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精心总结 .pdf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精心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精心总结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哲学上属于认识论的问题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
2、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3) 、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4)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的全部问题。世界存在的状态: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3、中,又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2、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1) 、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和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 “物是感觉的集合”宋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守仁“心外无物” 、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
4、)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德国黑格尔“绝对精神”宋代朱熹“理在事先” 、 “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神学唯心主义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如基最高成就: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明未清初王夫之提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把原子的个性误认为物质的共性。四个局限性:一、机械性二、形而上学性三、直观性四、不彻底性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
5、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著名的代表: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把物质和心灵结合起来是上帝的力量。二元论最终倒向唯心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基本思想: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
6、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7、。(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存在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静止的统一,形
8、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共同的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第一、体积第二、空间位置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概念)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绝对性、无限性是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相对性、有限性是指第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9、。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一)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1、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实践能力的人(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休、类主体)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属性:具有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基本类型:自然客体:天然的自然物、人工的自然物社会客体:人类社会精神客体:主观精神、客观精神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三个基本形
10、式:第一、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活动第三、科学实验(二)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第一、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分为自在自然:一方面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界然,另一方面指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化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自在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开来第二、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一方面,它把人类
11、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看成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第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观点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第二、物质生产实蹑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
12、断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医疗实践、教育实践、艺术实践等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把唯物主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地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哲学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心主义辩证法(联系、运动、矛盾)世界存在状态形而上学(孤立、静止、否认内部矛盾)
13、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一元论一元论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元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通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通性和多样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 、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的定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的属性:1、客观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
14、转移的。2、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3、复杂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我们观察与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二) 、世界的运动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变化则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性的运动变化。
15、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新事物定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定义: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事物战胜
16、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第一、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第二、旧事物对新事物的压制和扼杀。第二、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三)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孤立静止观点。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精心总结 2022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第一章 精心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