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故乡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故乡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故乡教案(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故乡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一)读一读,识记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即“家境”,指家中经济状况(贫富)。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恣睢: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 阴晦:阴沉昏暗。 心绪:心情。 愕然:吃惊的样子。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课文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无端:无缘无故。 嗤笑:讥笑,嘲笑。 打拱:作揖。 (二)了解鲁迅与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
2、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收在鲁迅全集里。故乡是以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初,作者从北京回到故乡所接触的人物、事件为素材而写的,写于一九二一年初,但却概括了一九二一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旧中国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真实的社会面貌。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这个时期内,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地主豪绅对农民残酷压榨,使广大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鲁迅目睹中国农村的破败情景与农民的悲惨生活,深为震动。同时,十月
3、革命和五四运动又给他以极大鼓舞,使他看到了薄明的曙色。他开始探索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及其出路这样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故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积累基础 1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 家、 家、 家,白话文的倡导者,创作了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2小说的三要素是 、 、 。小说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有肖像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下边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至 ):回故乡 第二部分( 至 ):在故乡 第三部分( 至 ):离故乡 (2)“我”回故乡见到的人有 ,小说突出刻
4、画的人物是 ,其次是 ,线索人物是 。 (3)小说运用 写法,通过描写故乡的 和 的变化来表现主题思想。 2、句段品读 第一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描述了“我”渐近故乡时所见的景象,抒发了“我”见到故乡景象时的心情感受。朗读这部分,然后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我”眼前所见到的故乡是怎样一种景象?勾画有关的词语,再作概括。 (2)第2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3、探究质疑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找出“我”记
5、忆中的故乡的文段,反复朗读,加以揣摩。 (二)应用迁移 木屐 沉重的木屐轧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背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彻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
6、的磕碰并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滴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让我骑“高马”。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一天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的财富,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
7、,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眼睛,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踏实,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懂吗?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圈。”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着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
8、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影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竞是一双新雨靴1请写出选文的线索和感情基调。 2选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件来体现父爱,请简要概括。 3文中写“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惆怅”? 4如何理解文中“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三)布置作业 1结合上
9、下文,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好处。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些活气。 (2)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小说常常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来表现故事的主题。试找出描写杨二嫂、闰土、水生的细节,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故事主题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课文 1句段品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请细读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请用跳读法阅读第913段落和第5477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这两部分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
10、的不同,请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勾画出反复朗读。归纳出闰土前后不同的形象特征,并分析他变化的原因。 A少年闰土的形象特征: B中年闰土的形象特征: C造成变化的原因是: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什么? A欢喜的原因是 B凄凉的原因是 “我”称闰土为“哥”是因为 而闰土称“我”为老爷是因为 “我似乎打了个寒噤”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也说不出话”的原因是什么呢? (2)朗读第3952段及82段,说说当年的杨二嫂与现在的杨二嫂有哪些不同?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3)默读课文第7884段,完成下列问题。第84段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
11、我隔成孤身”一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高墙”是指的 。“气闷”“悲哀”是形容“我”的内心感受,是什么令“我”“气闷”“悲哀”的呢?请联系上下文作分析。 2探究质疑 读了本文,你觉得闰土和杨二嫂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归纳。闰土: 杨二嫂: (三)布置作业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
12、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故乡 教案 新人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