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docx
《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1 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索的兴趣。 准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 过程: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 2.认识长方体的面 (1) 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序的数。 (2) 汇报自己数的情况,让幼儿介绍数的方法(怎样数不会漏掉?) (3) 每个盒子都有6个面,6个面它们都一样吗? (4) 教师在黑
2、板上记录,并。 target=_blank 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送点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个子和矮个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手影戏的秘密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 除了这些面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 给顶点用一点点油泥做一顶小帽子,一边戴帽子,一边数一数有几个顶点(幼儿不知道是顶点时不要直接说顶点)? (3) 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顶点8个。 4.认识长方体的棱 (1) 除了这些面和顶点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 用记号笔画棱,一边画一边数棱有几条(幼儿不知道是棱时不要直接说棱)? (3) 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 (4) 教师这种有
3、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叫立体的。 5.了解长方体的体积 (1) 摘掉帽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什么? (2)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明显的盒子问,如果里面装满东西,哪个盒子装的多? (3) 我们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教师用米进行演示) 6.延伸 我们用牙签把盒子打开,看看有什么变化?(面、顶点、棱还在吗?) 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2 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索的兴趣。 准备: 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 过程: 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
4、,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 2、认识长方体的面 (1)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序的数。 (2)汇报自己数的情况,让幼儿介绍数的方法(怎样数不会漏掉?) (3)每个盒子都有6个面,6个面它们都一样吗? (4)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小结。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除了这些面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给顶点用一点点油泥做一顶小帽子,一边戴帽子,一边数一数有几个顶点(幼儿不知道是顶点时不要直接说顶点)? (3)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顶点8个。 3、认识长方体的棱 (1)除了这些面和顶点以外还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用记号笔画棱,一边画一边数棱
5、有几条(幼儿不知道是棱时不要直接说棱)? (3)幼儿汇报,以及说说数的方法,教师记录。 (4)教师小结这种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叫立体的。 4、了解长方体的体积 (1)摘掉帽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什么? (2)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明显的盒子问,如果里面装满东西,哪个盒子装的多? (3)我们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教师用米进行演示) 5、延伸 我们用牙签把盒子打开,看看有什么变化?(面、顶点、棱还在吗?) 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
6、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
7、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与长方形的比较,了解形与体的异同 2.探索与发现长方体有六个面,8个角,12条边,知道正方体是最特殊的长方体。 3.学习有效点数的多种方法。 二、活动准备 1记录单,不同长方体盒子三个,各种长方体小盒子每个幼儿人手一个 三、活动过
8、程 (一)导入 1.已有经验导入,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长方形)这是什么形状?它有什么特征? 2.根据幼儿的回答记录 师: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面? (二)初步感知长方体 3.出示长方体,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异同 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它和长方形有什么不一样?(厚薄)他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有面,有边,有角) (三)仔细观察,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4.提出启发性问题,幼儿自由猜测 师:它有几个面呢? 5.幼儿使用长方体盒子自由探索 师: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它有几个面呢?请你们数一数。(提醒幼儿数的过程中既不重复数,又不漏数) 6. 个别幼儿在
9、集体面前交流讨论,找出有效的数面的方法,数出面的个数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看?有没有人用不一样的方法数的?数一数。(记录) 7.探索面的形状,发现特殊的长方体 师: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是不是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起来看一看。有没有其他形状?(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盒子)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总结)有两个面的是正方形也是长方体,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的也是长方体,不过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正方体。 8探索长方体的边和角 师:长方体除了有面还有什么?那有几个角几条边呢?数一数。(幼儿探索并交流,教师记录,引导幼儿使用有效的点数的方法) (四)总结交流
10、 9.师幼一同小结,梳理所得经验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它有(6个面,12条边,8个角),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面是正方形,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也叫(正方体)。我们今天观察的小盒子是(长方体),建筑工地的积木有长方体的吗?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长方体的呢,以后你们可以找一找然后和你的好朋友分享。 四、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中,环节处理较清晰,符合数学活动的基本流程。我在与幼儿交流的时候回答问题的语言不够清楚准确,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影响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乐趣。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已经有了一些长方体的具体经验,这需要教师加以利用和引导,让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这也
11、是科学领域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地。 认识长方体大班教案5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长方体 大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