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
《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教导和磨合,已经适应了预备班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课也积极配合,大胆表现,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还有两三个学生是发音不准,上课走神不积极,回答总是唯唯诺诺,这学期重点是继续培养这些孩子的英语兴趣,同时提高其他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材内容: 教材是T.FEnglishForChildren8,精选孩子们喜欢的单词句型,歌曲与游戏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与上学期一样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激情的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听力,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2、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本教材有七个单元,单词51个,句型及短语25句,歌曲童谣7首,故事1个。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教材是以故事为主线,歌曲童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开发多元智能的主题式情境教学活动,使语言学习和小朋友的实际生活自然融合,既激发了小朋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小朋友注意倾听、勇于表达的习惯,更为小朋友创造了用英语进行自我展示的空间与机会。 学前班的孩子应能达到的课程目的要求为: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
3、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四,教学模式 本学期的学生大多数有些英语基础了,所以这学期的教学模式还是延续上学期的课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在情境中学单词和句型,同时引导个别不敢开口的学生大胆表达,调动积极性。通过歌曲童谣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主性。 五,学期目标: 1.培养个别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英语活动; 2.掌握大部分的单词和短语以及它们准确的发音; 3.学会有趣多样的英语歌曲童谣,提高儿童英语听说能力
4、; 4.能用完整的句型回答老师的问句; 5.鼓励并锻炼儿童大胆的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等。 6.根据歌曲童谣,故事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每日一句: 1.Lookattheblackboard/desk/classroom. 2.Sitonthechair. 3.ImfromChina/UK/Japan/USA. 4.Whereareyoufrom? 5.Itsblack/white/orange/pink. 6.Whatcolorisit? 7.Turnright/left/around. 8.Sitdown/Standup. 9.Igototheparkbybike/car/e-bik
5、e/subway. 10.Howdoyougotothepark? 11.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bagsfull. 12.Haveyouanywool? 13.HappyEaster!/EasterBunny!/Easteregg. 14.TheBunnyandtheTortoise. 15.Racewithme,dareyou?-Ofcourse. 16.Iwillbethewinner.-comeon 17.Iwilltrymybest. 18.Oh,howslowheis,Letmehavearest. 19.Holdon 2
6、0.Imthewinner. 21.Oh,mygod!Ilost. 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二期课改”为主线,以校本研修为核心,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紧紧围绕学校新一年工作目标与要求。求实、求细、求精落实各项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途径和规律,深化新课程内涵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增强 “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教研意识、团队意识” 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遵循教学规律,在聚焦课堂的同时向两头(备课和作业批改、辅导)延伸,以教研组为阵地开展主题教学研究,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强了集
7、体备课活动,坚持教学反思,优化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但对照三年规划的目标和精品教育的要求。我们还存在如下不足: 1、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与要求,更多关注教材和考纲要求,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教学上追求内容广和全,教学要求深而难,教学目标不恰当;作业设计和精选练习不够、针对性差,给学生增加了不应有的负担,导致部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 2、集体备课,研究考纲,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缺乏深度;教研活动中学术氛围不浓,有些活动停留在完成工作任务层面上,真正齐心协力,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研究活动不多。 3、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师生互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课堂上老师们关注优
8、等生多,而对学困生缺乏有效的办法。教师要通过计划外的时间为这些学生补课。 三、工作目标 有计划开展校本研修,以教研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为抓手和精细化集体备课为重点,营造教学研究氛围,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经一步完善教学三级管理,优质落实教学常规,继续严格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增强教学质量观,立足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优良率和合格率稳步提升,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四、改进方略 1、教研组要分析本组实际和现状,根据学科特点,确定新学期工作总体目标和研修的重点,确定新学期教研主题和计划,以教师进修学院实验基地为依托,以敬业共同体校本研修为平台,加强备
9、课组合作,年级之间的合作,贯彻课改理念,实践课改行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2、进行精细化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与个性化备课结合,教师要增强教学质量观,要着眼于课堂教学,探索新教材的教材教法,做到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因材施教,分层递进,精讲精练,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增长。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要认真制定学科教学质量目标,并落实措施。 3、教师要重视教学行为的过程性研究,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学会客观分析自身教学现状,制定个人近期发展目标,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参与新课程教学实验,提升业务水平,积极准备参与校或区组织的学科教学能力测评,进一步提高
10、教学素养。 4、加强教学的过程常态管理:切实贯彻市、区教学常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三级管理,狠抓教学“五环节”的环环落实,节节落实。特别是作业和评价反馈环节:精心设计作业和练习 ,精心批改,精心辅导,减负增效;认真完成各阶段质量测试及分析与反馈。完善教学质量精细化分析方法,强化精细化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各学科的合格率。 5、抓好初三毕业班工作:与德育形成合力;减少后进生影响,加强学生发动和教育;通过上期末区质量抽测考试的分析;发动教师分析各班学生实际,确定工作目标;加紧新课教学,研究中考走向,落实复习计划,贴近中考复习,分类指导,加强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对策,定期分
11、析和反馈,继续利用课余时间及下午放学前的时间为部分学困生补课,教育与转变差生,敬业、爱生、耐心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努力提高初三中考合格率及高中的达线率; 6、行政落实责任制,深入年级或教研组,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加强教学常规的动态管理,研究对策,提供服务,贡献智慧,通过目标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 7、配合“五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体教结合”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加强拓展型课程内涵建设。并且形成我校课改工作特色。 8、教导处各部门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教学服务。教导处要加强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验室、演播厅、报告厅、档案室等教辅人员的领导和管理,明确各岗位任务
12、要求,认真实行每月考核制度。通过理论学习,各类培训,提高教辅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岗位责任心。每一个部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优质高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作贡献。 五、具体安排 附:xxxx学校xxxx学年第2学期教导处主要活动日程 周次活动内容备注 1教研(备课)组长会议:研讨并修订教导处工作计划 备课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含教学进度) 教研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和实施计划)教导处 教研(备课)组长 2行政深入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 教学常规检查(一)部分行政、教导处 教研(备课)组长 3学情分析,教师填写“质量目标责任书”教导处,年
13、级组 4质量抽测(一)教导处,教研(备课)组长 5教学常规检查(二)教研(备课)组长 6行政教学调研;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交流启动有关行政,教研组 7教师教学能力测评教导处 8期中复习迎考学生动员会 教学常规检查(三)教导处, 教研(备课)组长 9期中复习迎考教导处 10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讨会教导处、年级组 11学生期中座谈会教导处、年级组 12“五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教导处 13 14教学常检查(四)教研(备课)组长教导处, 15质量抽测(二)教导处 16期终复习迎考动员大会,副课考查教导处 17 18期末考试教导处 19期末教学工作总结,教师考评教导处 学校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篇3 一、
14、指导思想 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及校长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实际确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围绕“深化课程改革,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中心任务,以新课程下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为契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业质量为核心,以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为重点,以强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规范化为保障,以有价值的科研、教研、教学活动为引领,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幸福育人、教有成效”,使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学有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贯彻落实小教科下发的一个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意见和一个规程延庆县教学常规工作规程,并以校章制定为契机,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
15、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促进我校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2、强化校本教研,提升教研工作价值。教研活动要引领教师深入学习课标、研究教材,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县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3、继续落实市县教委下发的“减负提质的实施意见”,以质量监测为抓手,狠抓教学过程管理,使教学质量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4、以搭建教师展示交流平台,丰富教师业余生活为手段,增强教书育人的幸福感。 三、工作任务及工作措施 工作任务及工作措施的设计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减负提质),突出四个重点(常规管理是基础、队伍建
16、设是根本、校本教研是途径、课堂教学是关键)。 (一)、围绕一个中心,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1、减负方面: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利用开学办班时间认真学习研究教育部和市县教委关于课程设置的相关文件,确定学校课程安排,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使教师们明确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不得随意增减科目及各科目的周课时数。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时间。(卫星负责)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修订作息时间表,严格规定学生到校、离校和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以保障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睡眠不少于10小时。(赵俊峰负责) (3)、切实整合课程资源。综合实践
17、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要进行整合,并适当集中安排,要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学生的自主性、过程的开放性。(卫星负责) (4)、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学生每天课外书面作业量要适当控制,一、二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30分钟;三至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各段负责) 2、提质方面 遵循“端正思想、规范行为、关注教学、聚焦课堂、提高质量”的教学原则,认真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索提质的新路。 (1)、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 (教研组长负责)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备课质量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基本功和责任心
18、的重要标准,因此要“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教学重心要前移。 、各教研组长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延庆县关于教师教学设计的说明及规程中的备课要求,对教师的学期、单元及课时备课进行培训与指导。 、教师要将课标、教材、教参作为有效设计的基础,加强对课标与教材内容的理解,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有效建立知识框架,让课堂教学充实有效。 、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机结合。 具体备课要求如下: 第一关于备课形式。全部采用纸笔备课,但教师连续任教本年级本学科超过年,且教学效果显著,经教师个人提出申请,保证上好常态课和保证教学质量不低于
19、所选学校平均水平,由教导处结合教师日常工作表现,共同讨论协商,其教案可以以电子稿形式加适当批注、详案加简案、减少书写篇数等方式呈现,但教参、课件及网络资源是教辅材料,不能代替设计。被评为县校骨干教师的可以采用电子备课加批注的方式进行备课。 第二关于备课篇数。总篇数不低于教参要求课时数。另外要求语数压3篇教案,科任压周备课,教研组长要每周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批阅,写出意见并签字后方可使用,对无备课进行教学的按教学事故处理。 第三关于学期、单元、课时备课的要求。 学期备课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改进思路、具体方法措施、教学进度。 单元备课由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20、教学重难点、章节检测试题等组成。 课时备课要结合单元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本班学生实际,设定目标。要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备课中要多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双边活动的设计特别是问题设计;要明确体现学科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养的提高,突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做好课堂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实验用品、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学习材料、电子课件等;每周至少上一节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课,并写出书面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从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出发,采用融通表述的方式,基本格式是“行为条件(采用组织方式或学习方式、方法、工具)+行为主体+行为动词+目标达成度(知识点、能力点)”。在制定教
21、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关注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知识点能力点和学习方式、方法、工具的确定,关注目标的可检测性。 教学重、难点: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体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教学过程: *写清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具体任务。 *师生双边活动要写清与每个环节特定教学内容或任务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方式、学习方式方法以及学习工具的具体操作和运用、反馈和评价方式等。 *精编例题、习题、检测题,并有使用说明。 *课堂小结的语言精练到位,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整理记忆。 *作业布置:具体明确,分层次,针对性强。 *重视板书
22、的设计。好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练和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集内容美、形式美、书法美为一体的艺术品。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是集教材编者的编路、文章的“文路”、教师的“线路”和学生的“学路”为一体的“微型技术”的妙用。板书的设计要注意清楚、美观、知识的重点,教学的思路。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记录成功的经验、改进的设想。 总之,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时一定要做到:确定内容恰当,教学要求具体,教学重点突出,结构安排科学,新旧过渡自然,练习设计合理,方法运用灵活,面向全体周到。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两节连排课可写一个教学设计,但要注明是两个课时。 第二课堂上用的练习试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第二 学期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