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钱塘湖春行_教案定稿 .pdf
《2022年钱塘湖春行_教案定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钱塘湖春行_教案定稿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1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刘晓玲一、导入钱塘湖又名西湖 , 说到西湖 , 我们自然想起苏轼的那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苏轼笔下的西湖怎样都是美的,那么,在白居易的笔下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美景呢?今天,我们来走进白居易,欣赏这首钱塘湖春行。二、关于作者,关于背景白居易,字乐天,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特点是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长恨歌 、 琵琶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 年)任杭州刺史时,到西湖游玩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正是因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杭州刺史,所
2、以他可以说是在歌咏西湖的诗人中,最熟悉西湖,也与西湖最有感情的诗人。三、整体感知1、听读,正字音。找出韵脚,看押什么韵?2、齐读,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提示:诗人是骑马游西湖,诗中并没有清楚地交代具体路线,但根据诗的内容可以判断出来)孤山寺北,湖东的白沙堤或首尾两联交代行踪,紧扣一个“行”字,从孤山写起,到白沙堤终!3、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 四、鉴赏诗文刚刚我们找出的是诗的线索,接下来就让我们逐句的学习这首诗。1、首先来看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问: “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 ( 春水初生,湖
3、面水位上升,与堤持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2 为什么说“云脚低” ? ( “云脚” ,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 提醒同学们看书下注释所以,诗的首联写了湖上春水初涨,天上白云重重,水色天光,一片迷茫的景象,勾勒出西湖早春的大致轮廓。2、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就是全诗的重点,这两联扣住了一个“春”字。一般来说,描写春天应离不了花草,小鸟,就一点来说,这首诗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它的高明之处,即紧紧扣住了初春特征。那作者到底是怎样描写出初春的特征的呢
4、,这里我们用“剥而复加”的方法,来赏析诗句,即先把诗句的修饰语剥下来,剩下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一层一层地加上去,每加一层,分析一层,这样“剥而复加”的过程就是一个诗歌赏析的过程。我们先来看颔联,颔联的主干是什么?莺争树-燕啄泥“莺争树,燕啄泥”是两个主谓结构, “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但是这并不能体现早春特色。那我们接下来看第二层。加了个“暖”字,暖树是什么?暖树是向阳的枝头,黄莺争抢向阳的枝头,是因为春寒料峭,他们还惧怕早春的寒意,下半句加了个“春”字,说明冬天已经过去,泥土已经解冻,变得柔软湿润,透着春的气息,大自然已经从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了。莺争(暖)树 -燕啄(春)泥到了第三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钱塘湖春行_教案定稿 2022 年钱塘湖春行 教案 定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