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雨霖铃公开课教案 2.pdf
《2022年雨霖铃公开课教案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雨霖铃公开课教案 2.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雨霖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2.了解词牌“雨霖铃”;3.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4.深刻体会雨霖铃“点染”的艺术特色。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点染”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教具准备】PPT
2、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 “我词何如柳七 (柳永)?” 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 可见,代表着豪放和婉约两大词派的苏柳二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具体感受婉约词的凄美缠绵!二、新课讲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解题雨霖铃,又雨淋铃,词牌名。马嵬病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凄雨沥沥,风雨吹打在皇
3、鸾的金铃上,音与山相应。玄宗悼念贵妃,作雨霖铃(二)背景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四、整体感知1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本词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他离别的伤感
4、之情。 )六、词句鉴赏(一)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1、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俗话说“相见时难别亦难” ,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感。大家讨论几分钟,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同时,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试举例说说。2、学生分小组讨论。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4、教师点拨名句, 深化学生理解, 重点从朗读的角度分析(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例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5、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 “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 对着长亭。 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6、-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例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 “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 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 ,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例三: “执手
7、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例四: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5、学生深情背诵上片。(二)学习下片,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1、教师引入:下片字字珠矶,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同样是写景但下片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8、呢?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讨论 3 分钟,谈谈看法。2、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边板书:典型意象:酒、柳、风、月3、教师点击PPT 幻灯片,出示有关诗歌意象,并点评学生发言,深化学生认识。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 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 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雨霖铃公开课教案 2022 年雨霖铃 公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