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18.ppt





《_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1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18.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体的制备,(1)(2011年临沂模拟)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A.铜屑和稀硝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 D.碳酸钙和稀盐酸,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2)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H2 B.加热NH4Cl制NH3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气体实验室的制取与干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这套装置制取收集气体需符合三个条件:固体与液体反应,反应不用加热;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
2、,可使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CO2反应不需加热,CO2跟浓硫酸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这套装置制取。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需加热,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均不符合题意。,(2)锌粒与硝酸反应不能制备H2,只能生成氮的氧化物。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时二者又化合成NH4Cl,难以得到NH3。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CaSO4覆盖在大理石上,而使反应实际上停止。 答案:(1)D(2)C,1.O2的制备 (1)实验室制O2 反应原理及装置类型:,收集方法:因为 ,可用排水
3、法收集。 验满方法: ,观察是否复燃。 (2)工业制O2:采用 。,O2不易溶于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分离液态空气,2.CO2的制备 (1)实验室制CO2 反应原理: 。 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 净化方法:用 除去HCl。 收集方法:用 法收集。 验满方法: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证明CO2已收集满。 (2)工业制CO2:高温煅烧石灰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稀)=CaCl2CO2H2O,饱和NaHCO3,向上排空气,熄灭,CaCO3 CaOCO2,饱和食盐水,浓H2SO4,向上排空气,排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除杂方法:用 除去混有的水蒸气。
4、收集方法:只能用 法。 验满方法: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 ,说明已收集满。 b.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 ,说明已收集满。 尾气吸收:用H2O吸收多余的NH3(或用蘸有稀H2SO4的棉花团吸收)。,碱石灰,向下排空气,变蓝,有白烟,ZnH2SO4(稀)=ZnSO4H2,排水集气,气体的制备,1.气体的制备思路,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归纳,2.操作顺序 (1)组装仪器: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时:先净气 装置,后干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 (5)拆卸、洗涤仪器:自右而左、从上到下。,3.发生装置:依据所用
5、试剂的状态及反应条件,4.气体的收集方法 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时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特别提醒(1)启普发生器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实验室中没有启普发生器时,我们可以设计成如下装置。,(2)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不能收集,只有当气体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才能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3)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水蒸气。若想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可用气囊或塑料袋收集。,5.气体的净化 (1)净化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2)气体的净化装置与方法,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用水吸收。如H2
6、(HCl)、N2(NH3)、NO(NO2)(括号内为杂质气体,下同),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a装置来除去杂质气体。 酸性杂质用碱性吸收剂、碱性杂质用酸性吸收剂来吸收。如CO(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a或盛碱石灰的b或c或d来除去杂质。,还原性杂质,可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例如CO2(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灼热CuO的e来除去杂质。 选用能与气体中的杂质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或可溶性物质的试剂做吸收剂来除去杂质。如O2(H2S),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a除去杂质。 6.尾气的吸收 对于有毒、有害、污染空气的气体尾气
7、必须进行处理,用溶液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 (1)吸收原则 能充分吸收气体。 不能倒吸。,(2)常见装置 吸收溶解度较小的尾气(如Cl2、SO2等)用图A装置。 吸收溶解度较大的尾气(如HCl、NH3等)用图B、C装置。 CO等气体可用点燃或收集于塑料袋中的方法除去,如图D、E。,特别提醒(1)当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若采用洗气装置,通常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若用加热装置除杂时,通常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 (2)尾气处理装置应与大气相通,如图就不能作为尾气处理装置。,(2010年岳阳一中质检)下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8、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思路点拨本题应明确的问题: (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 (2)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中判断能否用该装置制取。 听课记录根据题中所给装置特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反应不需加热,反应不能太剧烈,因此C、D选项不合理,又因硫酸钙微溶于水,故生成的CaSO4附着于大理石表面时,可能阻止反应进行,故A不符合,选B。 【答案】B,1.CO中混有CO2、H2S、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操作步骤和顺序完全正确的是() 通过装浓H2SO4的洗气瓶 通过装水的洗气瓶 通过装NaOH溶
9、液的洗气瓶 通过灼热的CuO 通过装CuSO4溶液的洗气瓶 通过装P2O5的干燥管 A.B. C. D. 解析:由于CO难溶于水而CO2、H2S、HCl溶于水且HCl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盛水的洗气瓶把HCl及部分CO2、H2S除去。由于H2S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S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因此,再通过盛CuSO4溶液的洗气瓶把H2S完全除去。CO2用NaOH溶液除去,最后干燥时用浓H2SO4或P2O5。 答案:B,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1.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最佳途径原则:原理正确、方法可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绿色环保。 2.典型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
10、 用铜制取硫酸铜 2CuO2 2CuOCuOH2SO4(稀)=CuSO4H2O,用铜制取硝酸铜 2CuO2 2CuO CuO2HNO3(稀)=Cu(NO3)2H2O 用铝制取氢氧化铝 2Al3H2SO4=Al2(SO4)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 当n(Al3)n(AlO)13时,Al(OH)3产率最高。,(2)选择最佳原料 实验室用铝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应选用氨水,而不能选用强碱溶液;同理用偏铝酸盐与酸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应选用通入CO2,而不能选用强酸溶液;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复习 探究 课件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