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
2、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
3、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
4、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2 教材分析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幼儿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幼儿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藉此机会与幼儿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划龙舟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说唱结合的歌曲,本次活动通过指导幼儿学唱歌,引导幼儿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内容,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2.尝试为间奏部分和念
5、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变化。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看过赛龙舟视频,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赛龙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划龙舟时人们的表情和动作, 引导幼儿感龙舟竞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怎样让龙舟跑得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周围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小结:赛龙舟也称划龙舟、龙舟竞渡,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运动。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竞争非常激烈,场面非常热闹。 2.引导幼儿欣赏歌
6、曲、学唱歌曲划龙舟,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1)请幼儿欣赏歌曲。提问: 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说出划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提问:从歌声里你听出人们在划龙舟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获得胜利?水手是怎样为自己鼓劲的?鱼儿是怎样为水手鼓劲的?引导幼儿练习念白部分,体会参赛者齐心协力想争取胜利的急切心情,感受歌曲欢快、激烈的竞争景象,帮助幼儿理解水手用力划桨、鼓手擂鼓助威、鱼儿热切鼓劲的紧张氛围。 (3)引导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学唱歌曲,可采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进行练习,提醒幼儿注意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3.引导幼儿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
7、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例如:人山人海乐悠悠后的间奏,可双手轮流拍打双腿感知节奏;水手边还喊号子边有节奏地做划桨动作;鱼儿加油可以随节奏握拳跺脚加油助威。 4.鼓励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划龙舟的气氛和乐趣。 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3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端午节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是儿歌,以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端午节的地方风俗习惯。本此次活动从引导幼儿回忆端午节习俗入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端午节的民俗
8、文化,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朗诵,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 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挂香囊、龙舟比赛等。 2、结合教学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交流倾听儿歌后的
9、感受。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提问:刚刚的儿歌里面,你听出哪些音比较像? 小结: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yang)和囊(nang)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念读儿歌,重点念准以下发音:阳(yang)、囊(nang)、妆(zhuang)、香(xiang)。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小结:原来人们为了让儿歌更好听,让最后一个音都听起
10、来很相似,这便是运用了押韵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1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后一句话有几个字?第2段、 第3段呢?这样朗诵起来有神们感觉? 小结:这首儿歌每一段第1、2句都是3个字,最后一句都是7个字。这样的儿歌朗诵起来既整齐又有有节奏感,给人美的享受。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我们一起把这些活动也编到儿歌里吧!鼓励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活动,体验创作的快乐。 附儿歌 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
11、,纪念屈原永记牢 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划龙舟动作,两两合作协调向前快跑。 2、积极参加竞赛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皮筋龙舟”若干。 活动过程: 1、模仿赛龙舟的动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戏:划龙舟。 (1)讨论两两合作划龙舟的方法。 指导语:两人一组怎样能把龙舟划得又快又好? (2)自由结伴尝试合作划龙舟。 (3)划龙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 3、听音乐做全身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
12、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13、。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
14、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15、; 一、开始部分 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
16、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1、艺术领域:画龙舟。 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17、 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 端午节由来大班语言教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
18、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
19、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运用句型不仅还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 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第 16 页 共 1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