衣服是绿色的;那个小朋友的衣服是黄色的。我觉得他们小小的脑袋里充满了对认识颜色的渴望。为此我设计了这节关于红色、绿色的活动
15、。 活动目标: 这次科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能通过颜色来区别事物,注重培养幼儿愉快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因而就产生了本次活动的三个目标: 1、认识红、绿两个颜色。 2、能够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乐意并愉快地参与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发言。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其中活动难点是幼儿将红花、绿花送给对应颜色的兔子。 活动准备 红色剪纸兔子和绿色剪纸兔子已经红绿剪纸房子,还有让幼儿送给红绿兔子的红绿花各十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颜色 1、我出示玩偶绿青蛙和小红鱼。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小
16、朋友们想不想请他们出来呀?现在和老师一起喊1、2、3请出来好不好。和幼儿一起喊1、2、3请出来分别请出了绿青蛙和小红鱼。 2、我向展示红螃蟹、绿乌龟的图片让幼儿反复认识红绿色。 我通过提问幼儿螃蟹是咋样走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进而跟着我的问题描述螃蟹和乌龟的颜色。 二:学习按颜色分类 1、我通过自己遇到两个可爱的小动物然后同样和幼儿一起请出小兔子,用兔子穿了新衣服来让幼儿自己辨识红、绿兔子的颜色。 2、我通过幼儿每天离园回家让幼儿联想红绿兔子也会回家,但是红兔子、绿兔子今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引导幼儿为红兔子、绿兔子找房子。 3、最后用红兔子和绿兔子打电话的形式让幼儿得知红兔子喜欢红花、绿兔子
17、喜欢绿花。进而将准备好的小花发给幼儿让其送给红兔子和绿兔子。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认识红色和绿色,能够按红、绿色进行分类。能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红绿色,培养幼儿举手大胆发言的能力。我班的幼儿相对较小接受能力也相对弱一些。这次活动大多数幼儿都给红兔子和绿兔子送了对应颜色的花,虽然他们小不懂分类是什么,但是简单的认知与行为就能让我们惊叹他们的聪明是我们想象不到的程度。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的问题比较多。首先,在各个环节过渡时有些不自然,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都没有很好的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
18、,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水可以变化。 2.乐于动手探究水的变化,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水的两种形态:一杯水、一个冰花或冰块(预先做好) 2.酒精灯一个、铁皮一块 活动过程: 1.导入 出示一杯水,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老师今天请来一位朋友,他有一个小故事要与大家分享,你们认得他是谁么? 2.听一听、
19、讲一讲 师:今天,小池塘里的水跟风发生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水好像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到底小池塘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完整欣赏故事会变的水 关键提问:小池塘里的水变成了什么?小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变? 小结:原来不同的季节小池塘里的水有了不同的变化。夏天变成了水蒸气,冬天变成了冰。 3.玩一玩、说一说 l师出示提前做好的冰花(冰块)给幼儿玩,让幼儿体验冰化成水的过程。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不同的水,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冰块变成了什么? 小结:原来冰块变成了水 l师演示水滴蒸发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滴水烧了以后变成什么样子了? 小结:原来水因为火烧了以后变热,
20、就变成了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活动延伸: 幼儿在家中尝试让水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进一步了解水三态之下的特性。 附故事:会变的水 风对小池塘里的水说:“你看见我吗?” 水说:“看不见,可是,当树枝摇、旗帜飘、天空呼呼叫的时候,我知道你来了。不过有时候你也看不见我,因为我会变。” 风笑笑说:“我不信!” 夏天,太阳晒着,晒着,小池塘里的水不见了。 到了秋天,风来问水:“夏天你到哪里去了?” 水说:“我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去了。” 冬天,北风吹着,吹着,小池塘里的水又不见了。 到了春天,风又来问水:“冬天你到哪里去了?” 水说:“我在池塘里结成冰啦了。” 风说:“啊!你真的会变!” 小班科学课教案
21、 篇7 目标: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准备: 有太阳的冬天,一处有冰块的地方、粉笔 过程: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冰是冷冷的、滑滑的。很冷的天,水会结成冰的。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将有冰的地方告诉大家。 2、请幼儿运冰块。每人拿一块冰块在阳光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块化成了什么? 2、有粉笔将冰融化的地方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感知自己五官的特点,激发幼
22、儿对自身的喜爱与保护。 重点难点: 自我感受、探索,感知五官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望远镜、镜子、图书;香水、鲜花、臭豆腐;各种甜、咸、酸食品;小铃、沙锤、手鼓等物品若干。 2、眼罩、口罩、耳塞若干。 3、娃娃脸一个、五官。 4、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引发兴趣操作探索交流协调操作探索交流协调拓展延伸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 我看见你们的小脸了。 我们的小脸上有什么?(幼儿讲述,出示娃娃脸,一一摆放。) 它们长在小脸的什么地方? 儿歌:小小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小结:我们的小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
23、操作探索 师:旁边有许多东西,你可以自己找一个地方,用你的小耳朵去听一听、小眼睛去看一看、小鼻子去闻一闻、小嘴巴去尝一尝,看看有什么秘密。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索。) 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探索。 3、交流协调 刚才你玩了什么? 你是怎么玩的?你用什么玩的? 小结:我们的小眼睛会看东西、小鼻子能闻味道和呼吸、小耳朵可以听声音、小嘴巴会吃东西和说话,它们的本领可真大! 4、操作探索 如果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猜猜会怎么样呢? 这里有许多东西,你可以戴上试一试,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幼儿自主选择物品,感受探索。) 5、交流协调 戴上了这些东西,感觉怎么样? 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24、? 小结:没有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们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6、拓展延伸 (放一段噪音,音量大一些。) 这个声音听上去怎样? 为什么要捂住耳朵?(保护) 那你们知道怎样来保护我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幼儿讲述。(注意互动)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xx和xx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活动过
25、程: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你们看,我是谁?谁来了? (山羊伯伯。) 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T: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T: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三角形) 三角形又
26、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T: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吧。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T: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T: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这画的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拼贴画。 1、T:小朋友们真能干。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7、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10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帮助他人快乐以及体验比较过程的乐趣。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按物点数的能力。 知识目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特征以及理解4以内数字的意义。(重点) 难点:幼儿能够仔细观察、比较以及辨别事物。 教师制作的图片(纽扣、老鼠、绒毛兔、小熊、小猫) 一、导入。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第一张图片,让幼儿尽情想象。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请小朋友们看看
28、这个红红的小东西它是谁?(幼儿自由想象),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听,谁在哭?原来是这个红红的小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她找一找和小伙伴吗?好,咱们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 二、活动展开。 1、比较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老鼠吃樱桃的图片。 师:我们来到了谁的身边?小老鼠的身上有没有和红红的小东西一样的物品呢?(幼儿通过观察找到樱桃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这里有几颗小樱桃呢?(教师带领幼儿按物点数那小东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樱桃吗?我们一起来问一问(播放红红的小东西的哭声),红红的小东西的名字不叫小樱桃,为什么呢? (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特征。 教师让幼儿观察比较
29、两者,知道红红的小东西与樱桃的不一样。 教师小结:原来樱桃有细长条的小尾巴,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没有找到他的小伙伴们,别灰心,咱们继续帮他找。 2、比较绒毛兔的眼睛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绒毛兔的图片。 师:咦?我们来到了谁的家?小兔子什么地方和红红的小东西相似呢?那你们觉得红红的小东西应该叫红眼睛吗? (2)让幼儿比较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的特征。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眼睛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绒毛兔的红眼睛里有白色的眼球,而红红的小东西中间有黑黑色的东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红眼睛。 3、比较小熊的红灯笼与红红的小东西的区别。 (1)出示小熊与
30、红灯笼的图片。 师:别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们猜,红红的小东西叫什么名字?(红灯笼)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来是你们的火眼金睛发现了红红的小东西与红灯笼不一样的地方啊! (2)请幼儿说一说两者的区别 教师小结:原来红灯笼上面有好看的花纹装饰,红红的小灯笼身上没有,所以红红的小东西名字不叫红灯笼。 4、出示小猫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观察。 师:喵喵喵,谁来了?咦!小猫咪为什么这么焦急呢?谁来说一说?哦,原来小猫咪是来找它的纽扣的,小猫身上现在有多少纽扣呢?咱们一起数一数吧!我们问一下红红的小东西,它的名字叫不叫纽扣?(师幼一起大声说,红红的小东西你叫不叫小纽扣?传来笑声音乐)原来它
31、的名字就叫什么呢?(小纽扣) 三、活动结束。 小猫咪丢失的纽扣找回来了,红红的小东西也找到了它的好伙伴,你们心里开不开心呀?原来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好了,小纽扣也送回了家,我们也该回家啦!我们学着红红的小东西骨碌骨碌滚回家吧! 四、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幼儿比“火眼金睛”的游戏,看谁先最快、最正确找到两样相似的东西。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1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
32、、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二.活动准备 1.易拉罐若干,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引题。教师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2.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教师摇一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 教师摇一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一摇,结合
33、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分别打开四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一摇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感知轻和响。 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一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一边。 幼儿操作,找
34、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教师检查,纠正。 4.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听音乐一遍,区分响的一段和轻的一段。 幼儿和教师一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一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一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课后反思: 我班孩子刚入园不久、年龄偏小,对各项活动中的规则理解模模糊糊,有时还混淆不清。常常会出现该轻时不轻,该响时不响的情况。所以,仅从科学的领域体验声音的轻和响,对我班孩子来说没有意义。我尝试从社会领域切入,2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一个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支架,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声音,从而更加清晰地理解班内的各项活动规则。对于小班初期的孩子而言,如何才能
35、有效地帮助其体验声音的轻和响呢?我的策略是: 1、巧用故事,体验什么什么时候响。轻的情境是很难为人营造的,我想到了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所以创设了讲故事的情境,巧妙地抓住了孩子想听清故事内容的心理,声音越说越轻,帮助孩子体验轻的声音有时会让大家听不清楚,从而理解一个人发言时声音应该响亮。 2、听真实的噪音,体验什么时候该轻。倾听一段真实情境中的杂吵声,引导幼儿谈感受:“你们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听不清楚?”从而体验在什么时候应该用轻轻的声音。 3、在真实的的情境中发出轻响不同的声音。教师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幼儿在实践中体验轻响不同的声音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36、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回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
37、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 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13 1.知道自己身体有
38、力气,用力就可以使物体运动。 2.愿意探索力,能大胆探索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关系。 3.对有关力的现象感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1.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用力就可以让一些物体动起来。 2.物质准备:羊角球、刺猬球、飞盘、足球、拎的小桶、小车独轮车等。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看见你们很高兴,很想抱抱你们,选12个幼儿抱一抱。 提问:老师有没有抱起来?老师是怎么把她抱起来的?(用力) 老师身体的哪个地方用力了?(手用力了) 2.试一试:谁的力气大,激发活动的兴趣。 实践活动一、分组活动并讲解活动规则。 教师(出示玩具)宝宝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玩具,你们想不想玩啊?请宝宝们上来玩一玩吧。 玩后提问:你
39、玩的什么玩具?你是怎么把它玩起来的?你的身体哪个地方用力了? 二、再次探索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二:体验自己用力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东西,刺猬球、小车、轮胎等。 请你们去试一试,让它们动起来,想一想,你的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劲? (请个别幼儿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探索)并加强个别辅导, “你是怎么让轮胎动起来的?”(推的)“身体的什么地方用力的?”(膀子)“用了力就怎么样了?”(轮胎就滚动了) 1.引导幼儿认识对不同的物体要用身体不同部位的力。 师:踢球的时候什么地方在用力?(小脚在用力) 我们玩球的时候想把球踢远,脚踢的时候就要怎样?(用力踢) 如果想踢得近一点呢?(轻轻踢,少用
40、点力) 师:拎小桶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力?(手、胳膊、肩膀) 如果你想拎起重的东西,用的力气应该怎样?拎起轻的东西呢?(用力大,就能拎起重的东西,用力小,只能拎起轻的东西) 师:当你在推小车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要用力?(手和脚都要用力) 要想让小车跑得快,用力就应怎样?(用力就要大)跑得慢呢?(用力就小) 2.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我们用力就能使物体动起来。物体动的快、慢、远、近都和我们用力的大小有关系。 三、游戏活动:大皮球 幼儿两两做游戏,当唱到拍的轻的时候,扮大皮球的幼儿轻轻地跳起来,唱到拍的重的时候,幼儿跳高一点,游戏进行23遍。 谁的力气大扩展活动: 思考:燕尾夹和锁头哪一个重呢
41、?两者之间栓一条线绳转转看,谁的“力量”大呢? 材料:线绳1根、圆珠笔杆1支、金属小扳手(比夹子重的金属物品)1个、夹子1个 操作: 1、在圆珠笔杆中,穿一条约五十厘米长的线绳,线的一端拴上一个夹子,另一端则系上一个比夹子重的金属小扳手。 2、双手手心相对夹住垂直的笔杆,金属小扳手一端在下。 3、缓缓搓动笔杆,让夹子作圆周运动,渐渐加速旋转,看看有什么现象。 讲解: 1、小扳手是比夹子来的重。 2、当转速加快时,会产生更大的离心力,而把金属小扳手往上提升。 创造:物体除了轻重差别外,若加上不同的速度,就会产生不同的动量。比一比看,你走路时和骑车时,雨点打在脸上,又什么不同的感觉。 小班科学课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顺序对物体进行排列。 2、能够用积木和玩具搭建和拼摆出不同高矮的房屋。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高矮不同的动物玩具,如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