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数学疑难问题解说 .pdf
《2022年小学数学疑难问题解说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数学疑难问题解说 .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一、教材在编写方面的问题:(一)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够强。1.有些知识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可能会破坏知识的系统性, 造成知识链条的脱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几是的内容。教材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的意义。教这一内容,学生一定要明白一些方位名称,如“前、后、左、右”,可是“前、后、左、右”的学习却编排在一年级的下册第一单元。关于角的知识: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中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直角;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了锐角和钝角,但只是笼统的认识;到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才系
2、统的学习角的度量和分类。这样分散的编排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建议合并起来学习。又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涉及小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此知识时必须在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基础上才能进行,而这些知识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才涉及到,建议把这两部分的内容顺序调整或合并起来,会更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2.小学数学新教材第十册中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与老教材相比改变较多。其一,老教材为约数倍数,由整除概念推出,a,b 为整数,如果数 a 能被数 b 整除,那么 a 是 b 的倍数, b 是 a 的约数。其二,新教材给出1100 的数,找
3、出质数,制定质数表。老教材直接给出 100以内的质数。其三,老教材分解质因数为教学重点,而新教材蜻蜓点水,只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得以引申。其四,在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教材没有介绍短除法,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这方面相比过去却遇到很多困难,请问是否需要在教学中将短除法教给学生?(二)有些知识内容抽象,学生理解有困难。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中,立体图形的拼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知识比较抽象;一年级下册左右中,图中人物的左右应如何界定,教者不好把握。二年级“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难度很大,学生很难理解透彻。建议:适当安排在三、四年级进行教学。有的知识面涉及广,难点也多, 如低年级中
4、“时间”、“人民币的认识”、“镜面对称”等的渗透,学生较难理解;由于题型开放,条件隐藏,有的题目增加了无关信息,低年级学生识字又少,增加了题目的复杂程度;“数学广角”的一些练习题过难,类似于以往的奥数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无形中打击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有就是小学出现“鸡兔同笼”问题,也有些强学生所难。关于镜面对称,虽然不要求定义及性质,但是找出镜面对称的图形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人教版第四册教材,第一单元安排的是“解决问题”的内容,这一部分知
5、识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这样的安排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有难度,原因是:两步计算的题在第三册中只是简单接触,而这册书中要求列综合算式, 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困难。 在两步运算的综合列式中还要求掌握加小括号的列式,这无疑是难上加难;解决问题的内容向来是难度较高的内容,把它安排在第一单元,对于学生来说还没有从假期生活中完全走出来,很难进入佳境。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总感到学生学得很吃力,测试不够理想。第四册解决实际问题部分(2 单元)例题中先有乘(没有除)的题型没有,而练习32页 2题却先乘后除,这样教师在新课时只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提示,才免得知识脱节。四年级第二
6、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内容难度也较大,是否能将本章内容分成两章,安排在不同册内,以分散难点易于学生学习。(三)关于练习题的编写。1.人教版对于练习题的编写,题型比较单一,趣味性不够强,书上的练习题学生都不是很感兴趣。计算教学中,基本型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教师如果在训练的“度”把握不好的话,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长时间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加大练习内容量,设置多种形式的练习内容, 提高学生思考力。希望增加提问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有的题目不够严密。如:二单元18 页练习三的第 6 题:一只东北虎的重量大约是一只鸵鸟的 4 倍,鸵鸟()千克。应该
7、是鸵鸟大约()千克。又如: 人教一年下第 29 页练习六中的第 2 题 。这道题的题意是拼图案还是拼图形?如果拼图形可能不需要这种带有图案的正方形的纸片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教师用书是这样说明的:第2 题,目的与第 1 题类似,拼摆所用的图形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准备。教师用书: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第 1 题,用两种颜色的形状大小相同的一些三角形拼组一些图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习的兴趣。拼组时,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来拼,拼好后
8、互相交流欣赏,让学生感受几何美、数学美。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觉得还是拼图案,图案和图形是有区别的,但是教材中的要求不很明确。现行的人教版教材淡化条件和问题的区分,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区分条件和问题。例如:一共有 13人,有 6人找,藏起来几人?学生是这样列式的:137=6(人)答:藏起来7 人。这样算是否正确?针对这样的问题,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教材中有些习题难度大。如:四年级上 册 4 8 页,学困生很难理解。教师在教学中难于把握的问题:1.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在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信息量较大,开放性较大。一方面学生难以弄懂题意
9、, 一方面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如二年级下册第35页 3 题,第 36 页 4 题。2.教材中估算这部分教学内容没有统一标准,只要合理都对,教师难以把握学生使用估算策略的正确性。如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8页例 5。学生有两种做法:方法一: 3368 42 分钟方法二: 336840 分钟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是: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有除法估算知识的教学,所以在这里应该求的是估计的值,因为问题中有“大约”二字。一部分教师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3368能够整除,所以在计算时应该求准确值。他们谁的说法对呢?3. 关于主题图。有些形式多样,不重培养技能,训练不够扎实,冲淡了数学味;为了实现数学生活化
10、,一个很简单的应用问题,教材常常以大幅的图景来展现,图上还经常出现多个对话框,低年级的数学老师上课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图意。比如学习加减混合,一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级上册 77页第 5 题(如下图),第一幅图很好理解,大部分学生都会填,而第二幅图,学生就要理解为什么是6 减几,要理解 6 这个数字表示什么,反而增加了难度,如果直接说“车上有 6 个人,下车 2 人,又上车 3 人,这时车上还有几人?”学生早就会了。类似“62+3”这样的计算题对于学生来说是
11、太简单了,但是教材安排了情景图,学生不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能看懂并列出正确算式的同学很少。4.处理好知识和方法的关系问题。 例如二年级的对称知识, 在旧教材中六年级才涉及到,而二年级却出现镜面对称; 又如六年级的鸡兔同笼问题等。教材应更关注教给学生方法,即教给学生“为什么”,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来解答这个“为什么”,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具体的知识。 5.教材知识编排跳跃性较大。老师普遍感觉按教材的顺序教学,很难把握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性。 一些内容在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进一步深化认识时,就又被编排到下一年级的教材上去了。特别对于一些差生来说, 每次学到相应内容都要将以前的内容重新再教一遍,因为
12、他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不如在有些知识的编排上依照老教材的方法, 一个内容多安排点课时 , 讲深讲透 , 让学生在一个系统的学习时间内将这个内容彻底地深化吸收, 避免面大点浮的现象。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笔算除法,例3(22 页)安排了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例题(2386)。在练习中直接出现了商是三位数的练习(6055),跨度大,学生不会解答。教师觉得应把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也作为例题出示,这样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的效果会好些。6.教学目标难把握。由于开放与灵活,教师对有些内容的编写意图理解不透。虽然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对教材作二次开发,但开发到什么程度不好把握?因为新教材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
13、,预设的是一种理想的班级状态,在施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时任务难以完成,中下学生接受困难的情况,再加上目前班级人数过多,难以兼顾,在有限的 40分钟里,教师教学很吃力。人教版小学数学每一册中都单设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尽管参考书在教学建议一栏明确指出: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度,造成教学要求过高。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很有压力,因为这些问题都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问题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些问题看似简单, 但真正分析起来方案众多,因此课堂教学耗时多,效果不明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4、 - - -第 4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7.教材的很多内容不太适合农村学生。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 这些都给本就薄弱的农村施教者在教学中带来不便,对农村教师来说,自行开发课程资源也是非常困难的。建议:教材内容虽然尽可能全面化考虑教育的对象。但作为全国儿童的使用版本,应当多考虑农村儿童的生活经验,搜集农村儿童喜欢的活动、熟悉的场景纳入教材情景图,为不同的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做出努力。或者在教师用书中, 将与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去很远的情境再配上相应的反映农村生活的情境,供教师们选择。有些教材上的内容要求组
15、织的活动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学校各方面条件也不允许。如:郊游、租船等。教材应有配套的教具。目前还有许多学校达不到教学现代化,只能因陋就简,很难满足教学需要。低年级的教材编排图文并茂对于学生来说易于理解,可是到了五、六年级这种形式是否必要,五、六年级的教材设计应简单明了,有些学生反映到了初中很难适应。8.教材编写时某些地方不够严密。如:二年级上册 61页的例 7 是 6 的乘法口诀, 教材中用 6 个小三角形拼成一条小鱼,表示1 个 6。由于四个小的三角形又组成了一个大的三角形,因此有的学生会说有7 个三角形,会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又如:(如下图)一年级下册14 页第 8 题,在
16、图的旁边写有“摘了13 个桃,吃了 9 个。”下边列出两个式子。第一个式子学生可以提出“还剩几个桃子?”这个问题,列出“13-9=4”这个式子,但第二个式子怎么列?学生和教师也不是很清楚,教师用书上也没有明确说明。在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中,教材对于时分的间隔符的写法:教材第91页的间隔符写在时分的中间,而第92页间隔符写在时分的下面,第93页的间隔符又写在时分的中间,第9495 页的间隔符又写在时分的下面了;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七单元的认识时间的间隔符则全部写在时分的下面,但是教师教学用书上全部将间隔符写在时分的中间。建议对于间隔符的书写应该规范。一年级 上册 23 页 已经出现加法算式,而没有展
17、示算式的写法,在46 页才出现算式的书写。在执教这部分内容时是否在开始就教算式的书写,在教材把握和编排意图上有困惑。9.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如“元、角、分”的学习,课堂上学生学会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可到实际应用时根本没有应用。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中,安排认识“分”。学习1 角 =10 分。现在社会分币已经基本不再世面流通了,而且现在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孩子对分币也没有概念, 把这一部分放在新知识部分去学习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是否能把这一
18、部分内容放在“你知道吗”这样的知识窗里,让学生再去了解呢?10.在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第9 页例 5 中,有一幅图长颈鹿屋是东偏北方向,可是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8 个方向,还没有学到这种表示方法,这里是告诉学生:“东偏北”?还是粗略地看成“东北方向”,还是算做“东”?如下图:11. 人教版一年下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我有一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减数是9,那么让学生圈一圈时,一定要圈9 个吗?圈得数的个数可以吗?如果可以圈得数的个数,下面这道题的意义又是什么呢?13.有老师问:要不要求学生看除法算式说意义,比如:1863 表示 18 里面有 3个 6 还是 6 个 3?14.因数和倍数这两个概
19、念的关系问题。关于下面的问题,专家怎么看?判断: 因为 5 乘 6 等于 30,所以 5 和 6 是因数, 30是倍数。()15 在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中安排了学习认识非整点、半点的几时几分,教材上无论从例题到习题都是让学生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来认识钟面上所显示的时间,而且有的钟面上分针所指的位置不清晰,很难确定。现在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了,电子时间随处可见,把数钟面上的小格来确定时间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是否有它的必要性?或者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特殊的编排意图呢?此外, 关于 时 和 小时教材应该明确区分开来 , 为以后再教这个内容的老师不再困惑!我个人认为时刻应该用时来表示,经过的时间
20、应该用小时来表示,这样有区分度。求经过时间的算法是多样化的, 可惜教材没有一种代表性的算法我认为不可。且此套教材求经过时间难度系数偏大!应降低难度!16 在教材中都强调“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但往往在教学中,特别是练习中,不好区分。比如:判断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在数图形中,是否也把正方形(体)算作长方形(体)的总数中呢?教材中是否能够有一个说明。17.疑问:大数的认识有这样的题: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276542842 27654284 227654 万,这个数怎么读?18运算定律可以这样表示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21、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那学生用“花 +草=草+花”也可以吗?19轴对称图形是否应该关注图案?是图案对称还是图形对称?练习中出了一组各国的国旗,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由于国旗外轮廓都是长方形,从图形的角度都是轴对称图形;从图案的角度,涉及到颜色等,就不都是轴对称图形了。如何处理呢?20 1 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对吗?百分数是数吗?(新旧教材在百分数定义上有变化,旧教材: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新教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
22、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比也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那么比也是数吗?也有人认为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究竟怎么解释合适呢?)4 月 18 日活动录音整理主持人:房间在线答疑的专家是人教出版社数学室副主任王永春老师, 领导有黑龙江省初教部主任赵立成主任, 副主任鲁晓千 , 及各地市教研院教研室教研员各网络联合体领导们 . 我倡议对各级领导的光临表示深深地敬意, 感谢你们为老师搭建的平台 , 感谢你们长期以来为老师专业成长付出的辛苦努力. 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和手中的鲜花, 欢迎初教部副主任鲁晓千开幕词: 鲁晓千:尊敬人教社专家 , 各地市教研员 ,在线老师们 , 下
23、午好在这阳光明媚的午后, 我们相聚小学教研在线教研室, 有幸和人教社教材专家一起探讨和研究小学数学发展的问题 , 我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 热烈欢迎人教社专家 , 小学数学编辑室王永春主任 . 感谢他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做客小学教研在线房间, 与广大老师互动交流 , 也感谢各地市教研员与老师对人教社的关注与肯定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是优良历史传承的教材, 在新课改稳步推进中 , 创新务实一条路走下来 , 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4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载着全国数百万老师的厚望, 对促进老师专
24、业发展 , 提高学生素质 , 深化和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 做出巨大贡献 ,课标教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 也为老师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尊重教材和使用教材是广大老师的想法和做法,做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新理念, 特别是走进 , 课程观和教材观 , 课程观就是要求老师具备 , 首先是王永春主任就课程修订情况及教材的最新情况介绍: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一轮了,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是这样的:课程标准早在 20XX年就进行了修订,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20XX年又重新组织了课标修订组的成员对课标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2004 修订没有进行颁布, 05年重新修订经过两个的修订以后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课标
25、修订的草稿。目前已经征求完专家意见,现在送教育部等待颁布。下面我把课标的修订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因为毕竟还没有公布,我们都要以将来国家颁布的课标为标准。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只是自己在前不久看到的一个征求意见的草稿。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修订后的定义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课标有一些改变,恢复了原来大纲提出的数学是研究思想关系和空间观念的定义。明确数学是干什么的!第二:关于在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材这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说法。新的说法就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面获得发展。还有就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方面。原来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在又加上了教师在教学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学数学疑难问题解说 2022 小学 数学 疑难问题 解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