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步骤:一、 巩固复
2、习米和厘米1.学生猜老师的身高2. 告诉学生,老师的身高是168厘米,问,那是几米几厘米呢? 3. 问:这里有哪些长度单位?4. 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5. 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二、 通过自身体验引出毫米1.过渡语:我们人有身高,我们身边的文具也有身高,同学们看看这两件文具分别有多长?2.是刚刚3厘米吗?那再仔细观察,估计一下,多余的地方有前面一样的几小格3.看来同学们的估计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现在说一说这块橡皮有多长了吗?回形针呢?4.用几厘米几小格来表示太麻烦了,今天我们就要学到一个比厘米更小,更精确的单位-毫米。三、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毫米、分米的认识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三) 人教三上 数学 第三 单元 毫米 分米 认识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