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风筝》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doc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风筝》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风筝》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风筝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导入( )分钟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教师集体订正。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
2、风筝)【设计意图: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分钟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2.学习第2自然段。(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2)学生汇报。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
3、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
4、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需要精读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6)深入赏
5、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设计意图:“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4.学习第4自然段(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4)评一评:你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风筝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第二 课时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