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幼儿园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骨骼幼儿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骼幼儿园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骨骼幼儿园教案骨骼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文字卡。 活动过程: (一)我的支架 1、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学生是怎样坐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头,捏上去什么感觉?(硬硬的)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头? 4、小结: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种机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二)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1、
2、这里有几张X光片,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骨头吗?说说它们的样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诉幼儿骨骼的名称。 2、你还知道身上有哪些骨头? (三)人体骨骼。 1、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关于骨头的知识?(老师可先示范:看了这张图,我知道人的手臂由两部分骨头组成,上面一根、下面两根)引导幼儿关注:腿部、头部、胸部、腹部、手、脚。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 小结: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能够保护内脏。比如:肋骨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
3、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1)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2)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吗? 5、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6、让骨头长得好 (1)怎样让骨头长得好? (2)如果骨头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受伤? (3)师幼共同小结。 骨骼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体骨骼的特性,掌握保护骨骼的方法。 2、知道关节的运动功能,体验运动的快乐。 3、学习与同伴合作学习,懂得关心受伤的小伙伴。
4、活动准备: 1、人体骨骼模型。 2、人体轮廓图片若干。 3、Flash动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出示手绑绷带的布娃娃。 娃娃的手臂怎么了?她手臂上的骨头怎么会断了呢?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 (二)操作记录:人体的哪些部位有骨头? 1、幼儿摸摸自己、摸摸同伴哪些部位有骨头,两两合作在人体轮廓图上做记录。 师:我们人体除了手臂上有骨头,还有哪些地方也有骨头呢?我们来摸一摸、找一找,可以你摸摸我,我摸摸你,也可以自己摸一摸,然后把你摸到的骨头在人体轮廓图上记录下来。 教学设想:让幼儿充分感知骨头在人体中是无处不在的。两人合作记录,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2、交流
5、自己的操作及记录。 师:呀,原来我们的身上有这么多骨头呀!谁想来介绍一下呢?你在哪里找到了骨头? 幼儿说到哪儿,全体幼儿就跟着摸一摸,同时说:“我在摸到了硬硬的骨头。” (三)初步了解骨骼的构造及特征。 师:原来我们人身上的许多地方都有骨头。这些骨头是什么样的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人体骨骼模型,我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教学设想:老师在介绍人体骨骼模型的时候,主动与模型接触,这样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影响孩子,以消除孩子初次接触模型的恐惧心理,这样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使活动过程显得自然、流畅。 1、自由观察图片、图书,触摸人体模型等。 2、交流:你看到的骨头是怎样的?像什么? 教学设想:骨骼模型上
6、的每一块骨头都是各不相同的,让孩子讲讲像什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他们有的说:肋骨像斑马线;有的说头盖骨像皮球;有的说小腿骨像一双筷子 结合幼儿的讲述,老师简单介绍一些骨骼的作用。 教学设想:将骨骼的保护作用随机地穿插在幼儿的讲述中。例如,幼儿说肋骨像蝴蝶,老师就说:“是呀,这些像蝴蝶的肋骨就像一个笼子,保护着心脏、肺等内脏。”这样顺着孩子的思路展开活动,使活动显得灵活、流畅。 3、了解骨骼的支撑作用。 师: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人体骨骼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扁,有的圆,这些各不相同的骨头像一个架子把我们人支撑起来,使我们人可以站起来。 教学设想:骨骼的支撑作用是
7、一个难点,因此老师将其蕴含在小结中,通过讲解帮助幼儿了解。现代教育观提倡的“以孩子为主体”不等于教育不能“告诉”,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告诉。 4、重点介绍关节的运动功能。 师:你们看,我的什么动起来了?(老师有节奏地弯弯手臂,曲曲手指。) 我的手臂、手指为什么能动呢?因为这些地方都有可以活动的关节。我们来找找看,还有哪些地方也有可以活动的关节呢? 教学设想:选择手臂和手指这两个运动幅度差异较大的部位,以此来扩展孩子的思维,使他们大胆地探索、发现,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 5、随动画音乐“让身体动起来”。 教学设想:这里的“动”既是活动内容的延续,又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活
8、泼可爱、富有节奏的Flash动画,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让孩子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 (四)了解保护骨骼的方法。 1、讨论怎样让受伤的娃娃学会保护自己。 2、鼓励幼儿与受伤的娃娃对话。 教学反思:用对话这一形式来了解保护骨骼的知识,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使整个活动首尾呼应。 3、以娃娃的口吻介绍正确的坐姿、站姿。 师:谢谢小朋友告诉我这么多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也有一些好方法告诉大家。这些方法藏在下面的儿歌里:坐要挺直腰,站要挺起胸,不歪也不倒,抬头精神好。 幼儿学学儿歌里的正确坐姿、站姿。 教学设想:儿歌简洁、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听来轻松悦耳,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活动延伸: 1、提供操作
9、卡,让幼儿判断行为对错。 2、在日常活动中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 3、多渠道了解人体骨骼及人体的其他知识。 骨骼幼儿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称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护骨骼、促进骨骼生长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图文字卡:支撑、保护;好习惯、有营养; 三、活动过程: (一)我的支架 1、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学生是怎样坐的?是什么让我们的身体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头,捏上去什么感觉?(硬硬的)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头? 4、:骨头长在皮肤和肉的里面,我们看不到,但能摸到
10、。有一种机器能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骨头。 (三)看X光片,认身体部位(腿部、胸部、脚部) 1、这里有几张X光片,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地方的骨头吗?说说它们的样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诉幼儿骨骼的名称。 2、你还知道身上有哪些骨头? (三)人体骨骼。 1、看了这张图,你能知道些什么关于骨头的知识?(老师可先示范:看了这张图,我知道人的手臂由两部分骨头组成,上面一根、下面两根)引导幼儿关注:腿部、头部、胸部、腹部、手、脚 2、对你不知道的地方提问,相互解答或老师解答。 3、人体有这么多的骨头,骨头有什么用呢?(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出示文字卡:支撑、保护:有的骨头能支撑我们的身体,比如:脊椎骨、腿上的、
11、手臂上的骨头;有的骨头能够保护内脏。比如:肋骨做几个动作,感受骨头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觉骨骼的保护作用:头盖骨、肋骨。 4、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骨头,到底有多少块骨头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数一数图,估计一下。 大人有206块,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图,知道人体的有些部位是有许多小骨头组成。 小朋友的骨头在不断地长4、骨头在长,会有什么变化呢?(长长、合并、变硬) (三)让骨头长得 1、怎样让骨头长得好? 2、如果骨头受伤了,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受伤? 3、师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晒太阳、运动、坐得直、站得稳在幼儿带来的众多有数字的物品中,幼儿对温度计的兴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骼 幼儿园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