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精品课件10—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精品课件10—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鲁科版)精品课件10—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ppt(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收集方法 用 取气法或向 排空气法。,排水,上,(4)收集方法:用 法收集。 (5)验满方法: ,证明CO2已收集满。,向上排空气,将燃烧的木条放入瓶口立即熄灭,2收集方法 用 法或向 排空气法。,排水,下,4收集:只能用 法。 5验满:(1)用湿润的 置于试管口,若试纸 ,说明已收集满。 (2)将蘸有 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 产生,说明已收集满。,向下排空气,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浓盐酸,白烟,气体的制备,2操作顺序 (1)组装仪器: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时:先净气装置,后干燥装置;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 (5)拆卸、洗涤仪
2、器:自右而左、从上到下。,(1)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用水吸收。如H2(HCl)、N2(NH3)、NO(NO2)(括号内为杂质气体,下同),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水的a来除去杂质气体。 (2)酸性杂质用碱性吸收剂,碱性杂质用酸性吸收剂来吸收。如CO(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a或盛碱石灰的b或c或d来除去杂质。,(3)还原性杂质,可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来吸收。例如CO2(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CuO的e来除去杂质。 (4)选用能与气体中的杂质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或可溶性物质的试剂做吸收剂来除去杂质。如O2(H2S
3、),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a除去杂质。,利用图中装置a除去酸性气体中的杂质时,若杂质气体水溶液的酸性大于原气体水溶液的酸性(同浓度)时,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原气体对应的饱和酸式盐的洗气瓶来进行除杂。 如:CO2(HCl)饱和NaHCO3溶液 CO2(SO2)饱和NaHCO3溶液 SO2(HCl)饱和NaHSO3溶液 H2S(HCl)饱和NaHS溶液,3尾气的吸收 (1)用水吸收的是:HCl、NH3(注意防倒吸)。 (2)用烧碱溶液吸收的是:Cl2、SO2、NO2、H2S等。 (3)用燃烧的酒精灯可点燃除去的是:CO。,当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若采用洗气装置,通常是除杂在前,干燥在
4、后。若用加热装置除杂时,通常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2008年海南化学)现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已知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下列反应:,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除装置A、E外,还应选择的装置(填字母代号)及其目的分别是_。 (2)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打开自来水的开关,将空气从5升的储气瓶压入反应装置,则气流流经导管的顺序是(填字母 代号)_;,(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
5、, 原因是_; (4)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_。,【解析】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可知:Mg能与O2、CO2、H2O反应,空气中都含有这些气体,所以在Mg与N2反应前先除去以上三种气体,顺序为先除CO2(D装置),再除H2O(B装置),最后除O2(F装置)。在连接装置时,要注意气体流向(长进短出)。Fe与O2反应时应在加热条件(或温度较高)下进行,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不能与O2反应,导致O2除不尽。根据反应可知Mg3N2的水解产物有NH3,可通过测定水解的产物中NH3的存在推出产物是Mg3N2。,(1)B目的是除气流中的水蒸气,避免反应发生; D目的是除空气中的CO2,避免反应发生;
6、F目的是除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反应发生 (2)jhgdckl(或lk)ab(或ba),【答案】,(3)使氮化镁不纯如果装置F中的还原铁粉没有达到反应温度时,氧气不能除尽,导致氧同镁反应,而使氮化镁中混入氧化镁 (4)取适量产物放入试管中,滴加蒸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出现浑浊,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以证明有氮化镁生成,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解析:用H2O2制O2的反应原理为2H2O2 2H2OO2,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作为制取装置。干燥O2可选用或装置,要收集干燥的O
7、2只能用装置,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AB C D,答案:C,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为制取硝酸铜,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法: ()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 ()Cu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制取氧化铜 ,再与稀硝酸反应制硝酸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取硝酸铜 (1)方法()中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 (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人们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杜绝污染源,提高原子利用率是绿色化学的重要衡量指标,试从“绿色化学”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宜采用以上第_种方法,原因是_。,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
8、2O,知3 mol铜能还原2 mol HNO3,故物质的量之比为32;由“绿色化学”概念可知()()途径有污染物NO2或NO放出,不能用于大量制取硝酸铜,而()途径又不经济,只有()可以。,【解析】,(1)32(2)每生成1 mol硝酸铜方法()()有大气污染物NO2和NO放出,且消耗的硝酸多,原子利用率低;方法()无污染物产生,且原子利用率高,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方法()要消耗较贵的AgNO3,经济效益差,【答案】,2实验室用氯化钙和其他试剂,在不使用硝酸银的条件下制取Ca(NO3)2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示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_; (2)简述你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不必答如何
9、使用仪器进行操作 _。,1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O2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先根据装置图判断所制气体的特点,既不能与浓H2SO4反应,且密度要比空气的大,然后再根据具体组合做出正确判断。,解析:,答案:B,2如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A中大理石应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大理石与稀硫酸生成微溶物CaSO4,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上,阻止反应进行。
10、C中反应需加热。D中CaC2易溶于水,不能控制反应进行。,解析:,答案:B,3(2009年福建龙岩一中高三期中)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ANOBNO2 CH2 DCO 答案:B,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C装置丙: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装置丁: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解析:A.铁钉与电源的负相连,作阴极,可起到防止生锈的作用;B.乙烯和乙炔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用其除去乙烯中的乙炔;C.生成的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易水解,应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收集乙酸乙酯;D.挤压
11、装置丁中胶头滴管的胶头,向烧瓶中加入少量水,气球胀大,即可证明HCl易溶于水。装置甲和丁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选A、D。,答案:AD,5如图A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1)该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应事先进行的操作是_。 (2)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物除了可选择二氧化锰和_(填试剂名称),还能选择_(填物质的化学式)和水。 (3)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等气体。 AH2 BCO2 CC2H2 DNH3,(4)用装置B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填序号)。 a从 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答案:(
12、1)检验气密性 (2)双氧水(或过氧化氢溶液)Na2O2 (3)ABCD(4) C,6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实验装置图(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为气体进入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用作干燥氨气的装置有_(填字母); (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装置有_(填字母); (3)若用C装置作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_。 答案:(1)DE(2)B(3)防止倒吸或起安全瓶作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中的一瓶多用 洗气瓶是最普通、很重要的一种仪器,它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洗气瓶在化学实验中有以下一些功能:,1若气体长管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鲁科版 精品 课件 10 制备 实验 方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