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pdf





《2022年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专题:高中物理力学常见物理模型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斜面模型 、叠加体模型 (包含滑块、子弹射入 )、 弹簧、轻绳、轻杆 连接体模型 、传送带模型 、人船模型 、碰撞模型 等。一、斜面模型每年各地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以下结论有助于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方法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右图 )匀速下滑时, m 与 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gtan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右图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
2、如右图所示 )匀速下滑时, 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 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 m 停止前 )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右图所示 ):(1)向下的加速度agsin 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2)向下的加速度agsin 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3)向下的加速度agsin 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5在倾角为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 (如右图所示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2v0tan g;(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恒定,且tan 2tan ,与初速度无关;(3)经过 tcv0tan g小
3、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v0sin )22gcos 6如下图,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 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7在如以下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 棒所能到达的稳定速度vmmgRsin B2L28如以下图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的位移smm M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2 v v t t 二、叠加体模型叠加体模型包括滑块、子弹打木块、滑环直杆、传送带等模型,传送带另详述在高考中频现,常需求解摩擦力、相对滑动路程、摩擦生热、
4、多次作用后的速度等。1.两个典型情境和结论需熟记和灵活运用:2.滑块(包括子弹射击 )模型常用的力学规律:(1) 叠放的长方体物块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或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释放后变速运动的过程中( 如下左图所示) ,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2) 如上右图所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负值, 其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总路程或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单个物体的位移无关,即:Q摩fs相(1)运动学规律:追及问题或相对运动问题(2)动力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3)能量的规律: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4)动量的规律:系统总动量守恒(5)图像的描述:运动图像v-t :典例分析例 1、质量为
5、 m 的物块, 以速度 v0滑到质量为M的静止木板上,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将物块视为质点,要使物块不致从木板上滑出,木板长度L 至少应为多少 ?。变式练习 1 同上图所示, 质量 M=4Kg 长为 L=10m的木板停放在光滑水平面,另一不计长度质量m=1kg 的木块以某一速度从右端滑上木板,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0. 8.假设要使木板获得的速度不大于2m/s,则木块的初速度vO应满足的条件( ) A. vO8m/s B. vO10m/s C. vO15m/s D. vO20m/s 变式练习2如下图 ,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木板,质量为3m ,在木板上面
6、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 A和 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初木板静止,A、B 两木块同时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0和 2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 、 B 始终未滑离木板。求:1木块 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2木块 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值。例 2 如下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长为 L1m、质量为m1=0.5kg 的木板A,一质量为m2=1kg 的小物体B 以初速度v0=4m/s2滑上 A 的上外表,A 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g=10m/s2;(1)当 B 刚从 A 上滑落时, A、B 的速度分别是多大?(2)为使
7、B 不从木板 A 上滑落, 当 B 滑上 A 的同时,在 A 的右端始终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求 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例 3 质量为 M 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拿着完全相同的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首先左侧的射击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的射击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 如下图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当两颗子弹均相对木块静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最终木块静止,d1d2B最终木块向右运动,d1d2C最终木块静止,d1d2例4( 2010 新课标卷 ) 如下图,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
8、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 . 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 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 . 重力加速度为g 例5 在地面上方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d=0.30m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右图中划有虚线的部分 .一小圆环A套在一条均匀直杆B上,A和B的质量均为m,开始时A处于B的最下端,B竖直放置. A距“相互作用区域”的高度h0.20m,让A和B一起由静止开始下落,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0.5mg. 当A进入“相互作用区域”时
9、,A受到方向向上的恒力F作用,F=2mg ,“相互作用区域” 对杆B不产生作用力已知杆B着地前A和B的速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 求环 A刚离开“相互作用区域”时杆B的速度 . (2) 假设杆B着地前A和B的速度相同, 求这一速度的大小设杆B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且足够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3 三、弹簧模型高考常以弹簧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题。这类试题涉及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功能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等,几乎贯穿了整个力学的知识体系对于弹簧,从 受力角
10、度 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角度 看,弹簧是个储能元件题目类型有: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动量和能量有关的弹簧问题现将有关弹簧问题分类剖析热点(一) 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1) 胡克定律: F-kx, Fkx(2) 对弹簧秤的两端施加( 沿轴线方向 ) 大小不同的拉力,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挂钩上的拉力例 6 如下图,两木块A、B 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 k2,两弹簧分别连接A、B,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木块A,直到下面的弹簧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在此过程中A 和 B 的重力势能共增加了A(m1m2)2g2k1k2B(m1m2)2
11、g22(k1k2)C(m1m2)2g2(k1k2k1k2) D(m1m2)2g2k2m1(m1m2)g2k1热点(二) 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1) 瞬时加速度问题( 与轻绳、轻杆不同) :一端固定、另一端接有物体的弹簧,形变不会发生突变,弹力也不会发生突变(2) 如下图,将A、B下压后撤去外力,弹簧在恢复原长时刻B与A开始别离例 7 如下图,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弹簧上端放着质量为2kg 的物体 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个质量为3kg 的物体 B 轻放在 A 上,释放瞬间, B 对 A 的压力大小为 (取 g=10ms2) A0N B12N C20N D30N 例 8 如图甲所示,在粗糙
12、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 和 M m M12 的物块A、B 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 B 上且两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1x ;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2x ,则1x 2x 等于A 11B12 C21 D23 例 9如下图,质量都为m 的 A、B 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mg 的恒力F 向上拉 B,运动距离h 时 B 与 A 别离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B 和 A 刚别离时,弹簧为原长BB 和 A刚别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mg/hD在 B 与 A 别离
13、之前,它们做匀加速运动例 10 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 ,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 ,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 ,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下图。 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g匀加速向下移动。求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开始与物体别离。热点(三) 能量、动量相关的弹簧问题与动量、能量相关的弹簧问题在解析过程中以下两点结论的应用非常重要:(1) 弹簧压缩和伸长的形变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2) 弹簧连接两个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弹簧处于原长时两物体的相对速度最大,弹簧的形变最大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14、-第 3 页,共 6 页4 例 11 如下图, 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B 点 h 高处的 A 点自由下落, 在 C 点处小球速度到达最大x0表示 B、C 两点之间的距离;Ek表示小球在C 处的动能 假设改变高度h,则以下表示x0随 h 变化的图象和 Ek随 h 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选项是( )例 12 如下图 , 一物体质量m=2 kg. 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的A点以初速度v0=3 m/s 下滑 ,A 点距弹簧上端B的距离 AB=4 m.当物体到达B后将弹簧压缩到 C点, 最大压缩量BC=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 , 弹到的最高位置为D 点,D 点
15、距A 点AD=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g 取 10 m/s2. 求: (1)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m.例 13 如下图, 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m1 kg 的物块 A 和 B 连接起来, 将它们固定在空中,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 距地面的高度h10.90 m同时释放两物块, A 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 压缩弹簧后被反弹, 使 A 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 假设将 B 物块换为质量为2m 的物块 C(图中未画出 ),仍将它与 A 固定在空中且弹簧处于原长,从A 距地面的高度为h2处同时释放, C 压缩弹簧被反弹后,A 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2022 年高 物理 常见 模型

限制150内