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力学第二章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土力学第二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土力学第二章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力学第二章土力学第二章2.1 概述概述 土作为建筑物地基的主体, 显然是土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那么,什么是土?那么,什么是土? 简言之,土是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土是岩石风化后的产物,是岩石经过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碎散颗粒的集合体。 土既然是散碎颗粒的集合体,颗粒间必然存在着孔隙,而孔隙中也必然包含着水或空气。因此,土是由土颗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气(气相)组成的三相体。 显然,要研究土的性质就必须研究土的生成、组成及物理性质。而首先必须从研究土的成因着手。 从强度上看:残积土强度最大,沼泽土强度最差。 我省(杭州、萧山、宁波、温州)土一般属于滨海、湖泊、三角洲混合沉积土。 土的生成并非一
2、日之功,而必须经过漫长的年代。土的生成并非一日之功,而必须经过漫长的年代。 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地壳发展历史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及生物演化相应的世代段落。分为绝对的绝对的和相对的相对的,后者应用相对较多。 地球的形成至今大约60亿年。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岩层形成的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成的一些自然时段,共划分为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五大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代又分为纪,纪又分为若干世和期,即代代纪纪世世期期。 每一地质年代每一地质年代中都划分有相应的地层地层,依次为界界系系统统阶阶(层)(层)。 在新生代中最新近的一个纪段称为第
3、四纪,我们现在所见的土就是在这一地质年代生成且尚未胶结成岩的,距今约1百万年。第四纪地质年代的细分第四纪地质年代的细分纪(系)世(统)距今年代(百万年)第四纪(系)Q全新世(统)Qh或Q40.025更新世(统)QP晚更新世(上更新统)Q30.150中更新世(中更新统)Q20.500早更新世(下更新统)Q11.000因此,我们现在所见的土可称为第四纪沉积物(层)我们现在所见的土可称为第四纪沉积物(层)。 需要指出: 岩石经风化而成土,土也可经压实固结、脱水、胶结硬化而成为岩石(沉积岩),即 岩石土。风化压实固结、胶结硬化 当然这需要漫长的年代(以百万年计)。 土与岩石的相互转化,虽然过程缓慢,但
4、循环往复、永不休止土与岩石的相互转化,虽然过程缓慢,但循环往复、永不休止。这就是大自然演化的辩证法这就是大自然演化的辩证法。2.2.2 土的组成土的组成 1. 土中的固体颗粒土中的固体颗粒 土中的固体颗粒(简称土粒土粒)是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的骨架。 土颗粒的大小、形状、矿物成分及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1)土的颗粒级配)土的颗粒级配 土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随着颗粒的变化,土的性质将发生变化;例如:随着粒径的变细,土的性质由无粘性变为粘性。 因此需区分土颗粒的大小和特征。为此, 常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粒组(表2-1)。 粒组粒组粒径界于一定范围内的土粒的集合。 共分6
5、组(表表2-1):漂石(或块石)颗粒(200mm);卵石(或碎石)颗粒;圆砾(或角砾)颗粒;砂粒;粉粒;粘粒(0.1mm:将风干、分散的土通过一套孔径不 同的标准筛 (孔径为0.075、0.1、0.25、20mm), 然后称 出留在各筛子上的土重,然后算出占总重的百分数。比重计法比重计法:适用于粒径200透水性大,无粘性,无毛细水卵石或碎石颗粒20060圆砾或角砾颗粒粗6020透水性大,无粘性,毛细水上升高度不超过粒径大小中205细52砂粒粗20.5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透水性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粘性,遇水不膨胀,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随粒径变小而增大中0.50.25细0.25
6、0.1极细0.10.075粉粒粗0.0750.01透水性小,湿时稍有粘性,遇水膨胀小,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大,极易出现冻胀现象细0.010.005粘粒0.005透水性很小,湿时有粘性、可塑性,遇水膨胀大,干时收缩显著,毛细水上升高度大,但速度较慢表表2-1 土粒粒组的划分土粒粒组的划分图图2-1 颗粒级配曲线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曲线颗粒级配曲线以土中所含小于某粒径的土重含量()为纵坐标,以土粒粒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 该曲线越平缓,表示该土所含土粒粒径相差越悬殊,土粒越不均匀,级配越好。则土的密实度越大,压缩性越小,土越好。 从该曲线可得:有效粒径d1 0;限定粒径d6 0
7、;不均匀系数 Cu= d60 / d10 ;曲率系数Cc=d302/(d60 d10) 一般情况:Cu 10的土,属级配良好。 对砾类土或砂类土: Cu 5且Cc=13,定名为良好级配砾或良好级配砂。 (2)土粒的矿物成分)土粒的矿物成分 矿物地壳中天然生成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也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元素或化合物。 土的矿物成分组成土中固体颗粒的矿物类型、结构等。 了解土粒的矿物成分,对认识土性十分重要。有机质有机质: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半分解的泥碳;全分解的腐殖质 矿物质矿物质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原生矿物原生矿物:石英、云母、长石等次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可溶盐(NaCl、CaCO3等);无 定形
8、氧化物胶体 原生矿物原生矿物(非粘土矿物):由岩石物理风化而成,与母岩的矿物成分相同,如石英、云母、长石等,以石英含量最多(因其不易化学风化)。 残积土、无粘性土一般均由此组成。 次生矿物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化学风化而成。如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是构成粘土的主要矿物。 构成粘土矿物的两种晶片构成粘土矿物的两种晶片:硅氧晶片、铝氢氧晶片(如图2-2)。图图2-2 粘土矿物晶片示意图粘土矿物晶片示意图 两种基本晶片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粘土矿物,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图23) 特点特点:扁平晶体结构(很薄,10-10m);颗粒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与水相互作用的能与水相互作
9、用的能力力。 亲水性亲水性:蒙脱石(亲水性好)伊利石高岭石(亲水性差)图2-3 粘土矿物构造单位示意图(a) 蒙脱石 (b) 伊利石 (c) 高岭石 粘土矿物的带电性粘土矿物的带电性(1809年实验,图2-4): 粘土颗粒(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水变混)电泳电泳 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水面升高)电渗电渗电动现象电泳:土粒电渗:水图图2-4 粘土膏的电渗、电泳试验粘土膏的电渗、电泳试验2. 土中水土中水 结合水土中水液态水固态水:矿物晶体内的结合水(结晶水),矿物的一部分,呈固态。自由水强结合水:紧靠土颗粒表面弱结合水:紧靠强结合水外围重力水:能形成水压力并能在土中流动的水,
10、位 于地下水位以下毛细水: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 由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气态水:土中气的一部分由于电分子引力作用而紧密吸附于土粒表面的水 结合水结合水的形成机理: 土颗粒土颗粒表面:负电荷;水分子水分子:极性分子H+、OH-; 水溶液中带阳水溶液中带阳离子离子:Na,Ca等。 土颗粒表面负电荷围绕土粒形成电场,在电场作用范围内的水分子和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吸附于土粒表面(水分子作定向排列于土粒周围,阳离子受静电引力(电分子力)作用)。 离土粒越近,电分子力越大,从而形成紧密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固固定层定层(强结合水强结合水)和在固定层外围的扩散层扩散层(弱结合水弱结合水),
11、如图2-6。双电层双电层固定层和扩散层中所含的阳离子土粒表面的负电荷 图2-6 结合水中的水分子定向排列示意图粘土固体状态粘土固体状态粘土可塑状态粘土可塑状态3. 土中气体土中气体 土中气占据了土中未被水占领的孔隙。 自由气体与大气连通、不影响土质,常存在于粗粒土中。 封闭气体与大气隔绝,增加土的弹性,减少土的透水性。 可燃气体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形成,常存在于淤泥和泥炭等有机土中。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上节对土的三相组成从定性上作了介绍,本节拟进一步对土的三相组成作定量上的分析,即分析土三相组成部分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表示土中三
12、相比例关系的一些物理量,可分为如下两类: 必须通过实验测定的指标必须通过实验测定的指标即: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含水量、密度可根据已测指标推算的指标可根据已测指标推算的指标如: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等物理性质指标 为了便于计算,用图2-5所示的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来表示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mw:土中水质量m:土的总质量, m=ms +mwVw:土中水体积mma=0mwms质量体积气水土粒VaVwVsVvV图图2-5 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ms:土粒质量ma:土中气质量Vs:土粒体积Va:土中气体积V:土的总体积 V= Vv+ VsVv:土中孔隙体积 Vv= Va+ Vw 1.
13、 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ds 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即: 其中: 土粒密度土粒密度,g/cm3; 4时纯水的密度,1 g/cm3或1 t/m3; 天然水密度,1g/cm3。 土粒比重取决于矿物成分。 一般土:2.62.8;有机质土:2.42.5;泥炭土:1.51.8。参见表2-2。 在实验室内用“比重瓶法比重瓶法”测定。wswswsssVmd11sssVm1ww土的名称砂土粉土粘性土粘质粉土粘土土粒比重2.652.692.702.712.722.732.742.76表表2-2 土粒比重参考值土粒比重参考值2. 土的含水量(率)土的含水量(率)w 土中所
14、含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计,即: 一般,土的含水量越大,其强度越低。 粗砂的含水量接近于零,淤泥可达60。 一般用“烘干法烘干法”测定。%100swmmw3. 土的密度土的密度 (又称天然密度)(又称天然密度) 天然状态下土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或t/m3 粘性土: ;砂土: ; 腐质土: 。 一般用 “环刀法环刀法” 测定。Vm30 . 28 . 1cmg30 . 26 . 1cmg37 . 15 . 1cmg 4. 土的干密度土的干密度 、饱和密度、饱和密度 、有效密度、有效密度 干密度干密度: ,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工程上用作评定土体密实度,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
15、质量) 饱和密度饱和密度: ,土孔隙中充满水时土体的单位体积质量。 有效密度有效密度: ,单位土体中土粒的有效质量(在地下水位以下,扣除浮力后单位土体积中土粒的质量)。dsatVmsdVVmwvssatwsatwssVVm 与五种密度五种密度相应,土有五种重度五种重度(即重力密度,kN/m3): 土粒重度土粒重度: ; 湿重度(又称天然重度)湿重度(又称天然重度): 干重度干重度: 饱和重度饱和重度: 有效重度有效重度: 。 其中, 水(天然)重度(10 kN/m3);g=9.807 m/s2, 重力加速度。 一般, ;gssggddgsatsatwsatggwwdsatdsat 5. 土的孔
16、隙比和孔隙率土的孔隙比和孔隙率 孔隙比孔隙比: ,土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无量纲)。 用于评价土的密实度和压缩性:e 1.0疏松、高压缩性。 孔隙率孔隙率: ,土中孔隙所占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6. 土的饱和度土的饱和度 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总孔隙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干土Sr = 0;饱和土Sr = 100%。svVVe %100VVnv%100vwrVVS7. 指标的换算指标的换算 上述指标只有土粒比重ds、含水量w、土密度三个指标可通过试验测定,其他指标则可由它们导出。常用图2-6(土的三相物理指标换算图)进行各指标间关系的推导和换算。 令Vs = 1,则Vv =
17、 e, V = 1+e, , 孔隙比孔隙比 e 的推导的推导: 因为: 所以:wswsssddVmwsswwdwmmedwVmws1)1 (wedVmwssd111)1 (1wsdwsdwde图图2-6 土的三相物理指标换算图土的三相物理指标换算图 其他指标的推导其他指标的推导: 对于饱和土: 综上可见,土的三相物理指标共土的三相物理指标共15个个( , w, e, n, Sr , 五种密度,五种重度)。 各指标的关系见表2-3。eedVVmwswvssat1)(edwswsat1) 1(eeVVnv1ewdVmVVSsvwwvwrsrwdeS ; 1sd2.4 无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无粘性土的物
18、理性质 无粘性土主要是指砂土和碎石土,其工程性质与其密实度密实度密切相关。密实度越大,土的强度越大。因此,密实度是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密实度是反映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评判无粘性土的密实度有以下方法: 1. 根据相对密实度 判别 e无粘性土的天然孔隙比; emax无粘性土的最大孔隙比(松砂器法) emin无粘性土的最小孔隙比(振击法) 密实(1Dr0.67);中密(0.67Dr0.33);松散(0.33Dr0)。 该法适用于透水性好的无粘性土,如纯砂、纯砾。(见表2-4)rDmaxmaxmin(0 1)reeDee按相对密实度Dr密实度密实的中等密实的松散的指标1Dr0.67
19、0.67Dr0.330.33Dr0按孔隙比e中密稍密砾砂、粗砂、中砂e 0.600.60e0.750.75e 0.85细砂、粉砂e 0.700.70e0.850.85e 0.95表表2-4 砂类土的密实度划分标准砂类土的密实度划分标准 2. 根据天然孔隙比判别 e 越小,土越密实。一般,e 0.85时属松散。 该法适用于砂土,但不能考虑矿物成分、级配等对密实度的影响。(见表2-4) 3. 根据原位标准贯入等试验判别,如表2-5 密实(N 30)、中密(15N30)、稍密(10N15)、松散(N10)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密实度N10松散10N15稍密15N30中密N 30 密实表表2-5 按标准贯
20、入锤击数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判别砂土密实度判别砂土密实度4. 根据野外方法鉴别(针对碎石类土) 肉眼观察、挖、钻等(见表2-6)。密实度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可挖性可钻性密实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锹、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井壁一般较稳定钻进极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孔壁较稳定中密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重的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锹、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颗粒凹面形状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现象稍密骨架颗粒含量小于总重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锹可挖掘;井壁易坍塌;从井壁取出大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土力学 第二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