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学试题 .pdf





《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学试题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学试题 .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思想政治(经济学常识)计算题归类分析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关键要注意: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时,要注意对题中的数量进行观察、计算。例 1. 如果现在 1 只羊 =2 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A.1 袋
2、大米 B.4 袋大米 C.3 袋大米 D.2/3袋大米解析:例1 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说明羊的价值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二倍,而且,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说明大米的价值量就不变,那么1 只羊 = 2/3袋大米。正确答案是D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例 2. 1 某国待售商品1000 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 元,据测定该年每1 元平均流通5 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 _亿元
3、, 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 亿元纸币, 这时的 1 元钱相当 _元纸币, 这会引发 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A.4000、0.25 、购买力降低 B.2000 、0.5 、通货膨胀C.2000、2、纸币升值 D.2000 、0.5 、购买力提高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 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 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 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 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
4、于2000/4000=0.5 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2.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 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此时发行纸币500 亿元。纸币在此期间平均流通4 次,此时 1 元纸币相当于( A )A、0.5 元货币的购买力 B 、1 元货币的购买力C、2 元货币的购买力 D、4 元货币的购买力试一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05 广东综合卷 )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 小时,售出后收入60 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5、他用4 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D ) A.30 元 B.60元 C.90 元 D.120 元三、解析: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1000/4=250 设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为X则 500X=250 推出 X=0.5 2. 假定 20XX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 万亿件,每件价格为l 元,若发行纸币12000 亿元, 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 次,此时 l 元纸币相当于()出现了较明显的() 经济现象。 A A.O.5 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 B.O.5 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 元货币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 D.1 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解析: A. 纸币发行有其自身规律,要以流
6、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来确定。而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的数量、 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的,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按题目要求,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05=6000(亿元 ) ,而实际发行了12000亿元,因而 l 元纸币相当于0.5 元货币的购买力; 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了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经济现象。故选A 项。知识归纳考查知识点: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关系方法:记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并能熟练使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商品数量
7、商品单价/ 货币流通次数知识拓展: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何危害性 ?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其危害是: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减少,势必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危及社会稳定。我国目前控制物价上涨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试一试:假定今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去年的2000 亿元上升为3000 亿元,货币流通速度由去年的一年4 次上升为今年的一年5 次,那么今年流通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 B ) A.需要发行纸币400 亿元 B.需要增发纸币100 亿元C.纸币发行量不变 D. 需要增发纸币10 亿元三、关于分配方式的
8、计算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例 3. 1 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 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 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 1 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 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 ) A.4 万元 B.5 万元 C.6 万元 D.7 万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甲的年薪是劳动收入,即 4+1=5 万元。甲的红利收入
9、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该题正确答案为B 。2.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 万元 ; 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 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 1 万元 ; 出租住房,年收入2 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A. 10 万元 B. 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只有年薪才是劳动收入,即 5+2=7(万元 ) 。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 党的十七大把它称为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 ,不合题意。所以,答案为D。2. 某公有制企业职工刘国庆每月工资800 元,奖金 200 元,投入 1
10、0000 元作为企业的股份,每年可得股息2400 元,同时刘国庆以技术入股,每年可得股息12000 元。刘国庆临街还有门面2 间,每月要得租金600元。请问刘国庆每月的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多少? 按劳分配: 800+200 生产要素分配: 2400+12000+600*12,其中股息2400 元和门面租金600*12 元是每年的财产性收入。这三项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党的十七大所说的财产性收入。四、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有关股票的计算题,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现结合例题,就两种常见的股票收益计算方法作简要分析。例 4. 某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发行7200 万股,当年每股预测
11、收益0.48 元,发行价7.34 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5 元,最高价17 元,收盘价15.2 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年息4%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假如在该股票上市第一天就以最高价把100 股原始股全部卖掉,可以获利 _,总收入为 _ 。( ) A.966 元 1700 元 B.1200 元 966 元C.48 元 1200 元 D.786 元 48 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这一类主要计算股票收益。一定数量股票以一定价格(如:开盘价、最高价、收盘价等)卖出的获利情况, 计
12、算方法是: 收益 = (卖出价发行价)卖出数量。 依据公式获利 =(177.34 )100=966(元)。一定价格卖出后的总收入,应该是总收入=本钱收益,即总收入 =7.34100966=1700(元)。正确答案为 A。2.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年购买100 股股票的价格为()A.12 元 B.1200 元 C.48 元 D.4800 元3. 如果每股票面金额7.34 元不变,并预期每股每年获得4.8%的股息,那么一年后,某人购买100 股股票的价格是()A.724 元 B.1650 元 C.1520 元 D.881 元解析:这一类题是计算股票价格。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股票价格的计算
13、方法,股票价格=预期股息 /银行年利率,其中银行年利率是一定的。预期股息是计算的重点,预期股息材料一般以两种方式告知:一是直接告知,如解答第2 题时,原材料直接告知“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 元”,可以直接套用公式,100股股票的价格 =0.48/4%100=1200 (元),正确答案为B。二是间接告知,第3 题中的“预期每股每年获得 4.8%的股息”就是间接告知。这样情况要分两步计算,首先要算出预期股息,然后再套用公式算出结果。预期股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率,根据题设可知预期股息=7.344.8% ,那么100 股股票的价格=(7.344.8% )/4%100881(元)。正确答案为D。某甲购
14、买了某股份公司上市发行的面额为10 元的股票 1000 股,与其每年每股可得5% 的股息,而当年银行存款利率为 4%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1 年后某甲的股票价格是( C) A、1000 元 B、12000 元 C、12500 元 D、15000 元股票价格 =预期股息 / 银行存款利息率 = 面额预期股息率/ 银行存款利息率1000105% 4%=12500演练: (06文综全国卷 25) 股票 W的票面金额为1 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 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息为4% 。一投资者若以10000 元购买股票W ,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C A.12500
15、 股 B.10000 股 C.8000 股 D.7500 股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 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 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 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了 2% ,当预期股息为0.6 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A A.1 5 元 B 、20 元 C、30 元 D.40 元解析: A. 股票价格 =预期股息 / 银行利率,先算股票市场价格为20 元时的银行利率:0.4/20=2% 。现在银行利率提高2% ,即为 4% ,预期股息为0.6 元,此时股票价格为:0.6/4%=15( 元)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16、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20XX年高考政治中的计算题归类1.(09 全国 24)20XX 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 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 元。如果20XX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C) A.720 万元, 6 元 B.720万元, 5 元 C.600万元, 5 元 D.600万元, 6 元【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XX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 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
17、,09 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 元。所以选 C。2.(09 全国 24) 某小企业 20XX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 元,产量为 10 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 元。如果该企业20XX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XX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XX年相比 (B) A.增加 8 万元 B. 增加 6 万元 C. 减少 14 万元 D. 不变【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
18、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 元出信,即10 万6 元=60 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 即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高 10% ,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10%(10 万件(1+10%)=11 万件 ) ,其它条件不变 ( 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 ,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 万件6 元=66 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 万元。所以本题选 B
19、。3.(09 江苏 7)假定原先 1 台电脑与 4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 则现在 1 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B) A.2 B.4 C.8 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 台变为 2 台; 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 8 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 台电脑 =8 部手机
20、,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 台电脑与 4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4.(09 安徽 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 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 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 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B)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364 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解析】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 ,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
21、产率,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此,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1+30%)=200 元。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 件商品,因此,价值总量是200 元2=400 元。所以选B。5.2008 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 第 25 小题。假设20XX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XX年生产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 ,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 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XX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 元 B 、12.5 元 C 、18 元 D 、18.75 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
22、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 元看成 20XX年 1 单位 M商品的价值总量,20XX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 ,即 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 1+50% ,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XX年 1 单位的 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 +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 ,既过去 1 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 ,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 10 元,贬值后的货币
23、用来表示M 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 80%X=10 有 X=12.5 综合式为15(1+50%)(1-20%)=12.5 。正确答案应为B 6.2008 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 小题。假设某国20XX年生产 M商品 10 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 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 亿元。如果20XX年从事 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 ,其它条件不变,则20XX年 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C ) A、100 亿元和 110亿元 B 、110 亿元和 110 亿元C、110 亿元和 121亿元 D、121 亿元和 121 亿元解
24、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果把 20XX年 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 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XX年劳动者数量增加 10% ,即为 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 ,使用价值总量为1+10% ,则 20XX年 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 亿(1+10%)=110 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 ,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 ,即现在的数量为1+10% 。把 110 亿元看成 1 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 个单位的 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 (1+10%)=121亿 元 。 即M 商 品
25、 在20XX 年 的 价 值 总 额 =100亿 (1+10%)=110亿 ; 价 格 总 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7.(20XX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产者 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 小时, 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D )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 商品 ) 总量与 ( 个别、社会 ) 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生产出的商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一政治经济学试题 2022 年高 政治经济学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