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与知识梳理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与知识梳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与知识梳理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版学案】 2015-2016 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新人教版必修 1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性质(1) 物质性 :任何力都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 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某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3)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作用效果(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重力产生(1)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作用力(2) 施力物体为地球大小Gmg,其中g 9.8 N/kg 测量测力计方向竖直向下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决定物体重心位置的因素(1) 物体的形状 (2) 物体
2、的质量分布三、弹力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1) 两物体接触(2) 发生弹性形变3常见的弹力及方向(1)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2) 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3) 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4胡克定律(1) 内容: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它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2) 表达式:Fkx. (3)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大小只与弹簧自身因素有关四、摩擦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3、-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五、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六、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逻辑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七、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2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3几种特殊情况下力的合成( 为F1和F2的
4、夹角 ) (1) 0时,F1和F2同向,FF1F2. (2) 180时,F1和F2反向,FF1F2或FF2F1. (3) 90时,F1和F2垂直,FF21F22. 4F1和F2的合力的范围合力随两分力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在两分力之和与两分力之差之间,即 |F1F2| FF1F2. 5三角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把表示F1、F2的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地画出,F1、F2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八、力的分解1概念: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2遵循的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3分解的方法(1) 按力产生的效果进行分解(2)
5、正交分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易错点 1误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地面向下”或“指向地心”分析: (1) 重力的方向的正确表述为:竖直向下(2) 只有在地面水平的情况下,重力的方向才可以表述为“垂直地面向下”(3) 地球上的物体只有在赤道及南北两极时,其重力方向才可以表述为“指向地心”,其他位置都不能这样表述易错点 2误认为重心为物体上最重的点或物体上只有重心受重力分析: (1) 组成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2)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总和的等效作用点易错点 3误认为重心一定
6、在物体上分析: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如粗细、质量均匀的圆环的重心应与圆心重合,它的重心就不在圆环上易错点 4误认为“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分析: (1)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存在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之间,如用传送带斜向上输送物品时, 物品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上运动,物品受到传送带对它的静摩擦力(2) 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互接触且存在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如用黑板擦擦黑板时,黑板虽静止,但黑板擦对它有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可受滑动摩擦力(3) 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的关键是接触面间两物体是相对运动还是有相
7、对运动趋势,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易错点 5误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分析: (1) 力是矢量,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不是两个分力的代数和才等于合力(2) 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 FF1F2,合力可以大于两分力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等于两分力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小于分力中的任何一个,甚至两个分力的合力可以为零易错点 6混淆矢量运算与标量运算的差别分析:高中之前我们所学习的运算为代数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运算法则,它们的适用对象为时间、质量、功等标量;进入高中后我们又学习了位移、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8、第 5 页,共 17 页度、力等矢量,这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以前的代数运算法则已不再适用于它们的运算,与之相适应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与标量各有其运算法则,两者不可混用易错点 7混淆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边、对角线与合力、分力的关系分析: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进行合成时,是以两分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得对角线表示合力;对力进行分解时,是以合力为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所得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表示两个分力总之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题时,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表示两个分力,对角线表示合力易错点 8受力分析时“添力”或“漏力”分析:“添力”就是多分析了不该有的力,防止“添力”的有效途径是看看能否找到它的施力物
9、体; “漏力”就是受力分析时少分析了力,防止“漏力”的有效途径是按“重力接触力其他力”的顺序进行分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专题一弹力与摩擦力的对比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 直接法:对于物体形状变化明显的情况,可由形变情况直接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如弹簧、橡皮筋产生弹力的情况(2) 假设法: 假设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施加了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图,判断受力情况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矛盾,
10、若矛盾,说明二者之间没有弹力,若不矛盾,说明二者之间有弹力(3) 状态法:将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若没有改变,则无弹力作用,若发生改变,则有弹力存在2摩擦力(1) 对摩擦力的进一步理解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并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2) 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静摩擦力:根据平衡知识求解滑动摩擦力: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互作用 2022年必修一第3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与知识梳理 2022 必修 总结 知识 梳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