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体和圆柱体教案.docx
《球体和圆柱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球体和圆柱体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球体和圆柱体教案球体和圆柱体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2、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 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1、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朋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
2、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 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 玩一玩教师出示的物体。 通过观察和玩一玩,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1、教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 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状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 3、教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4、滚一滚 (1)教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
3、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回答教师提问。 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 幼儿回答。 回答教师提问。 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交流。 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三、分组活动 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 2、尝试用揉、捏、团、搓、压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能力。 分类。 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认识球体
4、和圆柱体。 球体和圆柱体教案2 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让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皮球1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1块。 学具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皮球“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2)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特征。 “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4)说
5、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见过的东西中有哪些象球体?”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积木。 “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上面和下面这两个圆一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片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 (3)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象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圆柱体变成一个。” (4)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
6、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 结论:只有一样粗的圆柱体才能变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圆柱体?” 3、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球体和圆柱体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球体与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3、乐意与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感知、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吹泡泡工具:操作材料:各种圆形物体、球体、圆柱体,如
7、硬币、小球、固体胶棒;分别贴有球体与圆柱体标记的两个纸盒屋。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特地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心爱的吹泡泡玩具,大家想玩吗?(带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师:你发现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球体的基本特征) 二、自由探索,感知球体 1、出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圆形与球体的不同特征。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硬币)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朋友都说是圆形,还说刚刚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可它们两个的形状好像是不一样的呀?(引起幼儿的思考) 2、幼儿自由操作圆形物体与球体,感知两者的不同。 师:现在,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筐子里找出和硬
8、币形状一样的东西,再找出和泡泡形状一样的东西。找到之后,请小朋友拿起来摸一摸,转一转,再滚一滚,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3、集体讨论、交流,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球体的主要特征。 师:(出示硬币)像这种圆片片,从正面看、反面看都是圆的,而这样转转转(立起硬币旋转),从侧面看过来就是扁扁的了。像球这样的物体(出示皮球),转转转,转转转(旋转皮球),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哪边推,都能滚动,这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体。 5请小朋友从筐中找出球体在桌上滚一滚。 6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球体。 三、自由探索,感知圆柱体 1、将硬币进行垒叠,呈现圆柱体的形成过程。
9、 师:今天,老师不只带来了一个硬币,你们听(摇动装有硬币的杯子,然后一个一个拿出来,并进行垒叠,构成圆柱体。) 师:这种形状还是球体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师:像这样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上下一样粗,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体。 3、请小朋友从筐中找出圆柱体在桌上滚一滚,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圆柱体只能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滚动。 4、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圆柱体。 四、拼搭垒叠,感受不同 1、幼儿自由操作。 师:请小朋友从筐中找到两个球体和两个圆柱体,把它们垒高,看行不行? 2、集体交流、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告诉大家,你可以把什么
10、物体垒高? 3、教师:球体滚来滚去,不能够垒高,而圆柱体,可以将它竖起来进行垒高。 五、游戏活动,加深感知 1、游戏“赶小猪”:请幼儿手持纸棍,将身边筐里的各种球体与圆柱体分别赶进贴有这两种标记的纸盒屋里,即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 2、游戏“滚来滚去”:幼儿学习球体、圆柱体会滚动的本领,利用身体进行滚动。 活动延伸 在区域内投放咨种球体、圆柱体,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操作中,进一步感知它们的特征。 球体和圆柱体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从而使幼儿对本次的知识点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使幼儿乐意
11、了解球体和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感知球体,圆柱体是什么样子的。 3.知道球体和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次活动到达长时记忆的目的。 难点:真确分清并记住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墙面布置球体和圆柱体两个区。 2.各种皮球,乒乓球,纸筒,易拉罐,瓶盖等 3.报纸。 4.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 活动过程 1.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教师出示球体和圆柱体 看一看,老师给小朋友带什么来?这些是什么呢? 幼儿:这是足球, 幼儿:这是积木, 幼儿:这是皮球(乒乓球), 幼儿:这是小凳,杯子,还有饮料。 教师:
12、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那些是球体?那些是圆柱体吗? 2.操作球体和圆柱体,感知他们的特征, 教师:我们,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请小朋友们拿一个球体,在拿一个圆柱体摸摸他们,然后在地上滚一滚,看看球体和圆柱体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我发现易拉罐倒下来的时候滚得好快好快!立起来的时候滚不动为什么呀? 幼儿:是啊,倒下来的时候想车门儿一样滚来滚去,立起来的时候是平平的。 教师:你们看的时候很仔细,那我们再看一看,摸一摸还有什么样的东西跟它一样? 幼儿:教师我的小登立起来的时候可以做,我搬不动的时候就把放到滚着走, 教师:那你们看一看,这个足球和那个小登有什么不一样?
13、幼儿:足球到处都是圆圆的, 幼儿:看这个足球滚得多快啊 幼儿:这个积木可以滚着走,开可以站住,足球却站不住。 教师:这个足球摸起来到处都是圆的可以滚着玩,我们把形状像它一样东西叫球体。 教师:这个小板凳,上面和下面都是一样大的圆形,放到以后还可以滚着玩,像这样的东西叫圆柱体。 教师: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把球体摞起来,再把圆柱体摞起来,看看你发现什么? 幼儿:易拉罐可以摞起来,可是皮球摞不起来, 教师:对,球体可以摞起来。圆柱体摞不起来。 2.制作球体和圆柱体。 教师:“请小朋友用报纸做一个球体的东西、再做一个圆柱体的东西,然后把它们站到墙上去。”“想一想,球体的东西要从到哪儿?圆柱体的东西要从到哪
14、儿?”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做一做书上的 教学反思 一、在备课时,我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和幼儿的接受能力,如果这节活动又不适合幼儿的我会随机应变,调整活动的内容。 二、通过这节活动课的展示后,我进行了以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这节活动课,总的来说还不错,不仅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师幼配合的非常好,通过这次的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方面得到了全面、自主的发展。 2.对师幼互动反思:本次活动,幼儿能很好的和老师配合,我也会因幼儿的需要调整活动内容。 三、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
15、动中来。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没掌握好,有点短了;其次这次活动的的内容对幼儿来说还不够,还应再加点游戏。 通过教学反思,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 球体和圆柱体教案5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受它们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点。 2、寻找生活中与球体和圆柱体相似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教师用皮球一个,大圆形纸片一张,大圆柱体积木一块。幼儿用圆形纸片、皮球、乒乓球、圆柱体积木、纸棒等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球体。 教师出示皮球和圆形纸片,提问: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教师有意转动皮球与纸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纸片从有的方向看是
16、扁的,皮球无论从什么方向看都是圆的。为每位幼儿提供圆形纸片和乒乓球,让幼儿自由操作玩弄,感受乒乓球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纸片不可以。 师幼共同小结:乒乓球、皮球、排球等都是球体。不管是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什么方向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 2、认识圆柱体。 教师出示圆柱体积木,提问:它是球体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它不是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的。再请每位幼儿都取一个圆柱体积木进行滚动,发现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滚动,不是往什么方向都能滚动,因此得出结论:它不是球体。引导幼儿观察,并感知了解圆柱体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并且是一样大小的。 师幼共同小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叫圆柱
17、体。教师演示圆柱体横、竖不同的摆放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摆放状态下的圆柱体。 3、找一找。 请幼儿找找教室内以及幼儿园的建筑,哪儿有球体、哪儿有圆柱体。 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7页球体和圆柱体,按要求练习,进一步熟悉与巩固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球体和圆柱体教案6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
18、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个一元的硬币、一只篮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形、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
19、的标志。 活动重点: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活动方法: 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 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2、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4、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20、 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6、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三、自主尝试,认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 2、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
21、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奇妙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 五、活动小结,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 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 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 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球体 圆柱体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