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4、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1米=100厘米过程:一、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回答。二、根据回答整理:1、
2、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1米呢?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具体估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反馈,两种估法学生投影展示:一个手指估两个手指交替估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更准确。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学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
3、米。0不见了怎么办?谁估得最准?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生张开手臂。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1)、一本书厚约1( )(2)、电脑屏幕长25( )(3)、讲台长约130( )(4)、一棵大树高约5( )(5)、一幢大楼高20( )(6)、跑道长400( ) 4、厘米与米的关系。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400厘米=?5米=?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1米1厘米=( )厘米1减1不是等于0吗?为什么不能直接减?单位不一样那怎么办?统一单位再减。1米+1厘米=( )厘米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
4、)厘米,正好是1米。你是怎么想的?1米=100厘米100厘米-86厘米=14厘米三、复习线段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线段。1、线段有什么特点?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的,一条直直的线 。2、画线段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同桌检查是否画对了。要注意什么?端点、直、量一量。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检查。3.出现错例判断四、独立练习长度单位专项训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2、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
5、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猜测: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现在老师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8,我几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揭题:小朋友们用数学的知识算出了老师的年龄,真能干。这其实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本学期学的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看看谁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板书:100以内加减法复习)二、系统梳理,形成网络1、我们先来看看小朋友们整理得怎么样?(预先发给每个学生一
6、张需要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的表格,要求每个学生早一天先各自独立地对本单元的知识作初步的整理和复习。)2、全班整理完善表格,然后同桌交换一下表格,互相检查。3、学生相互补充整理。还有一条该怎么填?(随机而行)没关系,等一下我们肯定能找到。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我们已经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下面老师要出几道题检查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大家你们有信心吗?(一)基础性练习练习一:31+26 47+17 90-1157-18 64+17 79-28 1、估一估(估算时应注意什么呢?)先估后算这样比较快。2、算一算(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你是怎么算的?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了,看!
7、这些算式就变成了什么?练习二:31+26-18= 47+17+17= 90-11-28=1、估一估2、算一算(二)综合性练习小朋友做得真棒,下面老师奖励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玩。1、课件出示:(比太空船便宜9元)2、这张价目表你能看懂吗?小火车的价格怎么算?完整表格:现在你知道这条毛毛虫应该填什么了吗?3、老师玩了两项刚好花了50元,猜猜我玩了哪两项?玩一次太空船比木马贵多少?如果我玩了3项,还剩下1元,你猜我又玩了哪三项呢?你是怎么想的?现在给你40元,你最多可以玩几项?有哪些玩法?用算式表示出来。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三)思考性练习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数学摩
8、天轮上藏着什么数学知识?1、课件出示有数娃娃的图形:问:仔细观察周围的8个数娃娃,想想中间藏着数字几?怎么想?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板书:30+40=7025+45=70 十位的2加4怎么会等于7呢?34+36=7050+20=702、大家的眼睛真亮,那你还能再创造一道+=70吗?出现错误时,追问:怎么改就对了?还可以怎么改?老师也想来写一写,(两道写完后问:你知道我接下来写什么吗?为什么想得那么快?引导共同得出规律,并小结:看来我们在计算时不仅要学会算,而且要学会看和想。3、机动:那你还能写-=70吗?(不允许写整十数)四、课堂总结,回顾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到表格)你最想提醒大
9、家要注意什么?这节课在小朋友的合作下,我们共同整理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表现真棒,在以后的复习中,小朋友也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去整理与复习。“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交流。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10、,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5 7 5 7 5 4 + 6 - 3 - 3 + 2 57 4 3 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三、实际应用1、完成10
11、7页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2、小朋友跳绳: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45下 36下 53下 60下(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表内乘法”的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12、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3、教师抽查。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三五( ) 六九( ) ( )四十二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02页的第3题。2、交流反馈。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三、实际应用1、独立完成
13、107页第12题。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乘除法的复习课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乘除法的认识。3.提高运算能力
14、。教学过程:新年快到了,动物王国的动物们正在进行比本领大会。老师听说动物一国的动物们想邀请聪明好学的孩子去参观指导,同学们想去吗?太好了,这也正是检验我们本学期学习成果的好机会。还等什么,赶快出发吧!现在加上老师去动物王国的共有41人,如果我们坐汽车去,每辆车坐9人,需要几辆车?如果每辆车坐8人,5辆车够坐吗?一、赢取门票(口算)我们已经来到动物王国的门前。同学们只要能在三分钟之内答对题纸上的口算题,就可以进去担任指导。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汇报:读题说得数,并说一说画线的题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小结:同学们都有资格走进动物王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王国的友谊大使早已把门票藏在你们的座位下,大家
15、快来找。现在我们已经走进了动物王国,同学们,小动物们正为参加这次大赛抓紧排练呢!你们最想先去谁家看一看。(课件演示)二、给大树治病(计算改错)咦!啄木鸟没在家,原来它去为大树治病了。你知道它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吗?它的本领你会吗?你的题纸上也有这些算式,教师想看一看谁能最先为大树治好病,请把做错的题改正确。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为大树治病的?同学们真有本领,把生病的大树都治好了。看,大树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三、摘桃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到了小猴家,我们发现它正在练习摘桃子。你们知道它是怎样摘的吗?想不想亲自动手摘一摘呢?请同学们完成摘桃子题。汇报:要求读题说得数,并说一说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
16、最后一道算式还可以怎样填?同学们真能干!树上的桃子都被同学们摘下来了。四、给小天鹅排队形(给24平均分)小天鹅是动物王国的舞蹈家,在这次大赛上它要和伙伴们跳芭蕾舞。现在正忙着给大家排队形。它在想给24名演员怎样排队。你知道应该怎样排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一下该怎样排,然后用小天鹅的图片动手排一排,粘一粘。要求横竖排要对齐,看哪一组排得正确,美观。汇报:请每一组代表把本组的作品拿上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评一评,哪一组排得最好,颁发优秀指导奖。其他小组排得也不错,老师相信小天鹅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在演出中一定会变幻出许多优美的队形来。五、指导小袋鼠蹦格子(找2,3,5的倍数)
17、小袋鼠正练习蹦格子,它要怎样跳呢?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能被2整除的数)小袋鼠要从数几跳起?每几个数一跳?用同样的方法,3和5的倍数你们会找吗?请把2,3,5的倍数写在答题纸上。汇报:分别说出2,3,5的倍数。同学们,这四个小动物都各有各自的本领,其它的小动物也不甘示弱,它们都要在这次大赛上一显身手。现在比赛马上开始了,我们赶快到赛场去看一看吧!六、帮小动物解决问题(图画应用题)比赛开始了,小动物们比得多起劲呀!在比赛的过程中,它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你能及时为它们解决吗?1.如果每边六只熊比拔河,需要多少只熊来参赛?2.小刺猬和4个伙伴比运苹果,结果它们每次运得同样多,它们每次共运多少个苹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教案全册 年级 数学 上册 复习 温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